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基础建材 > 正文

什么是拍击式均质器技术参数

周敏

【1】拍击时间:0.1~99分钟 【2】最大功率:300W【3】有效容积:3~400ml【4】无菌均质袋规格:17×30cm【5】温度范围:室温-60℃【6】拍击间距:0~5mm可调【7】可多段编程:可设定任意参数组合【8】参数存储:10组多段编程参

检测食品中大肠杆菌是什么样子的

化妆品检测项目中粪大肠菌群的检测流程:

10g/mL样品+90mL灭菌生理盐水 →10mL+10mL双倍乳糖胆(含中和剂)培养基→粪大肠菌群 445℃,48h培养

注:在化妆品检测项目中,如果样品含有油脂性的成分,如精油,在样品前处理中需加入液体石蜡、吐温80、生理盐水进行均质,使样品能够均匀分散开来。

粪大肠菌群又是一个什么样的微生物呢?下面我们来详细介绍下:

大肠菌群:大肠菌群并非细菌学分类命名,而是卫生细菌领域的用语,它不代表某一个或某一属细菌,而指的是具有某些特性的一组与粪便污染有关的细菌,这些细菌在生化及血清学方面并非完全一致。

定义(GB2010):在一定培养条件下能发酵乳糖、产酸产气的需氧和兼性厌氧革兰氏阴性无芽孢杆菌。

粪大肠菌群:大肠菌群的一种,又称耐热大肠菌群,培养温度:445±05℃,粪大肠菌群是化妆品检测项目中必检的微生物项目。

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ia coli )通常称为大肠杆菌。根据不同的生物学特性将致病性大肠杆菌分为5类:

致病性大肠杆菌(EPEC)、

肠产毒性大肠杆菌(ETEC)、

肠侵袭性大肠杆菌(EIEC)、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

肠黏附性大肠杆菌(EAEC)。

您可能感兴趣的检测服务:

谁知道检测食品中微生物含量时,样品到稀释液的过程是怎么样的,在有或没有均质器的情况下分别是怎么样做

液体固体和半固体食品。

固体和半固体食品:以无菌操作取25g样品,放入装有225mL生理盐水的无菌均质杯内,于8000~10000r/min均质1min~2min,制成1:10样品匀液,或放入225mL生理盐水的无菌均质袋中,用拍击式均质器拍打1min~2min,制成1:10的样品匀液。

液体食品:以无菌吸管吸取样品25mL放入装有225mL生理盐水的无菌玻璃瓶(瓶内预置适当数量的玻璃珠)中,充分混匀,制成1:10的样品匀液。

油墨测微生物菌落总数需要多少

有均质器时,以无菌操作把25g或者25ml样品转移到无菌袋内,加入225ml稀释液,放在拍击式均质器内,拍打均质。制成1:10的稀释液;没有均质器时只能用手反复按无菌袋,使样品充分稀释均匀了。

检测食品中大肠杆菌是什么样子的?

一、称样

(1)一般称量25g,由于称样量较大,标准中对于称样的准确性未作出明确规定,微生物室常用称样的电子天平最大允许误差为±01g,一般遵循“宜多不宜少”的原则,即实际称样时可根据样品情况称取超出25g(如硬质糖果等,检验人员应依据样品实际情况决定如何称样);

(2)对于部分食品添加剂已明确须称取10g的,则须严格精确称量。

二、样品稀释

(1)固体或半固体:称取25g样品于均质袋中,加入已灭菌的生理盐水225g,稍捏碎(特别是糕点/面包及其他淀粉制品),放入拍击式均质器均质1min,此时即制备成1:10的样品匀液。以移液器或灭菌吸取该液体至9mL灭菌生理盐水试管中,换上新的灭菌移液器枪头,缓缓吸取液体后反复吹打2次,此时即制备成1:100的匀液,以此类推,制备10倍系列稀释匀液。

(2)液体样品:直接吸取原液进行检验,稀释时可直接吸取1mL原液到9mL灭菌生理盐水试管中按照“固体或半固体”的方式稀释。

三、稀释度的选取

液体样品可直接取原液进行检验;固体或半固体则必须依据检验经验,选取2-3个适宜稀释度进行检验(一般样品选取1:10,1:100,1:1000三个稀释度进行检验。若遇到不常做的样品,可适当延长稀释度至1:100000甚至1:1000000)。

