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基础建材 > 正文

什么是混凝土与砂浆配合比设计手册概述

周敏

内容简介特种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包括粉煤灰混凝土、掺外加剂混凝土、高强混凝土、轻骨料混凝土、沸石粉混凝土、抗冻混凝土、抗渗混凝土、大体积混凝土、泵送混凝土、钢纤维混凝土、自密实混凝土、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灌

请问混凝土砂浆配合比是多少?c15、c20、c25、c30等的配合比

一:混凝土砂浆配合比:

1、M5配合比(重量比):水泥:中砂=1:523。每立方米砖砌体中,需要M5水泥砂浆是0238m3,其中水泥6759Kg;中砂354Kg(026m3)

2、M75配合比(重量比)水泥:中砂=1:482。每立方米砖砌体中,需要M75水泥砂浆是0251m3,其中水泥7731Kg;中砂373Kg(027m3)

二、c15、c20、c25、c30等的配合比:

混凝土配合比是指混凝土中各组成材料(水泥、砂、石、水)之间的比例关系。有两种表示方法:

① 以1立方米混凝土中各种材料用量来表示,如水泥300公斤,砂690公斤,石子1260公斤,水180公斤;

② 用单位质量的水泥与各种材料用量的比值及混凝土的水灰比来表示,例如前例可写成:C:S:G=1:23:42,W/C=06。

1、C15

每立方米用料量:水:180 水泥:310 砂子:645 石子:1225

配合比为:058:1:2081:3952

2、C20的配合比:

水:175kg水泥:343kg 砂:621kg 石子:1261kg 

配合比为:051:1:181:368

3、C25

水:175kg水泥:398kg 砂:566kg 石子:1261kg

配合比为:044:1:142:317

4、C30

水:175kg水泥:461kg 砂:512kg 石子:1252kg

配合比为:038:1:111:272

扩展资料:

1、一般工程中常用的十四个强度等级为C15、C20、C25、C30、C35、C40、C45、C50、C55、C60、C65、C70、C75和C80。强度等级按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确定。混凝土强度等级也是混凝土结构设计、施工质量控制和工程验收的重要依据。不同的工程结构和建筑不同部位应该需求选用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

2、混凝土强度等级选用范围:

目前我国工程建设中,对混凝土一般选用情况如下:

①C10~C15——用于垫层、基础、地坪及受力不大的结构;

②C20~C25——用于梁、板、柱、楼梯、屋架等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

③C25~C30——用于大跨度结构、要求耐久性高的结构、预制构件等;

④C40~C45——用于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构件、吊车梁及特种结构等,用于25~30层;

⑤C50~C60——用于30层至60层以上高层建筑;

⑥C60~C80——用于高层建筑,采用高性能混凝土;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水泥砂浆

百度百科——混凝土配合比

比较砂浆与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的不同之处

一、设计计算前提:

假定砂浆容重为2120kg/m3,采用标准差25Mpa,水泥PO425水泥实际强度526MPa计。

二、配合比计算:

1、确定试配强度:

fm,0= f2+0645σ=10+0645×25=116MPa

2、计算水泥用量:1000(116+1509)/303526=167 kg/m3

3、由于计算水泥用量较小,取基准配合比水泥用量为319 kg/m3进行调整试配,递加递减水泥用量10%。

4、计算对比配合比:

对水灰比086的配合比各材料的用量:

水泥:细骨料:拌合水=319:1530:274=1:480:086

对水灰比095的配合比各材料的用量:

水泥:细骨料:拌合水=287:1530:283=1:533:095

对水灰比070的配合比各材料的用量:

水泥:细骨料:拌合水=351:1530:245=1:436:070

三、试配调整:

各水灰比其试配试验结果见“混凝土(砂浆)配合比试验记录(一)、(二)、(三)”。

理论配合比强度试验见“混凝土(砂浆)检查试件抗压强度试验报告”。

四、配合比选定:

根据各配合比试验结果,确定水灰比086为试验室理论配合比。

配制原理:改善和易性,增强粘结力。

什么叫水泥混凝土的配合比?什么叫水灰比?它与混凝土强

比较砂浆与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的不同之处

答:砂浆与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是截然不同的。我告诉您原则性的吧:

①砂浆配合比设计用的是经验公式,您看我给您截的图:水泥砂浆只要桉表512-1选用即可!可不公式计算。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用的是标准材料公式。

②砂浆没有标准值(ƒcu,K),只有平均值(ƒ2,本公式称其为砂浆强度等级值)(原因是《砌体设计规范》造成的(砌体轴心抗压强度平均值计算公式中用了ƒ2,称ƒ2为砂浆抗压强度平均值。故它不能套用标准材料公式)。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有标准值(ƒcu,K)。

③ 设计公式截然不同。您自己对照一下便知。原则的说:砂浆是砂浆强度等级值(砂浆抗压强度平均值)乘一个系数K值,水泥砂浆只要桉表512-1选用即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有两公式(下面有截图我不写了)。他是以标准值(ƒcu,K)加1645倍标准差而得或不小于C60时标准值(ƒcu,K)的115而得。ƒcu,K+1645δ、115ƒcu,K。不多说了。吹得太大了也不好。

混凝土比重介绍 配合比介绍

水泥混凝土的配合比是按水泥混凝土设计标号和其他要求所确定的单位体积混凝土(1立方米)内,所采用的水泥、砂、石和水的配合比例。

水泥混凝土混合料中所用的水与水泥重量的比值叫水灰比。

水灰比对水泥混凝土的强度有较大的影响,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水泥混凝土的强度与水灰比的大小成反比。

什么是混凝土配合比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地位是相当重要的,作为一种基础的建材材料,它们不仅仅可以为我们保障后期坚固牢靠的居住使用效果,而且混凝土还可以根据各种比重进行搭配处理举例。今天为大家举例介绍的就是关于混凝土比重的配比以及参考方案,由此入手可以得知,混凝土还应该和其它的产品相互配合使用,才可以达到满意的效果,而且根据使用场所或者需求预算的不同,应该选择方案也是完全不一样的。

  一、混凝土比重

混凝土比重是2500kg/m³左右。各种型号的混凝土比重略有不同

混凝土,简称为“砼(tóng)”:是指由胶凝材料将集料胶结成整体的工程复合材料的统称。通常讲的混凝土一词是指用水泥作胶凝材料,砂、石作集料;与水(可含外加剂和掺合料)按一定比例配合,经搅拌而得的水泥混凝土,也称普通混凝土,它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

二、混凝土配合比

制备混凝土时,首先应根据工程对和易性、强度、耐久性等的要求,合理地选择原材料并确定其配合比例,以达到经济适用的目的。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通常按水灰比法则的要求进行。材料用量的计算主要用假定容重法或绝对体积法。

高强度混凝土原材料选择及配合比设计

1水灰比的确定

高强混凝土水灰比的计算不能采用普通混凝土的强度的公式,应根据试验资料进行统计,提出混凝土强度和水灰比的关系式,然后用作图法或计算法求出与混凝土配制强度(fcu0)相对应的水灰比。当采用多个不同的配合比进行混凝土强度试验时,其中一个应为基准配合比,其他配合比的水灰比,宜较基准配合比分别增加和减少002~003。

2集料用量

(1)每立方碎石用量G0 高强混凝土每立方的碎石用量VS 为09~095m³,则每立方中碎石质量为:G0=VS×碎石松散容重

(2)每立方砂用量S0S0=[G0/(1-QS)]QSQS-砂率,应经试验确定,一般控制在28~36%范围内。

3用水量

计算高强混凝土配合比时,其用水量可用普通混凝土用水量的基础上用减水率法加以修正。在不掺外加剂的混凝土用水量中扣除按外加剂减水率计算得出的减水量即为掺减水剂时混凝土的用水量。此时注意一定要通过试验确定外加剂的减水率。

4水泥用量

生产高强混凝土时,水泥的用量是至关重要的,它直接影响到水泥胶砂与骨料的粘结力。为了增加砂浆中胶质结料的比例,水泥含量要比较高,但要注意的是,水泥用量又不宜过高,否则会引起水化期间放热速度过快或收缩量过大等问题。高强混凝土水泥用量一般不宜超过550kg/m³。

