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基础建材 > 正文

什么是防火耐热混凝土影响因素

周敏

通过分析普通混凝土受热作用机理,各国研究表明,混凝土在火灾中受损的严重程度取决于以下六个因素:温度升高的速率、最高温度、胶凝材料和集料的组成、水分含量及火作用的持续时间。因此,提高混凝土的防火耐热性,是减

混凝土的耐热程度有多大?

耐高温最高使用温度可达 1200 ℃。

混凝土具有原料丰富,价格低廉,生产工艺简单的特点,因而使其用量越来越大。同时混凝土还具有抗压强度高,耐久性好,强度等级范围宽等特点。

这些特点使其使用范围十分广泛,不仅在各种土木工程中使用,就是造船业,机械工业,海洋的开发,地热工程等,混凝土也是重要的材料。

扩展资料

混凝土组成材料与结构

普通混凝土是由水泥、粗骨料(碎石或卵石)、细骨料(砂)、外加剂和水拌合,经硬化而成的一种人造石材。

砂、石在混凝土中起骨架作用,并抑制水泥的收缩;水泥和水形成水泥浆,包裹在粗细骨料表面并填充骨料间的空隙。水泥浆体在硬化前起润滑作用,使混凝土拌合物具有良好工作性能,硬化后将骨料胶结在一起,形成坚强的整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混凝土

参考资料来源:知网-正交试验在耐热混凝土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什么是砼的和易性,其影响因素有哪些

