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基础建材 > 正文

沸石粘土

周敏

沸石粘土​​基本简介

英文:zeolite clay

释文:深海沉积物的一种。

含有10%~30%沸的深海细粒沉积物。

沸石粘土造价信息

市场价 信息价 询价

沸石粘土常见问题

粘土 容重

粘土的容重与其干湿程度、压实程度及内磨擦角(Φ)等状态有关。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的规定:状态 容重(千牛/立方米)干、松、空隙比为1.0 ...

礓石粘土的定义

礓石粘土应定义为四类土。

粘土的作用?

1.隔绝空气  2.防止雨水灌区

红粘土与次生红粘土的区别

看看是否经过搬运吧,还有经过搬运的红粘土的力学性质有较大幅度的下降

红粘土和次生红粘土的区别

红粘土和此生红粘土红粘土概念 一般用来指代古近纪晚期我国广大地区广泛堆积的土状堆积物。其不同于目前南方湿环境的红土。物理性质中的区别 红粘土为酸盐岩系出露的岩石经红土化作用形成的棕红、褐黄...

燧石耐火粘土耐火粘土

耐火粘土是指一种耐火度>1580℃的沉积型粘土。广义的耐火粘土应包括耐火高岭土和耐火球土。

主要由高岭石和高岭石--伊利石矿物组成,并常含少量水铝石、石英、针铁矿锐钛矿等。一般Al2O3含量>30%,而相应Fe2O3、CaO、MgO、K2O、Na2O的含量较低。当Al2O3含量超过45%者可称为高粘土或铝矾土。耐火粘土常呈灰至灰黑色,焙烧后亦带色,按质地的不同可分为软质、半软质和硬质耐火粘土三种,硬质粘土在英美文献中又称燧石粘土(Flintclay)。耐火粘土在我国分布很广,常与系地层密切伴生,如辽宁复州湾、吉林水曲柳、河南焦作、河北古冶、山东淄博、山西太原等地都是著名产地。

膨润粘土简介

膨润土(Bentonite)

按译音、成因及用途又称斑脱岩、膨土岩等。是以蒙脱石(也称微晶高岭石、胶岭石)为主要成分的粘土岩-蒙脱石粘土岩,常含少量伊利石、高岭石及沸石、长石方解石等。蒙脱石为少量碱及碱土金属的含水铝盐矿物。

其化学式为Nax(H2O)4{(Al2~xMg0.33)[Si4O10](OH)2}。

硬质粘土矿石性质

⒈矿石的矿物组成

耐火粘土中常见的主要矿物有:一水硬铝石、一水软铝石、三水铝石、珍珠陶土、高岭石、地开石、水铝英石、埃洛石、伊利石、叶腊石、蒙脱石;次要矿物有:褐铁矿赤铁矿黄铁矿菱镁矿钛铁矿金红石、白钛矿、脱矿、石英、蛋白石、玉髓、电气石锆石、石榴石、长石、角闪石、辉石、榍石、方解石、白云石石膏等。

耐火粘土的有害杂质主要有的氧化物、氢氧化物、硫化物、碳酸盐、游离SiO2、的碳酸盐和硫酸盐、的氧化物、的氧化物、碳质和有机质等。此外,钛的氧化物常因其含量的多少,而在耐火粘土中有不同的作用。

耐火粘土的化学成分,一般不稳定,其主要成分为Al2O3、SiO2、H2O,次要成分为TiO2、Fe2O3、FeO、CaO、MgO、Na2O、K2O、CO2、SO3以及有机物等。

⒉目的矿物的矿物特征

耐火粘土是一种以高岭石为主体的多种矿物的混合物。中国根据现行耐火原料的化学成分技术指标,将耐火度大于1580℃的粘土和耐火度大于1770℃的铝土矿通称为耐火粘土。

软质粘土的主要矿物组成为高岭石、伊利石和蒙脱石,Al2O3含量低,一般为22~30%,耐火度大于1580℃,较硬质粘土低。软质粘土一般呈土状或似土状,颗粒细小,粒径常小于5微米,易风化,在水中易浸散,可塑性好,结合性强。

半软质粘土的主要矿物组成为高岭石,也含伊利石和硬水铝石,Al2O3含量为25~30%,有的达30%以上。其特性介于软质及硬质粘土之间,可塑性较低,有一定的结合性,耐火度一般大于1630℃。

高铝粘土的主要矿物为一水硬铝石,其它有软水铝石、三水铝石和高岭石等,Al2O3含量(熟料)在50%以上,有时可达90%以上,耐火度在1770℃以上,在高温下强度大,抗渣性强。高铝粘土呈致密块状或鲕状,表面粗糙,硬度大。难风化,没有可塑性。

山西有哪些矿产?现在开采状况如何?