四、质量控制

空白对照:分别吸取1mL灭菌生理盐水到平皿中做空白对照。(若空白有菌落生长则该实验无效)。

五、平板计数琼脂(PCA)

灭菌条件为121℃、15min。一般情况下于500mL敞口锥形瓶(三角瓶)中配制400mL/瓶。

六、

有时样品基质比较特殊,样品匀液有细小的颗粒与菌落不易区分,此时可采用如下方法进行区分:

(1)配制1%的2,3,5-三苯基氯化四氮唑溶液(又称红四唑或红四氮唑,简称TTC),高压灭菌后避光冷藏备用。红四唑灭菌条件为:121℃、20min;

(2)待PCA琼脂培养基冷却至适宜倾注温度时,无菌加入上述TTC溶液2mL,充分摇匀(此时PCA中TTC浓度为0005%)。

加入TTC的目的及注意事项:培养后,菌落被TTC染成红色,而样品颗粒不变色,方便计数;PCA中TTC的浓度不宜过高,否则会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特殊情况下方添加TTC,常规实验无须添加,特别是对于菌落数量较少的样品不宜添加。方法来源依据为《化妆品卫生规范》中菌落总数测定相关章节)

七、稀释液

常采用085%氯化钠溶液(生理盐水),121℃、15min高压灭菌后冷却备用。

八、

倾注培养基时,根据对样品污染情况的估计(同一类型样品的微生物检测经验),若样品有表面蔓延生长的可能性,则待第一次倾注的琼脂凝固后,可在表面再覆盖一层琼脂以避免菌落蔓延而难以计数。

九、

水产品30±1℃培养72±3h;其它样品36±1℃培养48±2h。注意:此处的“水产品”是指生鱼片、鱿鱼干等未经深度加工的水产品。

十、

本标准的重难点为菌落计数及计算。除标准中已说明的要求外,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

(1)菌落计数时,从低稀释度的平板开始计数。若所有平板上的菌落数均小于30CFU,则须计数所有平板上的菌落数,但仅采用最接近30CFU的两个平板的菌落数来计算最终菌落总数。

菌落技术报告怎么写

GB47893—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计数》第一法:大肠菌群MPN计数法。第二法:大肠菌群平板计数法。两种方法适用于各类食品中大肠菌群的计数。

大肠菌群(Coliforms)是一群在一定培养条件下能发酵乳糖、产酸产气的需氧和兼性厌氧的革兰氏阴性无芽孢杆菌,其主要检测意义在于反映食品卫生状况并推测其存在肠道致病菌的可能性。常以大肠菌群作为粪便污染指标来评价食品的卫生质量,推断食品中有否污染肠道致病菌的可能。

第一法:

进入无菌操作室前应更换无菌实验服,戴帽子、口罩、无菌手套。进入无菌操作室后,将镊子在酒精灯外焰充分灼烧,夹取适量酒精棉全面擦拭双手,然后才能进行实验操作。酒精易燃,因此在擦拭双手的过程中应离开酒精灯火焰一定距离,防止出现危险,待手上的酒精挥发后,再进行实验操作。

样品的稀释:取一洁净无菌均质袋于自动稀释仪上,将称样勺于酒精灯外焰灼烧片刻,准确称取25g样品于无菌均质袋中。用酒精灯外焰灼烧注水口片刻,在盛有样品的均质袋中注入225mL无菌生理盐水或磷酸盐缓冲液。取下均质袋,将均质袋放入拍击式均质器中,用均质器拍打1min~2min,制成1:10的样品匀液。

注意:样品匀液的pH值应在65~75之间,必要时可用1mol/L无菌氢氧化钠或1mol/L无菌盐酸溶液调节。均质完毕后,将均质袋置于样品框中。用记号笔依次在无菌试管上做好样品和稀释度标记。用无菌吸管吸取1:10样品匀液1mL,沿管壁缓缓注入装有9mL生理盐水的无菌试管中。稀释前后试管口都应在酒精灯上灼烧片刻。加塞后于振荡器上混合均匀,制成1:100的样品匀液。根据对样品污染状况的估计,按上述操作,依次制成十倍递增系列稀释样品匀液。稀释样品时,注意吸管或吸头尖端不要触及稀释液面;每递增稀释1次,换用1支1mL无菌吸管或吸头。

