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基础建材 > 正文

什么是色浆如何选择

周敏

根据着色的对象和环境要求,色浆主要分为耐晒和不耐晒两种。一般,内用在体系不存在相容性的情况下,以达到颜色要求最低成本为原则,不要求耐晒。而外用必须要考虑以下因素:a.耐光耐候性;b.耐化学介质性(主要是耐酸

色浆调色方法与技巧

调色方法:

第一:通常在拟定调色配方以前,要根据颜色样板或按某一实物的颜色来进行分析,首先了解色相范围,由几种颜色组成,哪种是主色,哪种是副色,色与色之间关系如何,各占比例约多少,然后根据经验初步拟出调色配方,再经小样调试,调色时,先加入主色,再以着色力较强的颜色为副,慢慢间断地加入并不断搅拌,并要随时观察颜色的变化,取样抹、刷、喷或沾在干净的样板上,待颜色稳定后与原始样板比色。

第二:很多调色师更多地采用调漆刀进行挂涂,用目测法进行颜色判断,这样的确方便也能很快的调出目标颜色。但是这样往往会造成由于刮刀刮的涂膜不够或过厚造成实际施工时,要么遮盖力过高,而造成色浆添加成本偏高,增加生产和涂料成本;要么就是过后涂膜虽然颜色一致,但是施工现场就要通过多道施工造成人工成本和涂料成本的大幅上扬。而且由于遮盖力不够。这一切都是没有合理控制涂料遮盖力造成的。因此,一般我们多选用100--150微米的湿膜制备器施涂涂料,对最终调色的结果进行校验,只有能够达到基本遮盖,色相符合要求,才能判断产品合格

第三:在整个调色过程中必须掌握“由浅入深”的原则。从减色法的原理可以看出,若样品与标准板比较,过红可以采用减色法或加青,过绿可以采用减绿或加紫,过兰可以采用减兰或加黄的方法调整,反之亦然,因为黄、青、紫和兰、红、绿互为补如果您用色浆色精调色能达到100%的色相的话,除了上述的技巧,最主要还需要耐性。色,但是颜料的这种混合将导致明度下降,可以用黑、白来调节混色的明度。

色浆的调配方法如蟹青色有哪几种色浆配色?

三、色料及应用的产品

31色料

的总称,在木器涂料中包括色浆和色精。

311色浆(色母)

色浆是由载体树脂、颜料、溶剂和助剂经过一系列润湿、分散、研磨而制成的用于调色的有色浆状物。

颜料是一种微细粉末状的有色物质,一般不溶于水、油和溶剂,但能均匀的分散在其中。在木材装饰过程中调制底漆、腻子以及木材着色,都经常使用颜料。不透明的色漆是因为油漆中加入了颜料,其涂膜具有某种色彩和遮盖力。同时颜料还能增强涂膜的耐久性、耐候性、耐磨性等。

颜料的遮盖力是指色漆涂膜中的颜料能遮盖基底,不使其透过漆膜而显露的能力,常以遮盖单位面积所需颜料的克数表示。很显然,遮盖力高的颜料耗用少。

颜料的着色力也称为着色强度。表征某一种颜料与另一基准颜料混合后颜色的强弱,通常以白色颜料为基准来衡量各种彩色和黑色颜料对白色颜料的着色能力。当配制混合颜料时,达到同样色调,着色力强的颜料用量少。

312色精

色精是溶剂型染料溶解在组合溶剂中而制成的一种浓度高、着色强的有色液状物体。

染料与颜料不同,它是能溶于水、醇、油或其它溶剂等液体中的有色物质。染料溶液能渗入木材,与木材的组成物质(纤维素、木质素与半纤维素)发生复杂的物理化学反应,能使木材着色而又不致模糊木材的纹理,能使木材染成鲜明而坚牢的颜色。

313颜料与染料的区别:

项 目

无机颜料

有机颜料

有机染料

来源

天然或合成

合成

天然或合成

相对密度

35~50

12~20

20~35

在有机溶剂或树脂中的溶解性

不溶

难溶或不溶

在透明树脂中的表现

除纳米级二氧化钛和少数珠光颜料品种外,几乎都不能呈透明体

一般不呈透明体,低浓度时,少数能呈透明体

都能呈透明体

着色力

相对较小

中等

颜色饱和度(鲜艳)