山西,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有着悠久的开采历史,早以"煤乡"之称闻名中外;山西,是矿产资源资源大省,是我国目前最大的能源重化工基地,矿业及相关原材料加工制品业产值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30%以上,矿业经济是山西工业经济的支柱产业。

截止1999年底,全省已发现矿产117种(金属矿产28种,非金属矿产82种,能源矿产4种,水气矿产3种),其中有探明储量的矿产62种,矿产储量总潜在价值约136万亿元,居全国第二位。与全国同类矿产相比,保有储量居全国前10位的矿产有33种,其中煤、铝土矿、镓矿、耐火粘土、沸石等矿产居全国首位。

我省探明储量的矿产中,具有资源优势,并在国民经济建设、工农业生产和外贸出口方面具有重要地位的矿产为煤、煤层气、铝土矿、金红石(钛矿)、铁矿、铜矿、镓矿、耐火粘土、电石用灰岩、水泥用灰岩、石膏、芒硝、硫铁矿等13种,同时,锰、银、金、石墨、膨润土、珍珠岩、沸石、冶金用白云岩、花岗石等9种矿产也有着非常良好的发展前景。

山西矿产资源优势主要表现在煤炭资源的地位一直排在全国的首位,煤炭是山西省最大的优势矿产资源。山西煤炭资源分布从北至南有大同、宁武、西山、沁水、霍西、河东六大煤田及浑源、五台等煤产地,含煤面积62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396%,截止1999年底,煤炭总资源储量268162亿吨,其中可采、预可采储量为70287万吨,占2621%;基础储量为116763亿吨,占总资源储量的4354%;其余151399亿吨均属可研程度低的资源量(包括原表外储量),占总资源储量的5646%;山西另一优势矿种铝土矿,总资源储量为989亿吨,其中可采、预可采储量为099亿吨;基础储量为107亿吨,资源量882亿吨,三者占铝土矿总资源储量的百分比分别为1003%、1084%、8916%;铁矿总资源储量为3897亿吨,其中可采、预可采储量为481亿吨,占总资源储量的1235%;基础储量549亿吨,占1408%;资源量为3348亿吨,占铁矿总资源储量的8592%。

我省矿产资源有以下特征:

--分布广泛。煤、铝土矿、耐火粘土、石灰岩、白云岩等沉积矿产分布十分广泛,其中2000米以浅的含煤面积达54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346%;水泥用灰岩、电石用灰岩、白云岩等蕴藏量丰富,厚度大,出露面积达234万平方公里。

--相对集中。占全省90%以上的铁矿资源储量分布在五台山区和吕梁山区;石膏均分布在北纬38°以南的太原--襄汾和潞城一带;占全省95%以上的铜矿储量集中分布在中条山区;芒硝、镁盐和盐矿全部分布在运城盐湖;锰、石墨、银、膨润土、沸石、珍珠岩等矿产分布在晋北阳高、灵丘、大同、浑源一带。

--矿石工业类型较全,贫矿多富矿少。煤的种类从褐煤到无烟煤都有;耐火粘土有高铝粘土、硬质粘土、半软质粘土和软质粘土四种类型;石灰岩有电石用灰岩、水泥用灰岩、熔剂用灰岩、玻璃用灰岩、建筑石料灰岩等类型。一些重要的矿产资源富矿少贫矿多,如铁矿中富矿储量仅占644%,富铜矿占1386%,高铝硅比的铝土矿占1289%,石膏、硫铁矿无Ⅰ级品矿石等。

--共伴生矿多。以铝土矿为主的本溪组含矿岩系中,伴生有铌、钪、镓等稀有、稀土金属,并与耐火粘土、铁钒土、山西式铁矿共生;在含煤地层中共生有煤层气、硫铁矿、高岭岩、软质粘土;许多的内生矿产中常伴有多种组份可综合回收利用,如中条山铜矿中伴生有钴、钼、金、银、硫、灵丘县刁泉矿区为铁、铜、金、银综合矿床,小青沟一带是银、锰、铅、锌综合矿床等。

--地质条件简单,开采条件好。许多重要矿床地质构造和水文地质条件较简单,矿体多为层状、似层状,规模较大。许多非金属矿床均适宜露天开采。

山西主要的优势矿产资源有煤炭、铝土矿、铁矿及非金属矿;煤炭资源的特点是储量巨大,分布集中,煤田地质构造简单,埋藏浅,易于开采,煤炭品种齐全,品质优良从气煤--无烟煤均有,著名的晋城"兰花炭"早已闻名海内外。炼焦用煤占全国的565%,无烟煤占全国的4306%。离柳-乡宁优质炼焦煤、晋城-阳城优质无烟煤、大同侏罗系的优质动力煤早已被原国家计委列为我国稀缺矿种;铝土矿是仅次于煤炭的第二大优势资源,分布广且集中,仅埋深在400米以上的面积约17万平方公里,截止1999年底,保有储量989亿吨,占全国的4157%,储量位居全国之冠;其它如铜矿、铁矿、金矿及许多重要的非金属资源也都在全国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全省探明资源储量的矿产中,具有资源优势并在国民经济、工农业生产和外贸出口方面具有重要地位的矿产为煤、铝土矿、铁矿、铜矿、耐火粘土、水泥用灰岩、电石用灰岩、熔剂用灰岩、芒硝、石膏、硫铁矿等。此外,锰、银、金、石墨、膨润土、高岭岩、硅石、含钾岩石、炼镁用白云岩、花岗岩、沸石等矿产也有着非常良好的发展前景。

近年来媒体报到较多的山西的煤层气、金红石(钛矿)也越来越吸引国内外投资者的关注。

真有可以替代分子筛的粘土吗?