第一节建筑耐火等级一建筑耐火等级的划分1、建筑耐火等级的划分依据建筑耐火等级的划分是建筑防火技术措施中最基本的措施之一,我国的建筑设计规范把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分为一、二、三、四级,一级最高,耐火能力最强;四级最低,耐火能力最弱。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取决于组成该建筑物的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所谓建筑构件是指建筑物的墙体、基础、梁、柱、楼板、楼梯、吊顶等一系列基本组成构件。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见表4-11)、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是指由建筑构件的材料遇火反应,分为不燃烧体、难燃烧体和燃烧体三类,对建筑构件而言不燃烧体如墙柱、基础等;难燃烧体如吊架、吊顶及内部管道;燃烧体如门窗、吊顶、装饰材料等。2)、建筑构件的耐火极限:将任一建筑构件按时间—温度标准曲线进行耐火试验,从受到火的作用时起,到失去支持能力或完整性被破坏或失去隔火作用时为止的这段时间称为耐火极限,以小时“h”表示。时间-温度标准曲线是指按特定的加温方法,在标准的实验室条件下,所表示的现场火灾发展情况的一条理想化了的试验曲线。该曲线以被国际标准化组织采纳,目的是为了对建筑构件的极限耐火时间有一个统一的检验标准。我国采纳了国际标准ISO834的标准火灾升温曲线。该曲线公式为T-T0=345lg(8t+1)式中t为时间,以“min”计;T为当所用时间为t时,构件所承受的温度值,以“℃”计;T0为初始温度,以“℃”计;计算时设定位20℃。下图4-1是根据国际标准火灾升温曲线公式作出的温度-时间曲线,2、耐火极限的判定条件建筑构件达到耐火极限有三个条件,即:失去支持能力;完整性;失去隔火作用时为止的这段时间;只要三个条件中达到任一个条件,就确定其达到其耐火极限了。1)、失去支撑能力:如果试件在试验中受到火焰或高温作用下,承载能力和刚度降低,截面缩小,承受不了原设计的荷载而发生跨塌或变形量超过规定数值,则表明失去支持力。2)、失去完整性:主要指薄壁分隔构件(如楼梯、门窗、隔墙、吊顶等)在火焰或高温作用下,发生爆裂或局部塌落,形成穿透裂缝或孔洞,火焰穿过构件,使其背面可染物燃烧起来。如楼板受火焰或高温作用时,完整性被破坏,火焰穿到上层房间,表明楼板的完整性被破坏。3)、失去隔火作用:主要指起分隔作用的构件失去隔热过量热传导的性能。在试验中,如果构件的背火面测得的平均温度超过140℃,或背火面任一点温度超过初始温度180℃时,均表明构件失去隔火作用。经过大量的试验验证工作,建筑构件发生三者之一时的耐火极限用时间来衡量,建筑墙体有承重墙、普通粘土墙及钢筋混凝土实体墙,它们的耐火极限分别为25~105h不等,这与墙的结构厚度有关(12cm~37cm),具体见表4-1二建筑物的耐火设计建筑的耐火设计,目的在于防止建筑物在火灾时倒塌和火灾蔓延,保障人员的避难安全,并尽量减少财产的损失。建筑物的使用功能不同、重要程度不同,层数不同的建筑物,火灾的危险性是有差异的,因此在设计上要区别对待。我国《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将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分为四级,作为衡量建筑物耐火程度的分级标度,是防火技术措施中基础的措施之一。从表4-2为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之间的关系,耐火等级高的建筑物如一、二级建筑物,发生火灾时被火烧坏、倒塌的可能性小;而耐火等级较低的建筑物火灾时往往容易造成局部或整体倒塌,火灾损失大。我国建筑的耐火设计采用耐火等级设计方法考虑温度—时间的关系及具体各构件的耐火时间来定。1、多层建筑耐火设计多层建筑耐火设计等级根据建筑物的重要性、火灾的危险性和火灾荷载等因素来选定。从表4—2可知,建筑物的耐火等级与构件的燃烧性能有相应的关系。一级耐火等级建筑物的主要构件全部为不燃烧体;二级耐火等级建筑物的主要构件除吊顶为难燃烧体外,其余为不燃烧体;三级耐火等级建筑物屋顶承重墙为燃烧体,吊顶和隔墙为难燃烧体,其余均为不燃烧体;三级耐火等级建筑物除防火墙为不燃烧体外,其余构件为难燃烧体或燃烧体。表4-1常用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构件名称结构厚度或截面最小尺寸/cm耐火极限(h)燃烧性能承重墙普通粘土砖、混凝土、钢筋混凝土实体墙12250不燃烧体18350不燃烧体24550不燃烧体371050不燃烧体加气混凝土砌墙10200不燃烧体轻质混凝土砌墙12150不燃烧体24350不燃烧体37550不燃烧体非承重墙非普通粘土砖墙(不包括双面抹灰厚)6150不燃烧体12300不燃烧体普通粘土砖墙(包括双面抹灰15厚)151824450500800不燃烧体不燃烧体不燃烧体粉煤灰硅酸盐砌块墙20400不燃烧体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砌块墙(粉煤灰、水泥、石灰)10340不燃烧体充气混凝土砌块墙15700不燃烧体木龙骨两面钉下列材料:1)钢丝网抹灰,其结构、厚度(cm)为:15+5(空)+152)板条抹灰,其结构、厚度(cm)为:15+5(空)+15——085085不燃烧体不燃烧体钢龙骨两面钉下列材料:1)纸面石膏板。