中等

光稳定性

中等

热稳定性

大多在500℃分解

200~260℃分解

170~200℃分解

化学稳定性

中等

坚牢度

中等

32应用色精、色浆的调色产品

根据以上染料与颜料的透明性、着色机理方面的区别,色精和色浆大致分别应用在透明漆系列与实色漆系列中。

321应用色精的调色产品有:

P60有色透明面漆系列、有色封闭底漆(士那)系列、修色剂系列、闪银光面漆系列、贝母面漆系列、通用型色精系列、高浓度色精系列。

P60有色透明面漆系列产品,有许多现成的颜色可供选择,用户可直接选用不同的颜色进行施工。P60系列的特点是颜色清丽脱俗、光泽柔和。

有色封闭底漆(士那)系列兼有着色及封闭的双重作用、可单独用来做底着色。也可根据颜色的深浅调于PU面漆,进行面层修色或补色。

修色剂系列产品着色力强、色相纯正、透明度好。修色剂作修补颜色用,可直接加入底漆或面漆中,进行中层或面层修色。加入量视颜色的深浅而进行调整。

PT9系列着色木纹宝系列:施工性能佳、擦涂方便、不渗色、颜色均匀,立体感强、可用单色着色木纹宝加进着色木纹宝原浆中调出各种所需颜色。

通用型色精主要用于微调,可直接或用稀释剂调稀后加入有色封闭底漆、有色透明面漆中微调颜色,一般不直接用于木材着色。

高浓度精浓度特高,适合各类PU、NC涂料的颜色调配。

322应用色浆的调色产品有:

P12系列亮光实色面漆、P12、P13系列亚光实色面漆、NC实色面漆系列、仿皮漆系列、有色底漆系列、P61有色透明面漆系列、PT1新型木纹宝系列;

P61有色透明面漆体系列由于是颜料型的,因此在做木纹家具时,有一种半透明的朦胧感。

PT1新型木纹宝填充性好、擦涂着色均匀。主要用于木眼较深之底材,用来加深木纹颜色,增强家具产品的立体感,并起填充作用。可加添色浆,调出满意的色彩。

色浆系列产品可用于亮光、亚光实色漆底着色的调色。具有色彩鲜艳纯正、遮盖力强、耐候性优良、保光、保色的特点。在需要调色的油漆中直接加入色浆搅拌,调配到所需的颜色,分散至细度合格。调色时注意由浅到深,慢慢加入,并充分搅拌均匀。色浆用量越多,遮盖力越强。

另:用透明氧化铁做的PTA30透明调色浆、PTA40透明红色调色浆系列产品,其性能介于染料型色漆和颜料型色漆之间。PTA30透明调色浆,PTA40透明红色调色浆颜色浓度高,耐光耐候,不易褪色、渗色。不同颜色之间可混合使用,调出丰富颜色,也可配合着色木纹宝调色使用,直接投入着色木纹宝原浆中充分搅拌均匀即可调出满意的色彩。

四、调色方法及步骤

4.1调色前基本要领

4.1.1熟悉各支色浆和色精的单色色相

实色漆系列调色色浆一般有下列13色:白色、黑色、桃红(紫红)、大红、铁红、橙色、橙黄、铁黄、柠檬黄、绿色、酞青蓝、群青(蓝色)、紫色。

在红色域中,有桃红、大红、铁红三支色浆,桃红和大红比铁红要鲜艳,桃红比大红偏紫相,铁红偏黑和黄相。

在域中,有橙黄、柠檬黄、铁黄三支色浆,橙黄和柠檬黄比铁黄鲜艳,橙黄偏红(即橙相),柠檬黄偏青相,铁黄相对为暗。

在蓝色域中,有酞青蓝、群青两支色浆,酞青蓝为蓝色偏暗、绿相,群青偏紫相。

已知 红+黄=橙、黄+蓝=绿、红+蓝=紫,但是这样配出来的颜色是没有橙色、绿色、紫色色浆本身的颜色鲜艳的。

透明漆系列调色色精用得较多的有紫红、红色、橙色、、黑色5种,透明漆系列颜色没有实色漆全面、丰富,一般为红木色、棕色、黑棕色等系列颜色,这几种色精已基本达到调色颜色的范围,少数特别的颜色,还有绿色、蓝色色精可供选择。