1压实作用

由于上覆沉积物不断加厚,在重荷压力下,松散的沉积物变得比较致密而减小其体积、减少其中水的含量,这种作用称为压实作用。

沉积物的压实主要表现在孔隙度的减小,含水量的减少,以及结构、构造的变化。例如,据对瑞士的楚格湖的一些现代沉积粘土的研究得知,埋深为0时其含水量为836%,孔隙度为92%;而当上覆36m厚的沉积物后,其含水量减少为706%,孔隙度减至85%。粘土质沉积在上覆负荷力不断加大的情况下,可表现出愈加完善的定向性。

当为砂质沉积时,在压实过程中常伴有压溶作用,导致碎屑石英的次生加大。

石灰岩、硅质岩等岩石中的缝合线构造也是压溶作用造成的,它产生在后生期。

影响压实作用的因素有负荷的大小、沉积物的粒度、成分、溶液性质(如电解质的多少)、温度等。

2水化(合)-脱水

沉积盆地的沉积大都是在水介质中进行的。此最初阶段的水化作用仍是普遍的规律。随着埋藏深度的加大,沉积物(岩)固结程度的增强,逐渐会发生脱水的作用,当沉积层上升至较浅处,即处于表生阶段时,则又可能重复出现水化作用。

石膏(CaSO4·2H2O)-硬石膏(CaSO4)之间的相互转变是这一作用的典型例子。石膏是蒸发岩中常见的矿物,根据现有资料得知,石膏脱水变为硬石膏的条件大致是埋深100m左右(相当于50kg/cm2的静水压力)。硬石膏成为稳定相的温度是420℃(但在自然界尚未得到检验)。然而,在浅埋阶段由于细菌的作用,也可形成石膏,实例见于诺维尔—加列东(Nouvelle-Calédonie)澙湖粘土中。硬石膏也有原生沉积的,如西西里第三系中有交互状的石膏-硬石膏年韵律层,硬石膏被认为是一年中温度最高时的产物。

石膏-硬石膏的相互转变是可逆的,而硅胶(蛋白石)转变成玉髓和石英则总是向一个方向进行的。这是由于蛋白石是一种不稳定形式,玉髓是一种次稳定形式,石英才是稳定的矿物。因此,当蛋白石(或玉髓)在深埋阶段变为石英后,即使再次上升至地表,仍然保持其为石英的状态。

3水解-去水解作用

从化学上来讲,水经常地参与可溶盐的作用。水起着盐基的作用,并提供氢氧离子。大多数硅酸盐矿物均可发生水解,这与介质的pH值有关,矿物水解过程中可有金属阳离子的游离。

带入海盆地中的大部分碎屑矿物,只有少部分遭受水解作用,由于搬运的流水pH值不同(可以强酸性至强碱性),因此反应可以朝水解方向进行,也可朝去水解方向进行。

海洋沉积物埋藏以后,pH值可从8降至65以下,水解反应可能向左方进行直至埋藏的早期阶段及后生阶段,pH值变大,则反应又可重新向右方进行。

4氧化与还原

在沉积演化的各阶段都可发生氧化还原作用,而最重要的是海解阶段和成岩阶段,因此达普勒斯(ECDapples,1962)把此阶段称为氧化还原阶段。氧化还原反应特别明显地表现在含变价元素的矿物变种的变化,如铁、锰质矿物。

氧化还原作用的进行一方面与沉积环境有关;另一方面与沉积演化阶段有关。大陆环境及广海环境的沉积物表层常发生氧化,而停滞的闭流盆地的沉积常处于还原环境。前已指出,在同生阶段,正常的沉积常处于氧化或弱氧化环境(海解阶段,陆解阶段),在成岩期和后生期则变为还原及弱还原环境。

生物的作用可以促使氧化,也可促使还原,例如由于光合作用而可提供生物成因的游离氧,促进氧化。某些厌氧细菌的活动又常造成还原条件。

5离子交换及吸附作用

晶体表面的原子价键与晶体内部的离子不同,常常不饱和和不完整,故晶体晶面、棱上的离子可与溶液中的成分发生强烈的相互作用。它有能力尽量与极性相反的分子及离子相结合或吸附它们。吸附的能力大致与表面积成正比,即与颗粒大小成反比,如果晶体具“敞开”的结构,而离子又容易从晶体中分离出来,则交换作用进行得就更强烈。例如许多沸石类矿物和粘土矿物都具有强烈的离子交换及吸附性质。

最容易被吸附的首先是H+和OH-,以后依次为:Cu2+、Al3+、Zn2+、Mg2+、Ca2+、K+、Na+和阴离子:S2-、Cl-、 。当H+或OH-离子被吸附后,吸附剂就带有自由电荷。例如粘土矿物常与盐基离子结合,而带负电荷。因此,粘土矿物有能力从海水中或溶液中吸附许多稀有金属。

阳离子和盐基离子的交换是硅酸盐风化产物表现出的最明显的特征,如土壤中的粘土可与任何碱性溶液进行阳离子交换,富含CO2,或腐殖酸的酸性溶液常排掉交换的盐基而形成“酸性粘土”。

自然界存在一定的离子吸附和交换顺序,H—Ba—Sr—Ca—Mg—Rb—K—Na—Li,通常是位于前面的离子可置换位于后面的离子(如果后面的离子浓度不是很高的话),例如氢会取代钙离子(当Ca离子浓度不很高时)。

某矿物进行离子吸附或交换以后,即转变为另一矿物,这对粘土矿物类最为特征。水中电解质的含量对矿物离子的吸附与交换作用有很大影响,如蒙脱石在富含电解质的海水中可因吸附镁(在晶格内形成水镁石层)而过渡为绿泥石。