其结构、厚度(cm)为:12+46(空)+12,2×12+7(空)+3×122)双层普通石膏板,板内掺纸纤维,其结构、厚度(cm)为:2×12+75(空)+2×12——033110不燃烧体不燃烧体菱苦土珍珠岩圆孔空心条板隔墙8130不燃烧体钢筋混凝土大板墙(C20混凝土)6601200100260不燃烧体不燃烧体续表4—1构件名称结构厚度或截面最小尺寸/cm耐火极限/h燃烧性能柱钢筋混凝土柱20×2020×4030×3030×5037×37140270300350500不燃烧体不燃烧体不燃烧体不燃烧体不燃烧体钢筋混凝土园柱直径30直径45300400不燃烧体不燃烧体无保护层的钢柱—025不燃烧体有保护层的钢柱1)用普通粘土砖作保护层,其厚度为12cm2)用陶粒混凝土作保护层,其厚度为10cm3)用C20混凝土作保护层,其厚度为10cm4)用加气混凝土作保护层,其厚度为40cm5)用薄涂型钢结构防火涂料作保护层,其厚度为055m6)用厚涂型钢结构防火涂料作保护层,其厚度为200cm300cm2853002,85100100150120不燃烧体不燃烧体不燃烧体不燃烧体不燃烧体不燃烧体不燃烧体梁简支的钢筋混凝土梁1)非预应力钢筋,保护层厚度为1cm2cm2)预应力钢筋或高强度钢丝,保护层厚度为25cm30cm————120175100120不燃烧体不燃烧体不燃烧体不燃烧体无保护的钢梁、楼梯1)用厚涂型钢结构防火涂料作保护的钢梁为200cm300cm2)用薄涂型钢结构防火涂料作保护层,其厚度为055m———02515200100不燃烧体不燃烧体不燃烧体不燃烧体续表4—1构件名称结构厚度或截面最小尺寸/cm耐火极限/h燃烧性能楼板简支的钢筋混凝土楼板1)非预应力钢筋,保护层厚度为1cm2cm2)预应力钢筋或高强度钢丝,保护层厚度为1cm2cm————100125050075不燃烧体不燃烧体不燃烧体不燃烧体四边简支的钢筋混凝土楼板,保护层厚度为1cm2cm7080140150不燃烧体不燃烧体现浇的整体式梁板,保护层厚度为1cm2cm88140150不燃烧体不燃烧体简支钢筋混凝土圆孔空心楼板1)非预应力钢筋保护层厚度为2cm2)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圆孔楼板保护层厚度为2cm__125070不燃烧体不燃烧体钢梁上铺不燃烧体楼板与屋面板时,梁、珩架无保护层_025钢梁上铺不燃烧体楼板与屋面板时,梁、珩架用混凝土作保护层,其厚度为2cm梁、珩架用钢丝抹灰粉刷作保护层,其厚度为2cm——2010不燃烧体不燃烧体屋面板1)加气钢筋混凝土屋面板,保护层,其厚度为15cm2)充气钢筋混凝土屋面板,保护层其厚度为10cm3)钢筋混凝土方孔屋面板,保护层其厚度为10cm4)轻型纤维石膏屋面板————125160120060不燃烧体不燃烧体不燃烧体不燃烧体表4-2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之间的关系耐火等级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h构件名称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墙防火墙不燃烧体400不燃烧体400不燃烧体400不燃烧体400承重墙,楼梯间、电梯井的墙不燃烧体300不燃烧体250不燃烧体250难燃烧体050非承重外墙,疏散走道两侧的隔墙不燃烧体100不燃烧体100不燃烧体050难燃烧体025房间隔墙不燃烧体075不燃烧体050难燃烧体050难燃烧体025柱支撑多层的柱不燃烧体300不燃烧体250不燃烧体250难燃烧体05支撑单层的柱不燃烧体250不燃烧体200不燃烧体200燃烧体梁不燃烧体200不燃烧体150不燃烧体100难燃烧体05楼板不燃烧体150不燃烧体100不燃烧体050难燃烧体025屋顶承重构件不燃烧体150不燃烧体050燃烧体燃烧体疏散楼梯不燃烧体150不燃烧体100不燃烧体100燃烧体吊顶(包括吊顶搁栅)不燃烧体025难燃烧体025难燃烧体015燃烧体通常将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筑定为一、二级耐火等级;砖木结构的建筑为三级耐火建筑;木结构的建筑为四级耐火建筑。《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规定,重要的公共建筑一定要采用一、二级耐火等级;如通讯大楼、广播电视建筑、邮政楼,大型医院及体育馆、百货大楼等建筑。对于商店、学校、食堂、菜市场等如采用一、二级有困难时可采用三级耐火等级的建筑。对于工业建筑,耐火等级的选定主要根据火灾的危险性类别确定,一般情况下,甲、乙类生产厂房应采用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建筑,包括锅炉房在内(若每小时燃煤锅炉的总发热量小于4t时,采用三级);丙类生产厂房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三级建筑。2、高层民用建筑耐火等级设计高层建筑是指10层及10层以上的居住建筑,或建筑高度大于24米的公共建筑。高层建筑的功能复杂、设备繁多;一旦发生火灾,火灾的纵向蔓延迅速,而人员的疏散困难,火灾危险性大,损失惨重,因此高层建筑的耐火等级的选定更应该十分注意。高层民用建筑耐火等级主要是根据建筑类别来选定的,而建筑类别主要根据使用性质、火灾危险性、疏散和扑救难度等来划分的。通常将高层建筑分为一类和二类建筑,具体见表4—3表4—3高层建筑分类名称一类二类居住建筑高级住宅19层及19层以上的普通住宅10~18层的普通住宅公共建筑医院1)除一类建筑以外的商业楼、展览楼、综合楼、电信楼、财贸楼商住楼、图书馆、书库。2)省级以下的邮政楼、防灾指挥调度楼、广播电视楼、电力调度楼3)建筑高度不超过50米的教学楼和普通的旅馆、公楼、科研楼、档案楼等高级旅馆建筑高度超过50米或每层建筑面积超过1000m2的商业楼、展览楼、综合楼、电信楼、财贸楼建筑高度超过50或每层建筑面积超过1500m2的商住楼中央极和省级(含计划单列市)广播电视楼网局级和省级(含计划单列市)电力调度楼省级(含计划单列市)邮政楼、防灾指挥调度楼藏书超过100万册的图书馆、书库重要的公楼、科研楼、档案楼建筑高度超过50米的教学楼和普通的旅馆、公楼、科研楼、档案楼等《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对耐火等级的选定作了规定,一类建筑的耐火等级应为一级;二类建筑的耐火等级应为二级。裙房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高层建筑地下室的耐火等级应为一级。各类高层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如表4—4表4-4高层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耐火等级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h构件名称一级二级墙防火墙不燃烧体300不燃烧体300承重墙,楼梯间、电梯井和住宅单元之间的墙不燃烧体200不燃烧体250非承重外墙,疏散走道两侧的隔墙不燃烧体100不燃烧体100房间隔墙不燃烧体075不燃烧体050柱不燃烧体300不燃烧体250梁不燃烧体200不燃烧体150楼板、疏散楼梯,屋顶承重构件不燃烧体150不燃烧体100吊顶(包括吊顶搁栅)不燃烧体025难燃烧体0253、厂房的耐火等级、层数和占地面积①各类厂房的耐火等级、层数和占地面积应符合下表4—5。