初发酵试验:每个样品选择3个适宜的连续稀释度的样品匀液,每个稀释度接种3管月桂基硫酸盐胰蛋白胨(LST)肉汤,每管接种1mL。注意,当接种量超过1mL,则用双料LST肉汤,双料LST肉汤是指配置时除蒸馏水外其他成分加倍的培养基。

本次试验中,前三管无菌试管中加入10mL十倍样品稀释液,培养基为双料LST肉汤;第4~6管加入十倍稀释液1mL,培养基为单料肉汤;第7~9管加入百倍稀释液接种1mL,培养基为单料肉汤;接种前后试管口均需用酒精灯灼烧片刻,接种后及时振摇均匀。从制备样品匀液至样品接种完毕,全过程不得超过15min。

接种完毕后,将LST肉汤管置于培养箱中36℃±1℃条件下培养24h±2h。24h±2h后,观察试管中的倒管内是否有气泡产生,产气者进行复发酵试验;如未产气则继续培养至48h±2h,产气者进行复发酵试验,未产气者报告为大肠菌群阴性。

复发酵试验:进行复发酵试验时,先将接种环置于红外灭菌器中灭菌,再用接种环从产气的LST肉汤管中分别取培养物1环,移种于煌绿乳糖胆盐肉汤(BGLB)管中,接种完毕后应及时将接种环在灭菌器中灭菌。将接种完的煌绿乳糖胆盐肉汤管置于培养箱中,36℃±1℃下培养48h±2h。36℃±1℃培养48h±2h后,观察产气情况,若试管中的倒管内有气泡,计为大肠菌群阳性管,否则计为大肠菌群阴性。

四结果报告

按确证的大肠菌群LST阳性管数,参照GB47893—2010附录中提供的大肠菌群最可能数检索表,报告每g(mL)样品中大肠菌群的MPN值。

第二法:

样品处理:固体样品应在无菌条件下充分粉碎。本次演示以乳粉为例,取密封状态良好的试样,备用待测。

检测过程:

在装有9mL生理盐水的无菌试管上做好标记,用1mL无菌吸管吸取1:10样品匀液1mL,沿管壁缓缓注入装有9mL生理盐水的无菌试管中,稀释前后试管口都应在酒精灯上灼烧片刻。加塞后于振荡器上混合均匀,制成1:100的样品匀液。同理,按上述操作,依次制成十倍递增系列稀释样品匀液。稀释样品时,注意吸管或吸头尖端不得触及稀释液面;每递增稀释1次,换用1支1mL无菌吸管或吸头。

接种及培养:在事先经灭菌处理的培养皿底部做好标记。根据对样品污染状况的估计,选取2~3个适宜的连续稀释度。本次演示只做1:10和1:100的样品稀释液。

用无菌吸管吸取1:10样品稀释液1mL,加入到培养皿中,备用。同理,加入1:100稀释液和空白液。注意,每个稀释度应接种2个无菌培养皿,空白液即为以1mL生理盐水代替1mL样品稀释液。

加完样品梯度稀释液后,即可倾倒培养基。倾倒前应将锥形瓶的瓶口在酒精灯上充分灼烧。灼烧后及时倾注15mL~20mL结晶紫中性红胆盐琼脂于每个培养皿中,小心旋转培养皿,将培养基与样液充分混匀。倾注培养基时应将锥形瓶口尽量伸入培养皿内,防止倾倒时培养基挂在培养皿的内壁或外壁上,且倾倒过程应果断,防止培养基沿锥形瓶外壁流出、滴落。培养基的温度以46℃为宜,不能过高或过低,温度过高不利于操作且对菌体有害,温度过低培养基迅速凝固,菌体不能在培养皿内均匀的分布,导致菌落计数困难。转动培养基时用力须均匀,防止培养基沾到培养皿上盖或洒出。

倒完培养基后,静置培养皿,等待培养基冷却凝固。

待培养基凝固后,再加3mL~4mL结晶紫中性红胆盐琼脂覆盖平板表层。加两次培养基的主要目的是:使菌体均在培养基内部生长,以便于观察典型菌落形态。等待培养基冷却凝固。待培养基凝固后,翻转平板,置于培养箱中于36℃±1℃条件下培养18h~24h。

