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石渣的化学组成符合二级低镁石灰标准,同水泥、砂子可搅拌成砌筑砂浆,称为电石渣水泥砂浆。其抗压强度、抗冻性能、粘结力、软化系数值等方面都符合规定要求。用电石渣与青灰浆按9:1比例可配制成麻刀灰,其不透水性
1:抗裂砂浆 (anti-crack mortar),以由聚合物乳液和外加剂制成的抗裂剂、水泥和砂按一定比例制成的能满足一定变形而保持不开裂的砂浆。其中的防裂剂主料就是一种叫硅灰的,它能够填充水泥颗粒间的孔隙,同时与水化产物生成凝胶体,与碱性材料氧化镁反应生成凝胶体。
2:抹面砂浆是指涂抹在基底材料的表面,兼有保护基层和增加美观作用的砂浆。与砌筑砂浆相比,抹面砂浆具有以下特点:
①抹面层不承受荷载;
②抹面层与基底层要有足够的粘结强度,使其在施工中或长期自重和环境作用下不脱落、不开裂;
③抹面层多为薄层,并分层涂抹,面层要求平整、光洁、细致、美观;
④多用于干燥环境,大面积暴露在空气中。
(2) 抹面砂浆的分类、性能及应用
根据其功能不同,抹面砂浆一般可分为普通抹面砂浆和特殊用途砂浆(具有防水、耐酸、绝热、吸声及装饰等用途的砂浆)。
常用的普通抹面砂浆有水泥砂浆、石灰砂浆、水泥石灰混合砂浆、麻刀石灰砂浆(简称麻刀灰)、纸筋石灰砂浆(纸筋灰)等。
抹面砂浆应用与基面牢固地粘合,因此要求砂浆应有良好的和易性及较高的粘结力。抹面砂浆常分两层或三层进行施工。底层砂浆的作用是使砂浆与基层能牢固地粘结,应有良好的保水性。中层主要是为了找平,有时可省去不做。面层主要为了获得平整、光洁地表面效果。
各层抹会面的作用和要求不同,每层所选用的砂浆也不一样。同时,基底材料的特性和工程部位不同,对砂浆技术性能要求不同,这也是选择砂浆种类的主要依据。水泥砂浆宜用于潮湿或强度要求较高的部位;混合砂浆多用于室内底层或中层或面层抹灰;石灰砂浆、麻刀灰、纸筋灰多用于室内中层或面层抹灰。对混凝土基面多用水泥石灰混合砂浆。对于木板条基底及面层,多用纤维材料增加其抗拉强度,以防止开裂。
批荡和抹灰是同一个意思,抹灰是标准称呼,批荡一般广东用得多;扇灰是指墙面抹灰完后墙面刮腻子粉等。
抹灰是什么
抹灰在建筑中指采用石灰砂浆、混合砂浆、聚合物水砂浆、麻刀灰、纸筋灰和保温砂浆颗粒等对建筑物的面层抹灰和石膏浆罩面工艺。在文学中借喻丑化、“抹黑”。
刮腻子是什么
刮腻子,是指通过填补或者整体处理的方式,清除基层表面高低不平的部分,保持墙面的平整光滑,是基层处理中最重要的步骤。
砂浆使用石面和黄沙的区别:其实本质区别不大,黄沙不吃标号,石面吃标号。石面在制作过程中有颗粒,还有像面粉一样的粉末,而黄沙则是均匀的颗粒,所以黄沙砂浆凝固后更结实,而且黄沙被水冲洗的非常干净,更符合施工要求。
砂浆:建筑上砌砖使用的黏结物质,由一定比例的沙子和胶结材料(水泥、石灰膏、黏土等)加水和成,也叫灰浆,也作沙浆。砂浆是由胶凝材料(水泥、石灰、粘土等)和细骨料(砂)加水拌合而成。常用的有水泥砂浆、混合砂浆(或叫水泥石灰砂浆)、石灰砂浆和粘土砂浆。
用无机胶凝材料与细集料和水按比例拌和而成,也称灰浆。用于砌筑和抹灰工程,可分为砌筑砂浆和抹面砂浆,前者用于砖、石块、砌块等的砌筑以及构件安装;后者则用于墙面、地面、屋面及梁柱结构等表面的抹灰,以达到防护和装饰等要求。普通砂浆材料中还有的是用石膏、石灰膏或粘土掺加纤维性增强材料加水配制成膏状物,称为灰、膏、泥或胶泥。常用的有麻刀灰(掺入麻刀的石灰膏)、纸筋灰(掺入纸筋的石灰膏)、石膏灰(在熟石膏中掺入石灰膏及纸筋或玻璃纤维等)和掺灰泥(粘土中掺少量石灰和麦秸或稻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