②特殊贵重的仪器设备仪表等应设在一级耐火等级的建筑内。③变电所、配电站不应设在有爆炸危险的甲、乙类厂房内或贴邻建筑,但供上述甲、乙类厂房专用的10KV及以下的变电所、配电所,当采用无门窗洞口的防火墙隔开时,可一面帖邻建造。乙类厂房的配电所必须在防火墙开洞时,应设非燃烧体的密封固定窗。④甲乙类生产不应设在地下或半地下室内。⑤厂房内设置甲乙类物品的中间仓库时,其储量不宜超过一昼夜的需求量。同时中间仓库应靠外墙布置,并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3h非燃烧体墙和15h的非燃烧体楼板与其它部分分开。⑥总储量大雨15m3的丙类液体储罐,当直埋于厂房外墙附近,且面向储罐一面的外墙为防火墙时,其防火间距可不限。中间罐的容积不应大于100m3,并应设在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的单独房间内,该房间的门应采用甲级防火门。表4—5厂房的耐火等级、层数和占地面积生产类别耐火等级最多允许层数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占地面积(m2)单层厂房多层厂房高层厂房厂房的地下室和半地下室甲一级二级除生产必须采用多层者外,宜采用单层4000300030002000————乙一级二级不限6500040004000300020001500——丙一级二级三级不限不限2不限8000300060004000200030002000—500500—丁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不限31不限40001000不限2000—4000——1000——戊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不限31不限50001500不限3000—6000——1000——注:①防火分区间应用防火墙分隔。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单层厂房(甲类厂房除外)如面积超过本表规定,设置防火墙有困难时,可用防火水幕带或防火卷帘加水幕分隔。②一级耐火等级的多层及二级耐火等级的单层、多层纺织厂房(麻纺厂除外)可按本表的规定增加50%,但上述厂房的原棉开包、清花车间均应设防火墙分隔。③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单层、多层造纸生产联合厂房,其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占地面积可按本表的规定增加15倍。④甲、乙、丙类厂房装有自动灭火设备时,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占地面积可按本表的规定增加一倍;戊类厂房装有自动灭火设备时,其占地面积可不限。局部设置时,增加面积可按该局部面积的一倍计算。⑤一、二级耐火等级的谷物筒仓工作塔,且每层人数不超过2人时,最多允许层数可不受本表限制。⑥邮政楼的邮件处理中心可按丙类厂房确定。4、高层工业建筑耐火设计高层工业建筑指建筑高度成果24米的两层及两层以上的厂房、库房,以及建筑高度超过24米的高架仓库。为了保障高层工业建筑的消防安全及火灾后能迅速修复使用,高层工业建筑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并宜采用一级。一级耐火等级建筑物的主要构件全部为不燃烧体;二级耐火等级建筑物除吊顶为难燃烧体外,其余均为不燃烧体。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如表4—6表4-6高层工业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耐火等级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h构件名称一级二级墙防火墙不燃烧体400不燃烧体400承重墙,楼梯间、电梯井的墙不燃烧体300不燃烧体250非承重外墙,疏散走道两侧的隔墙不燃烧体100不燃烧体100房间隔墙不燃烧体075不燃烧体050柱支撑多层的柱不燃烧体300不燃烧体250支撑单层的柱不燃烧体250不燃烧体200梁不燃烧体200不燃烧体150楼板不燃烧体150不燃烧体100屋顶承重构件不燃烧体150不燃烧体050疏散楼梯不燃烧体150不燃烧体100吊顶(包括吊顶搁栅)不燃烧体025难燃烧体0255、库房的耐火等级、层数和防火分区面积库房的耐火等级、层数和占地面积应符合表4-7表4—7库房的耐火等级、层数和防火分区面积储存物品类别耐火等级最多允许层数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占地面积(m2)单层库房多层库房高层库房库房的地下室和半地下室甲3、4项1、2、5、6项一级一级、二级11180750——————乙1、3、4项一级、二级三级312000500900—————2、5、6项一级、二级三级5128009001500———丙1项一级、二级三级51400012002800———150—2项一级、二级三级不限360002100480012004000—300—丁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不限31不限30002100不限1500—4800——500——戊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不限31不限30002100不限2100—6000——1000——注:①高层库房、高架仓库和筒仓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二级耐火等级的筒仓可采用钢板仓。储存特殊贵重物品的库房,其耐火等级宜为一级。