平板菌落计数:选取菌落数在15CFU~150CFU之间的平板,分别计数平板上出现的典型和可疑大肠菌群菌落,其中典型菌落的特征为紫红色,菌落周围有红色的胆盐沉淀环,菌落直径为05mm或更大。

证实实验:先在煌绿乳糖胆盐肉汤管上做好标注。将接种环置于红外灭菌器中灭菌,再用接种环从结晶紫中性红胆盐琼脂平板上挑取10个不同类型的典型和可疑菌落,分别移种于煌绿乳糖胆盐肉汤管内,振摇均匀。每次接种后都应及时将接种环在灭菌器中灭菌。将接种完的煌绿乳糖胆盐肉汤管置于培养箱中,于36℃±1℃条件下培养24h~48h。培养完毕后,观察煌绿乳糖胆盐肉汤管中产气情况。凡管内倒管有气泡者,即可报告为大肠菌群阳性。

四结果报告

经最后证实为大肠菌群阳性的试管比例乘以计数的平板菌落数,再乘以稀释倍数,即为每g(mL)样品中大肠菌群数。

超声波换能器是什么?其有什么作用?

问题一:菌落总数最后报告是183,其中的怎么写中间的过程 50分 1、写清楚是什么样品,依据的是哪项国家标准。

2、最好设计一个表格,以便易于表明做了几个稀释倍数。

3、注明培养时间和培养温度,以及所用的仪器。

4、计数每块平皿所生长的菌落数,并求出平均值。

5、根据样品的稀释倍数以及按照标准进行换算出最后的报告结果。

6、最后自然就是检测者和审核者的签字了。

问题二: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菌落总数测定报告怎么写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菌落总数测定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食品中菌落总数(Aerobic plate count)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食品中菌落总数的测定。

2 术语和定义

21 菌落总数 aerobic plate count

食品检样经过处理,在一定条件下(如培养基、培养温度和培养时间等)培养后,所得每g(mL)检样中形成的微生物菌落总数。

3 设备和材料

除微生物实验室常规灭菌及培养设备外,其他设备和材料如下:

31 恒温培养箱:36 ℃±1 ℃,30 ℃±1 ℃。

32 冰箱:2 ℃~5 ℃。

33 恒温水浴箱:46 ℃±1 ℃。

34 天平:感量为01 g。

35 均质器。

36 振荡器。

37 无菌吸管:1 mL(具001 mL 刻度)、10 mL(具01 mL 刻度)或微量移液器及吸头。

38 无菌锥形瓶:容量250 mL、500 mL。

39 无菌培养皿:直径90 mm。

310 pH 计或pH 比色管或精密pH 试纸。

311 放大镜或/和菌落计数器。

4 培养基和试剂

41 平板计数琼脂培养基:见附录A 中A1。

42 磷酸盐缓冲液:见附录A 中A2。

43 无菌生理盐水:见附录A 中A3。

5 检验程序

菌落总数的检验程序见图1。

1 菌落总数的检验程序

6 操作步骤

61 样品的稀释

611 固体和半固体样品:称取25 g 样品置盛有225 mL 磷酸盐缓冲液或生理盐水的无菌均质杯内,8000 r/min~10000 r/min 均质1 min~2 min,或放入盛有225 mL 稀释液的无菌均质袋中,用拍击式均质器拍打1 min~2 min,制成1:10 的样品匀液。

612 液体样品:以无菌吸管吸取25 mL 样品置盛有225 mL 磷酸盐缓冲液或生理盐水的无菌锥形瓶(瓶内预置适当数量的无菌玻璃珠)中,充分混匀,制成1:10 的样品匀液。

613 用1 mL 无菌吸管或微量移液器吸取1:10 样品匀液1 mL,沿管壁缓慢注于盛有9 mL 稀释液的无菌试管中(注意吸管或吸头尖端不要触及稀释液面),振摇试管或换用1 支无菌吸管反复吹打使其混合均匀,制成1:100 的样品匀液。

614 按613 操作程序,制备10 倍系列稀释样品匀液。每递增稀释一次,换用1 次1 mL 无菌吸管或吸头。

615 根据对样品污染状况的估计,选择2 个~3 个适宜稀释度的样品匀液(液体样品可包括原液),在进行10 倍递增稀释时,吸取1 mL 样品匀液于无菌平皿内,每个稀释度做两个平皿。同时,分别吸取1 mL 空白稀释液加入两个无菌平皿内作空白对照。

