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基础建材 > 正文

什么是自密实混凝土竖向膨胀率试验仪试验方法

周敏

仪表安装应满足下列要求试模有机玻璃板百分表百分表架钢垫板图D.0.3 竖向膨胀率装置示意图1 钢垫板:表面平装,水平放置在工作台上,水平度不应超过0.2;2 试模:放置在钢垫板上,不可摇动;3 有机玻璃板:平放在试模中间

商品混凝土检测方法

1商品混凝土检测方法:随机从同一运输车中抽取试样,应在卸料量的1/4~3/4中取样002m3以上,做塌落度检测并做标准养护与同条件养护试块。

2商品混凝土就是指用作商业用途,例如可出售、购买的混凝土。现建筑施工大部分均使用商品混凝土。由胶凝材料将集料胶结成整体的工程复合材料的统称。通常讲的混凝土一词是指用水泥作胶凝材料,砂、石作集料;与水(加或不加外加剂和掺合料)按一定比例配合,经搅拌、成型、养护而得的水泥混凝土,也称普通混凝土,它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

自密实混凝土的配比设计

只有混凝土塌落度大于220MM时,才测定混凝土扩展度的。在测定时,最大直径与最小直径之差不能超过50MM如超过,则试验无效,相应部位的砼坍落度会在施工图纸的会加以说明,搅拌站会根据设计的坍落度要求进行配比,主要是添加粉煤灰和外加剂,增加砼的流动性。

混凝土坍落度高,水灰比控制的好,就不会出现离析。在正负零以上的砼坍落度在150mm左右,如果是水下灌注桩坍落度就会大点,一般在180mm-200mm左右。

泵送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不低于100mm,并用泵送施工的混凝土,泵送混凝土除需满足工程所需的强度外,还需要满足流动性,不离析和少泌水的泵送工艺的要求。

高温施工中,混凝土的坍落度不宜小于70mm,一般性现场施工混凝土坍落度在100±20mm,高温恶劣环境下施工坍落度能提高到160mm。

混凝土的流动特性

按宾汉姆流变学理论:泵送混凝土在管道内做栓式流动,影响混凝土泵送高度的主要因素有混凝土自重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压力损失和混凝土与输送管道内壁的剪应力两种,前者如泵送高度一定,则是一个恒定的值,而剪应力的变化则是随着混凝土粘附力和与管壁摩阻力大小决定的。

超大流动度混凝土在同等条件下,能够比中等流动度混凝土泵送高度增加,其主要原因是降低了混凝土粘附力和与管壁摩阻力,从而降低了输送管道内壁的剪应力所致。

高强自密实混凝土减缩措施?

自密实混凝土作为一种特殊的混凝土,对拌合物的工作性有严格的要求,设计配合比时应首先考虑这一特殊要求。为此,在原材料选择上增加了高效减水剂和矿物掺合料,它们因为其减水增塑、改善泌水等多种作用已经成为自密实混凝土中不可缺少的第五、六组分。同时,把混凝土掺合物看作由固液两相组成的三层混合体系,即由粗骨料和砂浆,砂和胶凝材料净浆,胶凝材料粉体和水固液两相组成。液相比固相更容易流动,固液两相之间的比例对拌合物的工作性起决定作用。因此,在混凝土的三层体系中,粗骨料在混凝土中的体积含量,砂在砂浆中的体积含量以及胶凝材料粉体在净浆中的体积含量将是决定拌合物工作性的三个重要参数。另外,由于自密实混凝

1参数法设计思路

混凝土是由水、胶凝材料和粗细骨料等多种原材料组成的

混合物,各种材料组分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决定着混凝土的各项性能,其绝对体积符合累加原理。因此,在进行配合比设计时,可以定义若干参数作为不同原材料对混凝土性能的不同料粉体中的质量含量也是一个重要参数。

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了新的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其中共涉及四个参数:粗骨料系数α用于计算石子用量;砂拨开系数β用于计算砂用量;掺合料系数和水胶比W/B反映了胶凝材料净浆的组成,通过联立方程可以得到水和各种胶凝材料的具体用量。高效减水剂的用量视拌合物的工作性要求土通常采用大量矿物掺合料,而不同种类的矿物掺合料对混凝土的流动性、强度及耐久性有不同影响,因此,掺合料在胶凝材

而定,不参与配合比计算。

在这四个参数中,α、β分别体现了粗、细骨料对于混凝土性能的不同影响,它们同时还决定了砂率值、浆骨比和砂在砂浆中的体积含量,这就比单独使用上面三个参数意义更丰富,控制作用更强。选定α、β的值后可以直接计算出粗细骨料的用量。在国内以往的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中,通常固定砂石的体积含量,日本、荷兰、法国、瑞典等国都有过类似的方法。该方法忽视了骨料质量(如粒径、颗粒形态、级配、细度模数等)以及水胶比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因此本方法认为,α、β的取值应根据具体原材料通过试拌确定,并随水胶比的变化而变化,这比固定砂石体积含量法更符合实际情况。对于特定粒形和级配的骨料,可以总结出相应的α、β参数取值范围,这对于混凝土配合比的标准化设计有一定借鉴。