②独立建筑的硝酸铵库房、电石库房、聚乙烯库房、尿素库房、配煤库房以及车站、码头、机场内的中转仓库,其建筑面积可按本表的规定增加一倍,但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③装有自动灭火设备的库房,其建筑面积可按本表及注②的规定增加一倍。④石油库内桶装油品库房面积可按现行的国家标准《石油库设计规范》执行。⑤煤均化库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可为12000m2,但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三建筑物的防火间距确定建筑物的耐火等级的目的主要是使不同用途的建筑物具有与之相适应的耐火安全设施。建筑物不但要考虑本身的耐火强度,还要考虑周边建筑的防火要求,所以就出现了建筑物之间的防火间距,它可以有效防止火灾蔓延扩大。1、定义:为阻止建筑物之间的火势蔓延,建筑物之间留出的安全距离称为防火间距。2、影响因素:影响建筑物之间的防火间距的因素很多,如热辐射,热对流,方向,风速,燃烧性能以及其开口面积大小,相邻建筑物高度,消防车到达时间及扑救情况等均影响建筑物之间的防火间距。1)、单、多层民用建筑物的防火间距见表4-8表4-8民用建筑的防火间距耐火等级一、二级三级四级一、二级679三级7810四级91012另外,几种特殊情况的民用建筑的防火间距,可参照下面确定①两座耐火等级为一、二级的不同高度的相邻建筑物,当较低建筑物的一面为防火墙,且屋顶的耐火极限不小于1h,防火间距可以减少35米。相邻两座建筑物,如较高建筑物起火时,火焰不致向较低一面建筑物窜出和落下,其防火间距亦可相对减少不小于35米。②两座建筑物相邻较高的一面外墙为防火墙或高出相邻较低一座为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的屋面15m范围内的墙为防火墙且不开设门窗洞口时,其防火间距可不限。③当两座建筑物相邻两面外墙为不燃烧体,且无外露的燃烧体屋檐,若外墙全部不开设洞口有困难,则允许每一面外墙开设门窗洞口的面积之和不超过该外墙面积的5%,且两门窗不是正对开设,这时防火间距可按上表4-8的规定减少25%。例:甲、乙建筑物均为二级耐火等级,甲建筑物山墙的高度为10米,宽为12米,乙建筑物的长×宽=12m×12m,各墙面允许开设门窗孔洞为多少m2,其防火间距为多少m解:甲建筑物山墙允许开设门窗孔洞面积≤10×12×5%=6m2乙建筑物山墙允许开设门窗孔洞面积≤于12×12×5%=72m2其防火间距为6×(1-25%)=45m④民用建筑及终端变电所,燃煤炉锅房(单台蒸发量小于等于4吨,总蒸发量小于等于12吨)的防火间距按表4-8,若超过蒸发量按工业厂房间距执行。⑤对于层数小于6层,且耐火等级为一、二等级的数座住宅,若占地面积的总和不超过2500m2,则可成组布置(小区),组内建筑之间平行的距离不小于4米。组与组或与相邻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仍不应小于表4—8的规定。2)、高层建筑的防火间距:高层民用建筑之间以及与其它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表4-9的规定表4-9高层建筑之间或与其它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建筑种类高层建筑裙房其它民用建筑耐火等级一、二级三级四级高层建筑13991114裙房96679①防火间距应按相邻建筑外墙的最近距离计算。当外墙有突出可燃构件时,应从其突出的部分外檐算起。②两座高层建筑相邻较高一面外墙为防火墙或比相邻较低一座建筑物面高15米并在此以下范围内的墙不开设门、窗洞口的防火时,其间距可不限。③相邻的两座高层建筑,当相邻较高一面外墙为耐火极限不低于2h,墙上开口部位设有甲级防火门、窗或防火卷帘时,其防火间距可适当减小,但不小于4米。④相邻的两座高层建筑,较高一座的屋顶不开设天窗,屋顶承重构件的耐火极限不低于1h。且比相邻较低一面外墙为防火墙时,其防火间距可适当减小,但不宜小于4米。3)、厂房、库房的防火间距低层厂房及库房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表4—10的规定。①甲类厂房之间及其它厂房之间的防火间距,应按本表增加2米。乙类物品库房与重要公共建筑之间防火间距不宜小于30米,与其它民用建筑不宜小于25米。②戊类厂房、库房之间及其它厂房、库房之间的防火间距,应按本表减少2米。③高层厂房、高层库房之间及其与其它厂房、库房之间的防火间距,应按本表增加3米。表4-10厂房与库房的防火间距一、二级三级四级一、二级101214三级121416四级141618④两座厂房或库房相邻较高一面的外墙为防火墙时,其防火间距可不限,但甲类厂房之间≮4米。⑤两座耐火等级为一、二级的厂房,较低一座墙为防火墙时,且屋面耐火极限≮1h时,其防火间距均可相应减少,但甲、乙类厂房≮6米;丙、丁、戊类厂房≮4米。⑥两座耐火等级为一、二级的厂房,当相邻较高一面的外墙的门窗等开口部位设有防火门窗或防火卷帘和水幕时,其防火间距可适当减小,但甲乙类厂房≮6米,丙、丁、戊类厂房≮4米。⑦两座丙、丁、戊类厂房相邻两面外墙均为非燃烧体,如无外露的燃烧屋檐,当每面外墙上的门窗洞口面积之和各不超过该外墙面积的5%,且门窗洞口不正对开设时,其防火间距可按本表减少25%。⑧甲类物品库房与其它建筑物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下表4—11表4—11甲类物品库房与其它建筑物的防火间距储存物品类别防火储量(t)建筑物名称间距(m)甲类3、4项1、2、5、6项551010民用建筑、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30402530其它建筑耐火等级一、二级三级四级152012152025152025302525注:①甲类物品库房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20米,但本表第3、4项物品储量不超过2t,第1、2、5、6项物品储量不超过5t时,可减少为12米。②甲类物品库房与重要的公共建筑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50米。还有各种各样的防火间距,如从配电站与建筑物、堆厂之间的防火间距,汽车加油站、地下油罐建筑物的防火间距详细见第五章第二节中祥述。