616 及时将15 mL~20 mL 冷却至46 ℃的平板计数琼脂培养基(可放置于46 ℃±1 ℃恒温水浴箱中保温)倾注平皿,并转动平皿使其混合均匀。

62 培养

621 待琼脂凝固后,将平板翻转,>>

问题三:求助微生物菌落总数结果报告怎么出 71菌落总数的计算方法711若只有一个稀释度平板上的菌落数在适宜计数范围内,计算两个平板菌落数的平均值,再将平均值乘以相应稀释倍数,作为每g(mL)样品中菌落总数结果。712若有两个连续稀释度的平板菌落数在适宜计数范围内时,按公式(1)计算:(1)式中:N――样品中菌落数;∑C――平板(含适宜范围菌落数的平板)菌落数之和;n1――第一稀释度(低稀释倍数)平板个数;n2――第二稀释度(高稀释倍数)平板个数;。d――稀释因子(第一稀释度)若所有稀释度的平板上菌落数均大于300CFU,则对稀释度最高的平板进行计数,其他平板可713记录为多不可计,结果按平均菌落数乘以最高稀释倍数计算。若所有稀释度的平板菌落数均小于30CFU,则应按稀释度最低的平均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计714算。715若所有稀释度(包括液体样品原液)平板均无菌落生长,则以小于1乘以最低稀释倍数计算。若所有稀释度的平板菌落数均不在30CFU~300CFU之间,其中一部分小于30CFU或大于300716CFU时,则以最接近30CFU或300CFU的平均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计算。这里有个例子参考一下以上是中的计算方法。

问题四:菌落总数有结果想要原始报告数据怎么算回去? 20分 你的理解是正确的,确实是应该以平板上形成的菌落数最接近30-300的平板计数,此时是不需要乘以稀释倍数的。 不过你所说的情况不适用于“最接近30-300的平板计数”,而是用标准上这一条来计算:“若所有平板的菌落数均小于30,则以稀释度最低的平均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计算。” 如果按他那样说,那就叫他去再培训吧!

问题五:求助:求常见菌的菌落特征总结,(微生物室实 求助:求常见菌的菌落特征总结,(微生物室实

形态特征:指显微镜下观察菌体形态杆状、点状、螺旋状有无鞭毛等菌落特征:指固体培养基上形成单菌落形态菌落表面否干燥、平滑或褶皱、菌落背面特征菌落颜色(正反面)

问题六:微生物菌落超标反思报告怎样写 我不会

问题七:菌落总数原始记录怎么写? 菌落总数测定具体操作步骤可以下载国标 网上有的 ,最好用最新版的,记录表填写3个然后取平均数。

是否可以解决您的问题?

问题八:关于菌落计数报告规则的疑问 我不知道您具体的步骤和要求,但就我的理解,之所以要有1:10的稀释组,是避免液体原液的微生物个数过高的可能性(一般是不可能的),如果出现原液过高,那么原液的平板上肯定菌落过多,不能准确计数,就要用1:10的稀释液来折算成原液计数。

实际上,两个组别最终都要换算成原液来计数,但选择那个来报,是有科学性,如上所言,如果原液过多菌落;相反,菌落极少时,按1:10的折算来计数,那么实验过程的误差就被放大10倍,同时,在统计学上也没有统计意义,而原液计数自然更靠谱。而落在中间的大部分情况,如果您的实验操作够好,两者的计数应该是大体吻合的。

超声波换能器将非电能量转换成电能量,不需要外电源,称换能器,也称有源传感器

换能器是超声波设备的核心器件,其特性参数决定整个设备的性能。

现在用的超声波换能器,除了磁致伸缩结构以外就是常用的用前后盖板夹紧压电陶瓷的“朗之万”换能器,超声波就是通过换能器将高频电能转换为机械振动。换能器的特性取决与选材和制作工艺,同样尺寸外形的换能器的性能和使用寿命是千差万别的。

广东明和超声波主要生产大功率超声波换能器,应用与超声波塑料焊接机、超声波金属焊接机、各种手持式超声波工具、连续工作的超声波乳化均质器、雾化器、超声波雕刻机等超声波焊接设备。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