4.1.2选择色料搭配的理论指导思路

在保证颜色合乎要求的前提下,所使用的调色料品种应尽量少,由前述颜色相减混合调色原理知道,加入的颜色品种越多,颜色的明度越低,色彩越晦暗。实色漆调配选择包括白色浆在内应不超过四种色浆,调配透明漆不超过三种色精。这样在调色的过程便于判断色相的变化,也符合大批量生产的要求,提高颜色的重现性。

大多数鲜艳度低的颜色应该说不仅只有一种色料的搭配才能达到此颜色。在不同的几种色料组合都可以调到此颜色的情况下,应选择一组简单、利于控制的最佳配合。一般用铁红、铁黄、黑色、白色四支色浆调配的颜色鲜艳度是最低的。下面就在理论上假设每支色浆的用量强度一样的情况下来分析选择色浆的搭配。

A、 铁红+铁黄=暗橙,大红+橙黄=橙色,橙色色浆,这三个颜色都属于橙色调,但橙色鲜艳度是从低到高的。如果一颜色主色为橙色,要调偏黄相些,首先考虑用偏红的橙浆,如是偏暗的黄相,则应选择铁浆;如果在橙色上调偏红相些,应先考虑相对偏黄的大红色浆,如是暗红相,则选择铁红色浆。

B、 铁黄+黑色=暗绿(黑色色浆偏少许蓝相),柠檬黄+黑色=暗草绿,铁黄+酞青蓝=草绿,柠檬黄+酞青蓝=绿色,绿色色浆,这五个颜色都属于绿色调,但绿色鲜艳度是依次从低到高的。在绿色上调黄相,应先选择带绿相的柠檬浆,如果没有黄红相出来,则要考虑铁浆了。

C、 铁红+黑色=暗黑紫,桃红+黑色=暗紫,桃红+酞青蓝=紫色,桃红+群青(蓝)=紫色,紫色色浆,这五个颜色都属于绿色调,但紫色鲜艳度也是依次从低到高的。紫色调红相,应是先选用红色偏紫相的桃红色浆。

以上的理论只是指导我们去考虑选择色浆问题的思路,在实践调色当中,大家还应该多总结,提高颜色的经验判断能力。

4.2调色步骤及原则

4.2.1配色前首先应结合工艺了解欲配制的颜色(标准色卡、色板或漆样)的色调范围,对照我们熟悉的色料单色的色相,选择1~2种为主色的色料(有的颜色可能某个单色色料就可以调配出来),再选取用于微调色相的辅(次)色色料,当开始不能判断辅色的色料时,可在用主色色料调节的过程中参照标准颜色选择。

4.2.2配色的”先主后次、由浅至深”的原则。调色时,应是先加主色色料,主色色料也可说成是重量比例大的色料,次色色料占的比例小,但次色色料影响却最大,每次加料应按估计量少加一些,特别是接近所要求的颜色时更应注意,以免过头。在加入色料基本符合标准颜色色相后,按色料的比例由浅向深慢慢调节,当比标准颜色浅少许时判别色相差异,最后在这基础上微调色相。

4.2.3颜色调色方向的难易:鲜艳度从高向低调节容易,明度从高向低(即颜色从浅到深)调节容易,反之就难,有些在实际中根本就没办法调配了。

总之,调色操作是个认真仔细的过程,要求少加多看,不可盲目急躁。善于总结经验,提高调色速度。调制完每一种颜色都要保留漆样、记录数据,这对保证质量,提高调色效率都有实际意义。

色浆与颜料有什么区别,色浆有哪些种类?