影响混凝土的和易性的主要因素有哪些?拜托各位了 3Q

记得给我分数啦

对于影响混凝土和易性的主要因素从三个方面分析

一、水泥数量与稠度的影响

混凝土拌合物在自重或外界振动动力的作用下要产生流动,必须克服其内在的阻力,拌合物内在阻力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为骨料间的摩擦力,一为水泥浆的粘聚力,骨料间摩擦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骨料颗粒表面水泥浆层的厚度,亦水泥浆的数量。水泥浆的粘聚力大小主要取决于浆的干稀程度,亦即水泥浆的稠度。

混凝土拌合物在保持水灰比不变的情况下,水泥浆用量越多,包裹在骨料颗粒表面的浆层就越厚,润滑作用越好,使骨料间摩擦力减小,混凝土拌合物易于流动,于是流动性就大。反之则小。但若水泥浆量过多,这时骨料用量必然减少,就会出现流浆及泌水现象,而且好多消耗水泥。若水泥浆量过少,致使不能填满骨料间的空隙或不够包裹所有骨料表面时,则拌合物会产生崩塌现象,粘聚性变差,由此可知,混凝土拌合物水泥浆用量不能太少,但也不能过多,应以满足拌合物流动性要求为度。

在保持混凝土水泥用量不变得情况下,减少拌合用水量,水泥浆变稠,水泥浆的粘聚力增大,使粘聚性和保水性良好,而流动性变小。增加用水量则情况相反。当混凝土加水过少时,即水灰比过低,不仅流动性太小,粘聚性也因混凝土发涩而变差,在一定施工条件下难以成型密实。但若加水过多,水灰比过大,水泥浆过稀,这时拌合物虽流动性大,但将产生严重的分层离析和泌水现象,并且严重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因此,绝不可以单纯以加水的方法来增加流动性。而应采取在保持水灰比不变的条件下,以增加水泥浆量的办法来调整拌合物的流动性。

以上讨论可以明确,无论是水泥数量的影响,还是水泥稠度的影响,实际都是水的影响。因此,影响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的决定性因素是其拌合用水量的多少。

二、砂率的影响

砂率是指混凝土中砂的质量占砂、石总质量的百分比。

砂率是表示混凝土中砂子与石子二者的组合关系,砂率的变动,会使骨料的总表面积空隙率发生很大的变化,因此对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有显著的影响。当砂率过大时,骨料的总表面积和空隙率均增大,当混凝土中水泥浆量一定的情况下,骨料颗粒表面积将相对减薄,拌合物就显得干稠,流动性就变小,如果保持流动性不变,则需增加水泥浆,就要多耗水泥,反之,若砂率过小,拌合物中显得石子多而砂子过少,形成的砂浆量不足以包裹石子表面,并不能填满石子间空隙,在石子间没有足够砂浆润滑层时,不但会降低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而且会严重影响其粘聚性和保水性,使混凝土产生骨料离析、水泥浆流失,甚至出现崩散现象。