5试拌调整

对计算所得的配合比结果要通过试配、试拌来验证。拌制高强混凝土必须使用强制式搅拌机,振捣时要高频加压振捣,保证拌和物的密实。要注意试拌量应不小于拌和机额定量的1/4,混凝土的搅拌方式及外加剂的掺法,宜与实际生产时使用的方法一致。

6配合比的确定

当拌和物实测密度与计算值之差的绝对值不超过计算值2%时,可不调整。大于2%时按《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 规定进行相应的调整。混凝土配合比确定后,应对配合比进行不少于6次的重复试验进行验证,其平均值不应低于配制的强度值,确保其稳定性。

上文为大家举例介绍的是关于混凝土比重的对比说明,由此入手可以得知,如果想要达到后期建筑过程中令人满意的施工效果,那么肯定要用到各种比例的混凝土,而且市面上关于混凝土比例的选择方案也有很多,我们在确定最终方案的时候,应该综合当地或者是当下的需求,选择一些合理可靠的材料,通过尝试动手操作,才可以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土巴兔在线免费为大家提供“各家装修报价、1-4家本地装修公司、3套装修设计方案”,还有装修避坑攻略!点击此链接:>

在建筑或桥梁工程中大量使用的是以水泥(硅酸盐)为胶结材料组成硬化物,称为(水泥)混凝土。选择普通(水泥)混凝土的配合比,应首先因地制宜选好粗、细骨料,了解拌合水和环境对混凝土的影响。并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施工条件和使用环境,选好水泥品种及标号(水泥强度等级)、水灰比,辅以减水剂和掺合料。1、混凝土配合设计的基本要求:1-1要满足混凝土结构设计(及施工要求)的强度等级fcu·k和混凝土配制强度feu·o;1-2要使混凝土拌合物具有足够的坍落度、良好的和易性(可塑性、不易产生离析);1-3要满足工程使用环境及气候条件所要求的(抗渗、抗冻、耐腐蚀等)耐久性;1-4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能尽量节约水泥,合理使用材料,降低工程成本。2、配合比的设计方法:2-1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遵照“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T 55中的有关条文设计。2-2配合比中最大水灰比、最小水泥用量对混凝土的强度性质和耐久性起了决定作用,铁路工程必须遵照“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TB10210-97的规定控制,其他工程应遵照相应的规范来选用。3、设计混凝土的计算方法有多种,铁路部门多采用重量法计算。计算主要要确定下述各参数:3-1根据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fcu·k 确定混凝土配制强度fcu·o。3-2确定水灰比(w/c)—须从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等级、耐久性、水泥强度等级等方面同时考虑。3-3选定施工混凝土拌合物的工作(运输、结构断面、浇灌和震捣)条件,确定混凝土的坍落度,然后选择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拌合用水量W(kg/m3)。3-4按粗细骨料的级配和空隙率确定混凝土的含砂率。然后计算粗、细骨料用量。4、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步骤:4-1确定混凝土的配制强度fcu·o fcu·o= fcu·k+1645б式中:fcu·o—混凝土配制强度(Mpa); fcu·k—混凝土结构设计强度等级(Mpa); б—混凝土强度标准差(Mpa);