沉积物被埋藏以后,在压实过程中,埋藏水(沉积水)可被挤出而向上或向侧方运移。它在通过沉积物时由于一种“薄膜”作用而发生“选择渗滤吸附作用”,有人称之为“天然的色层作用”。布莱德霍夫特等(JDBredehoeft et,1963)提出,作用开始时应当是带负电荷的阴离子进行机械迁移,而后才是相应的阳离子(Ca2+、Mg2+、Na+、K+)的迁移,因此深埋卤水的含盐度甚至可能比海水(原始的沉积水)高6倍之多,切夫(KEChave,1960)认为古代卤水之所以有各种各样性质,正是出于沉积岩系中薄膜性质有相当大的变化所致。指出这一点很重要,因为:①卤水能大量搬运各种各样的成矿金属元素,搞清其形成机理十分必要;②由于上述卤水形成的机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沉积后的因素,因此根据地层中卤水性质很难作出古海洋水含盐度的确切结论。

6胶体的陈化及重结晶作用

胶体由于它本身带有电荷,并常常含水,所以是不稳定的。它随压力的加大、温度的升高或随时间的发展而脱水,过渡为偏胶体,形成稳定的自生矿物。硅胶的演化可以作为这种作用的很好的例子。

自然界中无序的SiO2(含水)胶体的形成物是蛋白石。在成岩后生作用过程中,随着时间的发展,蛋白石逐渐过渡为玉髓、微晶的石英,最后重结晶为有序性很好的石英。一般认为硅胶为同生沉积产物(例如在耶路撒冷与死海之间曾发现厚0~10m的白垩系硅质层,其中有明显的地滑构造)。玉髓是成岩期的代表,而在后生阶段则石英系典型形成物。同生沉积的硅胶是柔软的,在它向玉髓及石英转变的过程中伴有脱水、固结、裂隙化及角砾化的作用。硅胶的脱水及固化过程可能很长,碳酸盐岩石中的硅质豹皮状斑状构造(成岩期物质重新分配而成)证明了这一点。对丹麦哥本哈根上马斯特利赫组沉积的研究表明,脱水作用可能延续了10万年。另外,舒科夫斯基(ZLSujkowski,1958)曾报道过深钻井中发现了十分柔软的燧石。

重结晶是后生作用中极常见的现象,在压力增大(可能伴有温度升高)的情况下,变化的趋势是缩小体积以及矿物趋向分子体积较小的变种。例如巨大的一颗方解石晶体较之同体积的数颗小方解石的集合体要紧密得多。成岩期铁的硫化物(FeS2)的典型特点是呈球状或莓状,而分子体积小的立方体的黄铁矿则为后生期典型形成物。

7交代作用

是发生在已固化的沉积岩内对已有矿物的一种化学的替代作用,是一种保持晶形不变的情况下的沉淀转化作用,主要发生在后生期及表生成岩期,过程中有物质的带入及带出。例如,在CuS(铜蓝)接触的溶液中,必含有Cu2+和S2-,

岩石学

但如含Ag+的溶液流经该处时,必有

岩石学

因而对CuS来说,S2-变得不足,于是在Ag2S沉淀的同时发生CuS的溶解,亦即CuS转化为Ag2S(角银矿)。其反应为:

岩石学

在这种转化的过程中,常保持被转化矿物(此处为CuS)原有的晶形或集合体形状,亦即成为它的“假像”,这就是“交代作用”的实质。

交代作用服从体积保持定律及质量作用定律,即变化过程中体积不变;交代顺序与浓度(或溶度积)有关。例如在以铜为主的矿床中黄铜矿可交代闪锌矿,而在以锌为主的矿床中,闪锌矿可交代黄铜矿。此外,由于氧化-还原、水化-脱水……等反应而引起的矿物沉淀转化,亦可表现出交代的现象。

从事岩矿方面研究的人员常常根据矿物相互交代关系来确定它们形成的先后顺序,这是一件有意义的工作。但是有些人却把矿床中某种矿物(特别是金属矿物)的几次交代现象解释为几次成矿热液的供给或几次岩浆活动所致(称之为成矿溶液的脉动)。这种推断并不一定正确,因为这种现象可能由很多成岩后生因素所引起,例如由于地壳升降或气候变迁而导致的潜水面升降和Eh、pH的重复变化或某些物质的活度、逸度的重复变化,等等,均可造成矿物的多次交代和被交代的情况。

交代作用是极为常见的一种作用,例如白云岩化、去白云化、硅化、去硅化、菱铁矿化、磷酸盐化以及其他各种矿物的彼此相互交代等。这些将在有关章节内述之。

8结核的形成

结核是指矿物岩石学特征(成分、结构、构造)与周围沉积物(岩)不同的规模不大的包体,通常是一种化学或生物化学作用产物。它可以产生在沉积演化的各个阶段,同生沉积的有现代大洋深水洋底的铁锰结核。某些结核中的层理可延续至围岩中,但结核中的细层厚度较围岩中为厚(可厚几倍),说明是成岩期的差异压实作用形成的,故此结核属成岩期产物。后生结核也很常见,它是交代作用的产物,而成岩期的结核很多是通过物质重新分配而形成的(图7-7)。