由上可知,在配置混凝土时,砂率不能过大,也不能太小,因该选用合理的砂率值。

所谓合理砂率是指在用水量及水泥用量一定的情况下,能使混凝土拌合物获得最大的流动性,且能保持粘聚性及保水性能良好的砂率值。

三、组成材料性质的影响

(1)水泥品种的影响

在水泥用量和用水量一定的情况下,采用矿渣水泥或火山灰水泥拌制的混凝土拌合物,其流动性比用普通水泥时小,这是因为前者水泥的密度较小,所以在相同水泥用量时,它们的绝对体积较大,因此在相同用水量情况下,混凝土就显得较稠,若要二者达到相同的塌落度,前者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用水量必须增加一些,另外,矿渣水泥拌制的混凝土拌合物泌水性较大。

(2)骨料性质的影响

骨料性质指混凝土所用骨料的品种、级配、颗粒粗细及表面形状等。在混凝土骨料用量一定的情况下,采用卵石和河沙拌制的混凝土拌合物,其流动性比碎石和山砂拌制的好:用级配好的骨料拌制的混凝土拌合物和水性好,用细砂拌制的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较差,但粘聚性和保水性好。

(3)外加剂的影响

混凝土拌合物掺入减水剂或引气剂,流动性明显提高,引气剂还可以有效的改善混凝土拌合物的粘聚性和保水性,二者还分别对硬化混凝土的强度与耐久性起着十分有利的作用。

四、拌合物存放时间及环境温度的影响

搅拌拌制的混凝土拌合物,随着时间的延长会变得越来越干稠,塌落度将逐渐减小,这是由于拌合物中的一些水分逐渐被骨料吸收,一部分被蒸发,以及水泥的水化与凝聚结构的逐渐形成等作用所致。

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还受温度的影响,随着环境温度的升高,混凝土的塌落度损失的更快,因为这时的水分蒸发及水泥的化学反应将进行的更快。

和易性。混凝土的主要性质是和易性。和易性是指混凝土是否易于施工操作和均匀密实的性能。影响和易性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用水量;2)水灰比;3)砂率;4)其他影响因素:水泥品种、骨料条件、时间和温度、外加剂等。

(2)普通混凝土结构的力学性质。1)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强度等级。混凝土强度包括抗压、抗拉、抗弯和抗剪,其中以抗压强度为最高,所以混凝土主要用来抗压。2)普通混凝土受压破坏特点。混凝土受压破坏主要发生在水泥石与骨料的界面上。混凝土受荷载之前,粗骨料与水泥石界面上实际已存在细小裂缝。。3)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因素。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因素主要有: (A)水泥强度和水灰比。(B)龄期。(C)养护温度和湿度。(D)施工质量,施工质量是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基本因素。4)提高混凝土强度的措施。提高混凝土强度的措施有:采用高强度等级水泥、采用干硬性混凝土拌合物、采用湿热处理(蒸汽养护和蒸压养护)、改进施TT艺、加强搅拌和振捣(采用混凝 土拌合用水磁化、混凝土裹石搅拌法等新技术)、加入外加剂(如加入减水剂和早强剂等)。

(3)普通混凝土的变形性质。1)化学收缩。2)干湿变形。3)温度变形。4)荷载作用下的混凝土变形。混凝土变形分为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徐变是指混凝土在持续荷载作用下,随时间增长的变形称为徐变。徐变变形,初期增长较快,然后逐渐减慢,一般持续2~3年才逐渐趋于稳定。

混凝土和易性包括什么性能?影响混凝土和易性的主要因素

1组成材料。同样用水量情况下,卵石流动性高于碎石。矿渣水泥保水性不好,易泌水。

2水胶比 水胶比过小,混凝土干硬。过大,混凝土离析。

3施工条件 机械搅拌流动性好于工拌合。

4 温度 温度高,混凝土反应快,塌落度损失快。

5外加剂 减水剂等会改变和易性。

6 砂率 合理砂率和易性最好,水泥用量最少。

7时间 时间长反应多,水用掉后,和易性变差。

水硬性耐火混凝土成分 水硬性耐火混凝土介绍

指混凝土易于各工序施工操作并能获得质量均匀,成型密实的混凝土的性能。它包括流动性,保水性,粘聚性等。

影响因素

1水泥浆的数量与稠度:

单位体积用水量决定水泥浆的数量和稠度,它是影响混凝土和易性的最主要因素

2砂率:指混凝土中砂的质量占砂,石总质量的百分率

3水泥品种和骨料性质:

包括水泥的需水量和泌水性及骨料的性质

4外加剂改善混凝土或砂浆拌合物施工时的和易性

5环境条件包括时间、温度、湿度和风速。

我想求钢厂里用的耐火混凝土是用什么原料配比出来的?比例是多少。详细点的。谢

耐火混凝土是不定型耐火材料的主要品种,根据所用胶结料的不同,其养护成型机理可分为水硬性、气硬性和火硬性三种接下来我要介绍的就是水硬性耐火混凝土,一起看看水硬性耐火混凝土成分有哪些吧。