对于γ的取值,本文提出采取国标规定的净浆流动度试验,按“混凝土外加剂对水泥的适应性检测方法”,一方面检验水泥和掺合料与高效减水剂的相容性,另一方面确定掺合料系数γ,这就避免了在配制混凝土时因盲目地选择减水剂和掺合料而造成拌合物工作性不良,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以往的各种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中,水灰比通常被认为是决定混凝土强度的主要因素,但由于胶凝材料组成的不同以及配合比设计方法的不同,以往根据普通混凝土设计方法总结出来的水灰比定则未必适用于自密实混凝土。因此本方法提出按强度要求选定水胶比W/B(用水量不宜超过200kg/m3),同时应考虑对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

混凝土作为使用最为广泛的建筑材料之一,提升混凝土质量、拓宽混凝土性能对保障房屋建筑、道路桥梁、水利工程等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复杂化、高层化是近几年混凝土工程发展的主要趋势,但却面临着混凝土钢筋配筋施工工艺及施工难度日趋复杂的问题,而高强自密实混凝土由于无需振捣成型,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基于上述背景,本文主要对高强自密实混凝土的组成特点及其力学性能等进行分析,并利用减缩剂和高吸水性树脂分别阐述了其对混凝土强度和体积的稳定性影响,以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参考。

1引言

目前,我国超高层建筑多采用钢筋和混凝土组合结构作为外框架,且这些结构需在钢结构内外浇筑混凝土。混凝土浇筑振捣条件差,使得大体积高强自密实混凝土的核心温度升高、水化硬化速率加快,自收缩和温度收缩变大,增加了混凝土结构出现脱空或开裂的可能性,因此,为了降低高强自密实混凝土的收缩,可采用掺加减缩剂等措施,其可有效减少结构开裂的风险,有利于保障高强自密实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体积稳定性。

2高强自密实混凝土的原材料

(1)水泥。水泥是混凝土工程施工的基础,其质量、品种、色泽对自密实混凝土的外观质量具有很大影响,同一工程中应始终使用同一厂家、同一品种、同一强度等级的水泥,而且要求水泥颜色随龄期延长不发生明显变化;(2)矿物掺合料。矿物掺合料可部分替代水泥,增强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耐久性,但是其品种、杂质质量和均匀性同样也会影响自密实混凝土外观质量。通常工程中主要采用复合胶凝材料配制技术,掺加粉煤灰、矿渣复合矿物掺合料,以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降低坍落度损失、调整自密实混凝土色泽和耐久性;(3)粗骨料和细骨料。配制自密实混凝土一般优先选用中砂或偏粗中砂作为细骨料,花岗岩、石灰岩等作为粗骨料;选用细度模数为26~30的细骨料,其通过公称直径315筛孔的颗粒含量应≥15%;粗骨料含泥量应≤10%、泥块含量应≤05%、针片状颗粒含量应≤50%;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粗骨料最大粒径均在25mm以下;(4)外加剂。配制自密实混凝土的外加剂品种繁多,对混凝土的性能有着很大的影响。比如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其具有减水率高、掺量低、强度增长快、坍落度损失小、钻滞阻力小等优点,同时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混凝土自收缩较大的缺点。

3高强自密实混凝土的配制

31自密实混凝土的配制原理

自密实混凝土具有良好流动性、穿越性和抗离析性等工作性,其性状是流动性好、穿越钢筋能力强、不泌水不离析、材料均匀分布。按流变学理论,自密实混凝土流变方程为:τ=τ0+ηγ式中:τ-表示剪切应力;τ0-表示屈服剪切应力;η-表示塑性黏度;γ-表示剪切速度。在外力作用下,当τ=τ0时,混凝土产生流动,在相同外力作用下,η越小,流动速度越大。自密实混凝土的配制原理为:采用新型的混凝土外加剂和使用数量较多的活性矿物细掺合料,通过粗细骨料、外加剂和胶凝材料等原材料的配合比设计和选择搭配,使混凝土的τ0减小到合适的范围,同时又具有足够的η,使骨料悬浮于水泥浆中,不产生泌水和离析现象,从而具有高流动性能,无需振捣,能够自由流淌并且充分填充模型内的空间,形成均匀密实的结构,解决抗离析和高流动性之间的矛盾。