图7-7 结核的成因分类

(a)同生结核;(b)成岩结核;(c)后生结核;(d)假结核(风化环)

岩石中常见的是碳酸盐质、硅质、菱铁矿质的结核。碳酸盐结核的中心常有有机质或生物残体,它对结核的形成起很大作用。因为有机质在分解时要析出氨,造成局部的强碱性介质,使得饱和碳酸盐的孔隙水溶液在该处进行沉淀。因此,该处孔隙水中碳酸钙浓度减小(与周围沉积物中的孔隙水相比)。此浓度差驱使碳酸根离子不断向结核方向集中,使结核不断长大,直至氨的析出作用完结,或周围沉积物已无碳酸盐物质转入溶胶为止。

当分解的有机质附近造成较强的还原条件时,该处可形成菱铁矿结核。

根据结核的体积、其中碳酸盐与非碳酸盐成分的比例,可以算出结核形成时的孔隙度及含水量(因碳酸盐的沉淀作用发生在充满水的孔隙中,作用中体积不变)。根据李普曼(FLjppman,1955)和塞博德(ESeibold,1962)对德国西部下白垩统及里阿斯统粘土层中结核的计算,原始沉积孔隙度分别为75%及70%。据此判断,结核应形成于新鲜沉积物最上部1m处左右。

河流冲积的一些沉积物如天然堤沉积,泛滥平原沉积中常见有钙质结核,在现代沉积中称之为沙姜,它是一种表生成岩期产物。其形成与地下水的上升、蒸发、沉淀作用有关。由于它的这种特殊成因以及特殊的产出环境,故可作为早期暴露的一种鉴定标志。

硅质结核由玉髓或微晶石英所组成,常见于碳酸盐岩石中,共形成机理可能是:①SiO2以极细小的质点与碳酸盐质点一起堆积下来;②结核的发育系在成岩时期由于“离子”向某些沉淀中心迁移而成;③结核形成的时间稍微在大量白云化作用以前,因硅质部分中可见到保存完好的化石轮廓,而白云化部分则化石轮廓被破坏,而且白云石有沿结核边缘交代硅质矿物的现象。

9稳定的自生矿物的形成

斯特拉霍夫(HMCtpaxob,1956)对于成岩矿物赋予了极大的意义,他认为在海盆地中,除了方解石、文石、铁与锰的氢氧化物、二氧化硅等无疑是纯化学作用及生物化学作用直接从水中沉淀出来的而外,其他绝大多数新生的矿物都是成岩阶段形成的。他认为成岩矿物有以下几种:

1)铁与锰的硫化物与碳酸盐,如菱铁矿、铁白云石、菱锰矿、锰菱铁矿、黄铁矿、白铁矿、硫铁矿、针白铁矿;

2)铁(和锰)的硅酸盐,如鳞绿泥石、海绿石;

3)白云石;

4)粘土矿物,如蒙脱石、拜来石、水云母,以及沸石类(丝光沸石、菱沸石、钙十字沸石)。

从上述可以看出,它们都反映了碱性和还原的介质条件,与前述的成岩作用环境特点相符。

后生矿物生成的压力与温度条件极为广泛,在温度与压力较高或较低的情况下,均有相应的稳定矿物。据目前已知材料,沉积岩的后生矿物有以下几种:

1)次生自然元素,Au、S、Fe、Cu;

2)次生氧化物,石英、赤铁矿、磁铁矿、尖晶石、金红石、板钛矿、锐钛石;

3)次生长石,钾长石、微斜长石、钠长石、歪长石、斜长石、钙长石;

4)次生沸石类,钙十字沸石、方沸石、丝光沸石、片沸石;

5)次生电气石;

6)次生石榴石,钙铝石榴石、铁铝石榴石;

7)其他次生硅酸盐,锆石、十字石、矽线石、黝帘石、斜黝帘石、绿帘石、绿泥石、鲕绿泥石、海绿石、云母、石棉、海泡石、山软木、榍石、土状硅铁矿;

8)次生卤化物,萤石等;

9)次生碳酸盐,方解石、文石、白云石、铁白云石、菱铁矿、菱镁矿、菱锰矿、白铅矿、菱锶矿、毒重石、孔雀石、蓝铜矿;

10)次生硫化物,黄铁矿、白铁矿、方铅矿、闪锌矿、辉铜矿;

11)次生硫酸盐,重晶石、天青石、硬石膏。

在沉积作用的各个演化阶段中可以形成极其多样的自生矿物,有一些是沉积作用所特有的,简要叙述如下。

(1)海绿石

它是海解作用中最特征的产物,因此是海洋沉积的标志。常见产状:①现代有孔虫壳的充填物;②个别的颗粒析出物,与生物或早先的矿物无关;③交代硅质生物或碳酸质生物壳;④充填长石裂隙、构成碎屑石英的外膜、磷质结核的皮壳;⑤交代粪化石;⑥黑云母、伊利石或其他层状硅酸盐的次生变化产物。

由于形成海绿石时要求Fe3+/Fe2+的比值保持不变,故只有沉积很慢的海洋环境才能满足此条件。据研究,要形成直径2mm的海绿石可能需要100~1000年的时间,其形成时的物理化学参数为pH7~8、Eh0~100mV,温度5~25℃(Fairbridge,1967)。尽管热带陆棚有许多海绿石产出(如澳大利亚北部的萨胡尔陆棚),但产海绿石的海底温度不高(<15℃),因之它是冷水成因的。