水硬性耐火混凝土介绍

水硬性耐火混凝土:以水泥为胶结料的浇注料在硬化过程中需要有水来参与化学反应,形成胶凝硬化强度,都是水硬性耐火浇注料。

水泥是决定浇注料强度(特别是常温强度)的主要因素,但是它的耐火度相对较低,所以在保证必要的常温强度之后,应尽可能地减少水泥用量。若为了密实性和施工的和易性需要,可以适当增加耐火粉料。减少水泥用量也是降低造价的措施之一。 在施工中应严格防止铝酸盐水泥与矽酸盐水泥、石灰等混用。因为这两种不同化学成分的物质混合后会产生含水铝酸三钙,

使强度大大降低。

水硬性耐火混凝土成分

1 矽酸盐水泥 黏土熟料粉,废耐火黏上砖粉 黏上熟料,股耐火黏土砖

2 矾土水泥 耐火黏土熟料粉,高铝矾十熟料粉 耐火黏土熟料,高铝矾上熟料 1200-1400

3 低钙铝酸盐水泥 废高铝砖粉,高铝矾十熟料粉(sjz) 废高铝砖,高铝矾上熟料 1400-1500

由适当的胶凝材料、耐火骨料、掺合料和水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的特种混凝土。

能在900℃以上高温长期作用下保持所需要的力学性能。其性质取决于所所有骨料、掺合料和胶凝材料的材质及其配比。其材质、组成与配料与耐火浇注料相似。

耐火骨料可采用重矿渣、碎耐火砖、玄武岩、铝矾土熟料、烧结镁砂等。根据所用胶凝材料,可分为硅酸盐水泥耐火混凝土、铝酸盐水泥耐火混凝土、水玻璃耐火混凝土、磷酸盐耐火混凝土、镁质耐火混凝土等。

耐火混凝土中的粒状料和粉状料分别称为骨料和掺合料。混凝土的混合物可采用浇注、振动或捣打的方法成型,并根据胶凝材料的硬化特性(如气硬性、水硬性、热硬性等),采用相应措施促使其硬化。

主要用于构筑工业窑炉中的整体炉衬和制成预制块。其中用于900℃以下的称为耐热混凝土,用于工业窑炉和热工设备的基础与烟囱等。

由耐火集料、粉料和胶结料加水或其他液体配制不经煅烧而直接使用的不定形耐火材料,也称耐火灌筑材料。它可分为:①普通耐火混凝土。所用集料有高铝质、粘土质、硅质、碱性材料(镁砂、铬铁矿、白云石等)或特种材料(碳素、碳化硅、锆英石等),也可以采用几种耐火集料组合。②隔热耐火混凝土。主要用耐火轻集料配制。所用轻集料有膨胀珍珠岩、蛭石、陶粒、多孔粘土熟料、空心氧化铝球等,也可用几种耐火轻集料组合,或与耐火集料共同组合。耐火混凝土所用胶结料有高铝水泥、磷酸盐胶结料、水玻璃胶结料、粘土等。

耐火混凝土为不烧制品,生产工艺简单,节省能源,可按照需要造型,整体性比砖砌炉衬好,适宜于机械化施工,合理利用时往往能延长炉衬寿命。耐火混凝土主要用于冶金、石油、化工、建筑材料、机械等工业窑炉中。一般使用温度为1300~1600°C。使用温度低于 900°C的耐火混凝土称为耐热混凝土,主要用于热工设备的基础、烟囱、烟道等构筑物中。

1、耐火度与同材质的耐火砖差不多,但由于耐火混凝土(浇注料)未经烧结,初次加热时收缩较大,故荷重软化点比耐火砖略低。尽管如此,从总体上衡量,性能优于耐火砖。

2、耐火混凝土优于低温胶结剂料的作用,常温耐压强度较高。同时因为砌体的整体性好,炉子的气密性好,不易变形,外面的炉壳钢板可以取消,炉子抗机械震动和冲击的性能比砖的砌体好。例如用于均热炉的侧墙上部,该处机械磨损和碰撞都比较厉害,寿命比砖砌的以高了数倍。

3、热稳定性好,骨料大部分或全部是熟料,膨胀与胶结料的收缩相抵消,故砌体的热膨胀相对来说比砖小,温度应力也小,而且结构中有各种网状、针状、链状的结晶相。抗低温度应力能力强。例如用来浇注均热炉炉口及炉盖,寿命延长到一年半。

4、生产工艺简单,取消了复杂的制砖工序。可以制成各种预制块,并能机械化施工,大大加快了筑炉速度,比砌砖效率提高十多倍。还可以利用废砖等作骨料,变废为利。[1]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