32自密实混凝土的工作性及力学性能

工作性良好是自密实混凝土拌合物需具有的关键特性,自密实混凝土成型的特性即仅依靠混凝土拌合物自身的自重、无需振捣,即使在密集配筋条件下也能自由流淌,均匀密实填充模型。填充性、穿越性、抗离析性是自密实混凝土的工作性,抗压强度、抗拉强度、抗折强度、弹性模量、应力一应变关系等是自密实混凝土的基本力学性能。从理论上来说,混凝土拌合物中粗骨料用量和弹性模量成正比关系,但从相关人员的研究中可以看出,低强度的自密实混凝土与同强度的普通混凝土相比,弹性模量偏高。当粉煤灰掺量较小时,自密实混凝土的弹性模量与普通混凝土相比稍小;当粉煤灰掺量较大时,其弹性模量与普通混凝土相比较较高,这可能与自密实混凝土硬化后的变化有关。

33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计算

①粉体系:高性能减水剂+水+细骨料+粗骨料+粉体,其中粉体又分为三种:粉体仅水泥、粉体有水泥和一种掺合料、粉体有水泥和两种掺合料;②增黏剂系:高性能减水剂+水+细骨料+粗骨料+水泥+增黏剂;③并用系:高性能减水剂+水+细骨料+粗骨料+水泥+增黏剂+粉体。

34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的优化

有关学者对自密实混凝土进行了深入研究,重点分析配方比例,并对比分析按照不同配方制成的混凝土强度、抗腐蚀、抗压力等性质,从而得到最佳的配比方案。有关试验结果表明,混凝土矿渣产量的不断增加,会使得其工作性能得到显著改善,且总趋势是在不断增加。比如与掺加10%磨细矿渣相比,掺加20%的强度有所提高,故等量取代20%水泥的磨细矿渣可有效改变混凝土的粘度,避免出现离析等问题,且流动性也不会降低,进而达到改善工作性能、提高自密实混凝土强度的目标。

4高强自密实混凝土的生产、运输和施工

41生产

(1)原材料准备充分,供应充足,保证同品种、同货源、同质量;(2)生产前对计量系统进行校验,确保计量精度符合规范;(3)实验室负责配合比确定和调整,其他部门不得随意调整配合比,试验员定期做好试验和复核工作;(4)每车混凝土拌和物经性能检验合格后方能出厂,安排专职人员加强对混凝土坍落度的检测;在生产过程中加大对骨料含水率的检测频率,当含水率有显著变化时,由实验室人员进行配合比调整;(5)混凝土拌和物搅拌时间为50s,混凝土坍落度要求到达现场为240mm±30mm;当坍落度小于220mm时,可适当添加原用外加剂予以调整,外加剂调整用量应经试验确定,加入外加剂后搅拌运输车应高速旋转10min后方可卸料,调整合格后视为验收合格。

42运输

(1)根据工地施工方量、施工速度、实时交通环境、运输距离等,合理安排混凝土生产、运输速度,保证施工现场泵送、浇筑的连续进行;(2)拌车在运输过程中应保持一定速度旋转,到达工地现场后,在卸料前需以中、高速旋转拌筒至少1min,使装载的混凝土料搅拌均匀,然后卸料;(3)泵车工、拌车驾驶员不得对运送至现场的混凝土做任何调整,浇筑剩余混凝土不得重新用于自密实混凝土部分,否则会产生色差。

43施工

(1)浇筑:混凝土必须连续浇筑,施工缝须留设在明缝处,避免因产生施工冷缝而影响混凝土观感质量;掌握混凝土振捣时间,以混凝土表面呈水平并出现均匀的水泥浆、不再有显著下沉和大量气泡上冒时为准;为减少混凝土表面气泡,采用二次振捣工艺,第1次在混凝土浇筑入模后振捣,第2次在第2层混凝土浇筑前再进行,顶层一般在05h后进行振捣。(2)养护:在混凝土同条件试件强度达到标准强度的80%,且不少于14d时拆模,以保证拆模过程中不掉边角;拆模后应及时养护,因为拆模后混凝土表面湿度较低,易产生砂化降低表面硬度,会出现色差、收缩裂缝等现象。工程中多采用覆盖塑料薄膜和洒水养护相结合的方案,拆模前、养护过程中均应洒水,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

5结语

综上所述,在自密实混凝土拌和过程中,施工人员应当根据混凝土的具体性能以及工程施工的实际需要合理的调整不同材料的配合比,在拌和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改变外加剂的种类以及含量从而改变混凝土的具体性能,提升混凝土的强度以及稳定性等。除此之外,自密实混凝土还有诸多方面需要进一步的了解和研究,比如自密实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在掺加大量的掺合料、外加剂等之后,所产生的变化及其变化规律是如何的。

工程招标业主名录

陕西工程招标业主名录

甘肃工程招标业主名录

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