当一部分浅海被隔绝而成局限盆地时,在氧化条件下一部分可变为针铁矿,以后在沼泽化水盆低pH环境下形成海绿石,因此可见到海绿石与绿泥石共生的情况。在成岩期由于细菌的活动可形成鲕绿泥石,因此也可以看到海绿石与鲕绿泥石共生的情况。我国北方震旦系底部石英砂岩中有很多海绿石;石灰岩中的海绿石都是典型的浅海形成物,苏北第三系阜宁组碎屑岩及碳酸岩中均见海绿石,但数量很少,这是因为地处古河口湾及三角洲环境,堆积速度快,不能大量形成海绿石的缘故。

(2)沸石

海解、成岩、后生阶段均可形成沸石类矿物。早期的沸石常与火山灰物质有关,当火山灰沉降后,几乎就在其表面很快地形成沸石,这种现象曾在维苏威火山区观察到。又如在尼培(Neapee)海湾的现代沉积中曾发现方沸石,它与蛋白石、石英及粘土矿物共生。火山玻璃与软泥水(孔隙水)反应可以形成方沸石,我国山东、江苏第三系沉积中有此种矿物产出(在山东,除方沸石外尚有斜方沸石……)。火山玻璃经脱玻化作用可形成片沸石(Ca、Na2)Al2Si6O16·5H2O。刚果盆地中部的上侏罗-下白垩统沉积中无任何火山物质,但有大量方沸石,含方沸石的岩层厚数十米(RVanderstappen,等,1964)。据研究,这种方沸石是在Na、Al2O3、SiO2浓度很高的碱性介质条件下,由离子化溶液或Al2O3SiO2胶体中结晶出来的。

在后生作用带常可见到有分散的沸石产出,在我国一些含油沉积中发现过这种后生的沸石,它与变质作用带的沸石相不同。在变质的沸石相内以浊沸石为特征,而方沸石、片沸石、斜发沸石等均消失不见。

(3)粘土矿物

粘土矿物是沉积作用带特征的自生矿物,它发育于沉积演化的各个阶段。粘土质胶体质点呈悬浮状态,或被有机胶体吸附被河流以机械方式或呈微尘状被风搬运至海中。如果矿物是以极细小的颗粒进行搬运,则它们的性质是“继承性的”,即决定于陆源区母岩的特点;如果矿物以细小的胶体或离子状态进行搬运,则它们进入海水后几小时(与电解质接触),即发生絮凝作用,此后即开始粘土矿物的自生形成作用。

在成岩期,由于软泥水中有机质和离子的作用,粘土矿物可以发生转变。在后生作用的早期阶段,此时几乎是封闭系统,在这种条件下,粘土矿物几乎不遭受改造。当埋深和压力进一步加大时,岩石可以发育裂隙,促使岩层水的再分配以及粘土的选择吸附作用。

关于粘土矿物在各个演化阶段中的行为,将于各论中叙述。

(4)自生长石

自法国人卡耶(LCayeux,1897)在巴黎盆地的白垩系沉积首次发现自生长石以后,即陆续不断在世界各处地层中都发现了这种形成物。一般数量很少,极个别地区可出现较为密集的情况。例如美国蒙大拿州格拉谢尔人民公园上寒武统鲕状灰岩中,自生的正长石占岩石的40%,我国云南中部中生代红层含盐岩系中,自生钠长石局部竟占80%以上。

自生长石在砂岩中可是碎屑长石的次生加大边,或在杂基中呈细小的自形结晶;其在粘土质或碳酸质岩石中,呈细分散状晶体出现;在自然界甚至发现过自生长石交代鲕粒和化石的情况(BStringham,1940;LMJUVan Straaten,1948)。

水云母脱水及去氧化铝作用可形成正长石:

岩石学

当粘土中混有火山物质时,更容易形成自生长石。根据用钾-氩法对俄勒冈第三系中自生正长石所作的研究认为,其形成深度为120~160m,温度20~40℃。有人认为(ETDegens,1965),从准同生阶段乃至成岩、后生阶段,均可形成自生长石。但自生长石主要应在后生阶段形成,特别是在后生阶段的粗晶期(层状硅酸盐期)。

自生长石除了具有完好的晶形外,还可以其他特征鉴定。拜斯金(Baskin,1956)曾提出了自生长石的化学成分和双晶方面的鉴别特征,由于某些“杂质”的混入而无条纹构造。另外,自生微斜长石有一种特有的四联双晶(fourling twinning),呈跳棋盘状,而非自生的微斜长石常具有的双晶是交叉鱼栏状(crosshatch twinning)。低温钠长石的特征双晶称为罗斯特涅双晶(Roc Tourne twinnjng),也是一种钠长石和卡式律的四联双晶。

目前在世界各地从寒武系至第三系沉积岩中所发现的自生长石,有正长石(冰长石类)、微斜长石及钠长石。未见斜长石系及钾钠长石系列。钠长石常见于碳酸盐岩中,钾长石则可出现于石灰岩、砂岩及粘土岩中。