б=√Σ(Xi-X)2/(n-1)4-2按强度要求计算水灰比 W/C=A·fce/(fcu·o+A·B·fce)式中:A、B—回归式中的常数,应根据本工程所用的水泥、骨料和其他材料通过试验建立灰水比(C/W)与混凝土强度(fcu·o)的关系式,确定A、B值。在不具备上述试验统计资料时,可先参考选用:碎石混凝土: A=048;B=052;卵石混凝土: A=050;B=061; fce—水泥实际强度(Mpa);无水泥实际数据时,式中fce值可按下式确定: fce=γc·fce·k fce·k·—水泥标号的标准值;γc—水泥标号标准值的富余系数,该值应按实际统计资料确定。(有的建议试用108,某些资料介绍前些年的全国平均值γc=113)。所以或用参考式:fcu·o=052 fce·k(c/w-052) (碎石混凝土) fcu·o=054 fce·k(c/w-061) (卵石混凝土)上述A、B、fcu·k均采用GB175-92等标准统计的数据,今年12月1日起将换用1999年新标准,其统计的A、B值将另行试验确定。当使用fce·k较高,而混凝土强度等级fcu·k较低时,使用的W/C亦增大,此时为了满足耐久性的要求,应根据TB10210-97中的规定办理。4-3根据结构条件施工方法选定混凝土坍落度,坍落度可参照TB10210-97表586选定;泵送混凝土应按63和JGJ/T 55-96的64“泵送混凝土”中的规定选用。4-4确定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用水量W0:根据结构钢筋间距和结构断面选择粗集料的最大粒径,依照最大粒径、坍落度、减水剂的效应,查表(或借助已有经验)选定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用水量W0(kg/m3)。4-5确定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泥用量C0: C0=W0÷(w/c) C0不得少于规范中有关最少水泥用量的规定。4-6计算含砂率:(或查表确定砂率P=S/(S+G))根据粗骨料的品种、粒径;细集料的粗、细等性能参照坍落度、混凝土拌和物的施工条件来选用含砂率,一般经验为:粗集料的空隙率愈大,含砂率亦增大;碎石混凝土的含砂率较卵石混凝土的含砂率大;粗集料粒径增大,砂率相应减少;坍落度增大,砂率相应增大;细集料一般采用中砂,级配越粗砂率增大,级配偏细砂率相应减少。水泥(包括掺合料)增多,砂率相应减少;振捣(机械)效果越佳,砂率相应减少。否则反之。含砂率P可用下述计算式:(亦可查表或凭经验确定) P=Kαgγs/(αgγs+γg)式中:K—包盖系数,其参考值: 干硬(半干硬)混凝土、加压震捣、底震 K=10~11 塑性混凝土 K=11~12 大流动度混凝土 K=14~17 αg—粗骨料的空隙率; γs—细骨料的松散体积密度;(kg/m3) γg—粗骨料的松散体积密度;(kg/m3)4-7混凝土配合比计算:4-7-1假设混凝土的干容重γC=2300~2450 kg/m3(普通混凝土的适用范围2000~2800 kg/m3);4-7-2已知:w/c、W0、C0、P;所以每方混凝土的粗细骨料用量g、S(粗、细骨料重量):G=g+S=2300~2450-W0-C0细骨料用量S=G×P;粗骨料用量g=G(1-P)=G – S;4-7-3初步计算得出的每方混凝土材料用量为:水泥:细骨料:粗骨料:水=C0:S:G:W0=1:S/C0:g/C0:w0/C0;4-8试拌校正:试拌一份混凝土拌和物以检验本配合比的坍落度、和易性(粘聚性和可塑性)、保水性。若已满足上述要求再由实测的混凝土容重(或按体积计算的容重)与计算容重相比较,计算校正系数K值。 K=混凝土实测容重/混凝土设计计算容重然后将初步配合比中定出的每项材料用量乘以校正系数K,即为最终定出的配合比设计值和每方混凝土的用料量。4-9如经试拌校正时,原设计计算用量的混凝土拌和物不符合设计要求的坍落度、和易性,则应进行调整各项材料比例关系,直到达到设计要求的和易性。4-10强度复核:将符合设计要求的混凝土拌和物制作立方体试件若干组,在标准条件下养护到规定的龄期(3d、7d、28d、60d……)进行试压,检验其不同龄期的抗压强度是否符合设计、施工要求。由多个试验的配合比(一般应至少采用三个不同水灰比试拌的配合比)选择一个和易性好,水灰比合理,水泥用量经济,强度等级符合要求的配合比。4-11掺用不同的减水剂、掺合料时,亦应比较其用量适宜、效果好、经济的品种和用量。计算方法稍有调整。4-12积累资料确定水灰比公式中的A、B值;计算强度增长曲线。有特殊要求的混凝土再增测其他相应值。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