色浆配色前,应先结合工艺了解要配制颜色(标准色卡、色板或漆样)的色调范围,对照我们熟悉的色浆单色的色相,选择1~2种为主色的色浆,有的颜色可能只要某一个单色色浆就能调配出来。

再选取用于微调色相的辅(次)色浆。如果开始不能判断辅色的色浆时,可在用主色色浆调节的过程中参照标准颜色选择。 色浆配色应遵循”先主后次、由浅至深”的原则。调色时,应是先加主色调色浆,主色调色浆是添加重量比例较大的色浆,辅色色浆占比较小,但辅助色浆影响却很大,每次加料应按估计量少加一些,特别是接近所要求的颜色时更应注意,以免过多。色浆配色前,应先结合工艺了解要配制颜色(标准色卡、色板或漆样)的色调范围,对照我们熟悉的色浆单色的色相,选择1~2种为主色的色浆,有的颜色可能只要某一个单色色浆就能调配出来。

再选取用于微调色相的辅(次)色浆。如果开始不能判断辅色的色浆时,可在用主色色浆调节的过程中参照标准颜色选择。 色浆配色应遵循”先主后次、由浅至深”的原则。调色时,应是先加主色调色浆,主色调色浆是添加重量比例较大的色浆,辅色色浆占比较小,但辅助色浆影响却很大,每次加料应按估计量少加一些,特别是接近所要求的颜色时更应注意,以免过多。在基本符合标准颜色色相后,按色浆的比例由浅向深慢慢调节,当比标准颜色浅少许时判别色相差异,最后在这基础上微调色相。颜色调色方向的难易:鲜艳度从高向低调节容易,颜色从浅到深调节容易,反之就难了。

总的来说,调色操作是个认真仔细的过程,要善于总结经验,提高调色速度。调制完每一种颜色都要保留漆样、记录数据,这对保证质量,提高调色效率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色精与色浆在使用上有什么区别

区别是:颜料是色浆的组成部分。色浆是由颜料或颜料和填充料分散在漆料内而成的半制品。颜料就是能使物体染上颜色的物质。颜料有可溶性的和不可溶性的,有无机的和有机的区别。

根据色浆所使用的溶剂不同,色浆分为:水性色浆、油性色浆、水油通用色浆等;

根据色浆的用途不同,色浆分为:涂料色浆、胶带色浆,造纸色浆、纺织色浆、机械色浆、玩具色浆、乳胶制品色浆等;

根据使用色浆的工具不同,人们把色浆简单的分为:工厂用色浆和机用色浆等等。

选用色浆有哪些注意事项

1、制作工艺不同

色精是用染料稀释的,而色浆是用颜料磨制的,通过砂磨,分散等,将颜料分散成小颗粒的悬浮特是有机或无机物,有色、白色或黑色物质,分散状态下在介质中几乎不溶。

2、用途不同

色浆主要应用于内外墙涂料、木器PU漆、塑胶漆也应用于纸业和油墨着色。当然这种

色精主要应用于皮革染色、纸张染色、烫金镀膜、实木家具漆等。

3、特点不同

色浆的粒径比较大,遮盖性和着色性比较强,主要是由颜料分散而成。

色精有很强的渗透性和色牢度,主要是通过溶剂和水做溶解。

(1)混溶性乳胶涂料其成膊物化学组成分为乙酸乙烯及各种改性乳液、苯乙烯及各种丙烯酸酯类改性乳液、纯丙烯酸酯类乳液、有机硅丙烯酸酯类乳液等。由于乳化系统和聚合工艺存在差别,和水性色浆的混溶性就成了关键问题·要求在各类乳液中快速一分没有增稠、絮凝物出现,并且不损失原有徐科的原本性能,否则就不能选用

(2)稳定性由于各类乳液和水性色浆存在混溶性问题,如果混溶性不好,在贮存过程中引起各种物理和化学反应,造成稳定性变差失去了涂料的使用价值所以,涂料调色后,应置于50℃恒温烘箱中1个月,检验涂料各项性能另外,也可置于常温下,按涂料贮存期限进行贮存后,再检验涂料的各种性能·符合要求可选用不符合要求应再换其他产品。

(3)展色性如果涂料和色浆的混溶性、贮存性没有问题再检验涂料的展色性①涂料内部的展色性,是在涂料调色完成后,检查涂料颜色纵向和横向的涂料颜色均匀程度,涂料纵向颜色用玻璃棒或其他器具把涂料显膜挑开观察上下颜色是否均匀一致,如果上下一致可以避免浮色:而横向颜色用制膜器或其他器具刮膜(湿时观察)看涂料表面颜色是否均匀,如果颜色均匀,说明涂料展色一致可以避免发花现象②如果涂料颜色既不浮色,也不发花,再比较各种色浆的价格性能比,选择性能满足要求而价格又相对较低的色浆,使配制的涂料具有市场竞争能力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