10胶结作用、固结作用及石化作用

上述的各种成岩后生变化的结果,都可使疏松的沉积物变为固结的岩石。因此,沉积物的胶结或固结为沉积岩乃是一系列成岩后生变化的综合结果。在特殊条件下,例如在干旱气候带的大陆环境,近地表的沉积物可因矿化的地下水的上升、蒸发、浓缩、沉淀而使松散的沉积物进行胶结,一种常见的现象就是盐渍化作用。因此在表生成岩期,松散的沉积也可变为固结的岩石,甚至在半干旱、半潮湿或周期性的干旱潮湿带,也可发育表生成岩的胶结固结作用。我国四川各处所见新生界的江北砾岩就是很好的例子。

所谓胶结作用一般是指个别颗粒彼此联接的过程,例如它可以通过粒间矿物物质的沉淀、碎屑颗粒的溶解沉淀、粒间反应等方式完成,因此,此名词常用于颗粒岩石(例如砂岩)。固结作用系指松散沉积物转变为坚硬岩石的过程,它可以通过前述各种作用完成,常用于粘土岩及各种生物化学岩。而石化作用则是最广泛的一般性用语,表示各种未固结的沉积物转变为坚硬岩石的总过程,用于各种沉积岩。

黏土的化学式是什么,用氧化物形式怎么表示?

答:不可能有什么粘土可以替代分子筛(合成沸石)。

这跟粘土与分子筛的微观结构特征有关:

大部分的分子筛都是纯度较高的化学合成物,即使是经过增加黏土混合造粒的的分子筛的纯度含量一般也在70%以上,他通常是一种具有网状结晶结构的硅铝酸盐,上面均匀整齐的布满了小分子数量级尺寸的空穴,对具有只有几埃大小的分子(如水分子、氮气分子、氧气分子等)具有特别高的选择性的吸附作用,这种选择性吸附的结果就是可以将被吸附物质吸附得非常干净,而且可以通过解吸的方法反复将被吸物质释放出来(解吸水分较为困难,往往需要较高的温度);

而粘土一般的对小分子物质的吸附作用较低,有一些具有特别吸附作用的粘土,如凹凸棒土、硅藻土、膨润土等,他们的空穴是处在几十纳米到几千纳米的级别上,无法形成对小分子筛的物质的分离,而对于有机大分子的吸附与分离作用较强,比如脱色、除臭、吸油等领域,与活性炭有部分作用类似。

自然界中含有天然沸石,但是他不属于粘土,杂质含量较高,也无法形成工业应用。

所以粘土与分子筛在应用上必不相同,各有所长,二者无法相互替代。

如果有人告诉你他们见到过可以替代分子筛的粘土,那就是骗人的,市场上经常看到的是用于中空玻璃的东西,那里面含有具有腐蚀作用的氯化钙或生石灰,并不是纯粘土。

红页岩和沸石区别

黏土,含沙粒很少、有黏性的土壤,水分不容易从中通过 粘土是可塑性的包括高岭土、多水高岭土、颗粒非常小的(<2µm)硅酸铝盐。除了铝外粘土还包含少量镁、铁、钠、钾和钙。

一些粘土矿物的化学式 高岭石:Al2O32SiO22H2O 石脂:Al2[(OH)4|Si2O5] n H2O 蒙脱石:(Al,Mg)2[(OH)2|Si4O10](Na,Ca)x n H2O 蛭石:(Mg,Ca)0,31(H2O)n{Ti0,18Al0,03Fe(III)1,09Mg1,25[Si2,80Al1,20O10(OH)2]} 伊利石:K0,65Al2,0Al0,65Si3,35O10(OH)2 水铝英石:Al2O3SiO22,5H2O

谁能告诉我关于膨润土,粘土,高岭土,之间的具体区别

红页岩和沸石区别如下。

1、红页岩是粘土岩的一种,其成分复杂,除粘土矿物外,还含有许多碎屑矿物和自生矿物,具页状或薄片状层理,用硬物击打易裂成碎片。

2、沸石是沸石族矿物的总称,是一种含水的碱或碱土金属铝硅酸盐矿物。

3、沸石具有独特的吸附、催化性能、耐酸、热稳定性以及离子交换等性能特征。

沸石粉和膨润土在水产饲料的用法上有什么区别和特点?

分类: 商业/理财

问题描述:

越详细越好,主要成分好像都是AL2O3,SiO2,在具体用途上有什么区别等

我会追加积分的

谢谢

解析:

膨润土(Bentonite)

按译音、成因及用途又称斑脱岩、膨土岩等。是以蒙脱石(也称微晶高岭石、胶岭石)为主要成分的粘土岩—蒙脱石粘土岩,常含少量伊利石、高岭石及沸石、长石、方解石等。蒙脱石为少量碱及碱土金属的含水铝硅酸盐矿物。其化学式为Nax(H2O)4{(Al2~xMg033)[Si4O10](OH)2}。

膨润土的主要成份是蒙脱石,是由两层硅氧四面体中间夹一层铝氧八面体组成的层状粘土矿物。根据蒙脱石所含的可交换阳离子种类、含量及结晶化学性质的不同,分为钠基、钙基、镁基、铝(氢)基等膨润土。 膨润土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自1920年美国开始应用膨润土代替一般粘土,用作铸造型砂粘结剂以来,其应用领域在机械、冶金、钻探、石油、化工、食品、环保等行业中不断扩展。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目前膨润土产品年产销量约270万吨,其中用于铸造型砂100~110万吨,用于钻井泥浆70万吨,用于冶金球团45万吨,用于油脂脱色(活性白土)20万吨,用于其他20~30万吨

膨润土也叫斑脱岩或膨土岩。它最早发现于美国的怀俄明州的古地层中,为黄绿色的粘土;因加水后膨胀成糊状,后来人们就把这种性质的粘土,统称为膨润土。膨润土的主要矿物成分是蒙脱石,含量在85%~90%,另含少量长石、石英、贝得石、方解石及火山玻璃。可呈白色、含杂质时呈淡绿、灰白、粉红等色。可以成致密块状,也可为松散的土状,用手指搓磨时有滑感,小块体加水后体积胀大数倍至数十倍,在水中呈悬浮状,水少时呈糊状。

膨润土有很强的阳离子交换性能,可用于除去食油的毒素、汽油和煤油的净化及废水处理;由于有很好的吸水膨胀性能以及分散、悬浮和造浆性,可用于钻井泥浆、阻燃(悬浮灭火),可在造纸工业中做填料,以及优化涂料的性能,如附着力、遮盖力、耐水性、耐洗刷性等;由于有很好的粘结力,还可代替淀粉用于纺织工业中的纱线上浆,既节粮,又不起毛,浆后还不发出异味。

膨润土(蒙脱石)因有良好的物理化学性能,可做粘结剂、悬浮剂、触变剂、稳定剂、净化脱色剂、充填料、饲料、催化剂等,广泛用于农业、轻工业及化妆品、药品等领域,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天然矿物材料。

粘土:

是一种含水铝硅酸盐矿物,一种广泛分布的胶态无光泽有粘性的土,潮湿时是可塑的,焙烧后是坚硬的,其主要组成是分解了的火成岩与变质岩,其基本组成是高岭土与其他含氢的铝土矿物。粘土矿物是一种微小的晶体,科学家们发现,粘土矿物晶体中存在一种有趣的缺陷结构,这种结构可能保存相当多的信息,从而决定晶体生长的取向和构型。,

粘土具有独特的可塑性与结合性,即成型性能与烧成性能

高岭土

高岭土主要由小于2个微米的微小片状、管状、叠片状等高岭石簇矿物(高岭石、地开石、珍珠石、埃洛石等)组成,理想的化学式为AL2O3-2SiO2-2H2O,其主要矿物成分是高岭石和多水高岭石,除高岭石簇矿物外,还有蒙脱石、伊利石、叶腊石、石英和长石等其它矿物伴生。高岭土的化学成分中含有大量的AL2O3、SiO2和少量的Fe2O3、TiO2以及微量的K2O、Na2O、CaO和MgO等。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高岭土的国家。远在3000年前的商代所出现的刻纹白陶,就是以高岭土制成。江西景德镇生产的瓷器名扬中外,历来有"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罄"的美誉。现在国际上通用的高岭土学名--Kaolin,就是来源于景德镇东郊的高岭村边的高岭山。

据史料记载,法国传教士昂特柯莱,在1712年一份著名的书简中向欧洲专门介绍过高岭山上瓷土的特点,该文对全世界的瓷器制造业产生过深远的影响,于是高岭土在欧洲逐渐得名,并成为该类瓷土在国际上的通用名词。

高岭土的可塑性、粘结性、一定的干燥强度、烧结性及烧后白度等特殊性能,使其成为陶瓷生产的主要原料;洁白、柔软、高度分散性、吸附性及化学随性等优良工艺性能,使其在造纸工业上得到广泛的应用。此外,高岭土在橡胶、塑料、耐火材料、石油精炼等工业部门 以及农业和国防尖端技术领域亦有广泛用途。

提纯?根据用途和需要,可以进行加工,处理和提纯。

它们都可以用来制造活性白土:

膨润土

膨润土的主要矿物成份为蒙脱石,是天然的层状铝硅酸盐物质,矿物内部可形成大量的空洞和很大的内表面积,对极性和非极性分子有很强的物理吸附能力,在自然状态下,膨润土的内部孔洞处于堵塞状态,经过处理加工得以活化,这种经加工处理后的膨润土称为“活性白土”。其生产工艺:将膨润土矿粗选(除砂石及有机杂质)→粉碎至200目→酸活化→离心分离→一次洗涤→二次洗涤→三次洗涤→四次洗涤→中知→离心分离→烘干、粉碎→活性白土。

粘土

天然粘土经酸处理后,称为酸性白土也称活性白土。它的主要成分是硅藻土,其本身就已有活性。活性白土的化学组成为SiO 2 :(50~70)w%;Al 2 O 3 :(10~16)w%;Fe 2 O 3 :(2~4)w%;M g O:(1~6 )w%等。活性白土的化学组成随所用原料粘土和活化条件不同而有很大差别,但一般认为吸附能力和化学组成关系不大。主要用于润滑油及动植物油脂的脱色精制,石油馏分的脱色或脱水及溶剂的精制等。

高岭土

高岭土制造活性白土的具体工艺我不是很清楚,不过分析其组成,我想类似粘土,可以通过酸化处理到达目的。

如果有条件(就是公司库存石粉、膨润土、沸石粉都有货),小料可以选用沸石粉或者石粉做载体,大料选用膨润土,用量在02%以下,膨润土和沸石粉都有吸附霉菌和毒素的作用,另外膨润土对制粒还有粘合作用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