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基础建材 > 正文

什么是基桩动测仪技术规范

周敏

﹡《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14》﹡《公路工程基桩动测技术规程JTG/TF81-01-2004》﹡《铁路工程基桩无损检测规范TB10218-99》

以下是中达咨询给大家带来的关于地基基础检测规范的相关内容,以供参考。

1、检测目的检测混凝土桩的桩身完整性,判别桩身缺陷的程度和位置,并为静载、基桩钻芯和低应变检测确定桩位提供依据。

2、适用范围

本实施细则适用于指导本公司人员用建筑工程基桩的承载力和桩身法检测评价钢筋混凝土灌注桩身结构完整性。

3、检测依据

31《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14)

32《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范》(DBJ15-60-2008)

33《建筑地基基础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3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4抽样原则:

41设计单位或质监部门对受检桩桩位提出具体要求。

42随机抽样,设计等级为甲级的工程或地质条件复杂、成桩质量可靠性较低的灌注桩,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30%,且不得少于20根;其它桩基工程的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20%,且不得少于10根。

43柱下三桩或三桩以下的承台抽检桩数不得少于1根。一柱一桩的应全部检测。

5、检测前的准备工作

51检测前与委托单位签订合同,合同内容应明确:试验项目、检测方法和数量。填写工程概况表;

52收集必要的资料:

1检测桩的桩位图和编号;

2检测桩的设计资料:桩型、桩径、桩长、设计承载力;

3检测桩的现场施工记录;检测场地的工程地质资料。

53检测桩的桩头处理:

1挖孔桩、锤击灌注桩和钻孔桩要凿去桩顶浮浆、松散或破损部分,露出坚硬的混凝土表面,桩顶表面应平整干净且无积水;

2桩顶的材质、强度、载面尺寸应与原柱身基本等同;对于预应力管桩,当法兰盘与桩身混凝土之间结合不紧密时,应锯去法兰盘。

54制定检测方案

6、仪器设备武汉岩海公司生产的动测仪(K1616P)或PIT桩身完整性检测仪(PIT-V)、内装TC电加速度传感器、力棒、力锤、室内电脑、打印机。

7、检测步骤和方法

71检测前检测员用红油漆笔在所有待检桩的桩顶写上相应的桩号表示待检,然后每检测完一根桩后用黑油漆笔划“√”来表示该桩已检。

72检测时,应合理设置采样时间间隔、采样点数、增益、模拟滤波、触发方式等,其中增益应结合激振方式通过现场对比试验确定;

73传感器安装:

1传感器安装在桩顶面,传感器用耦合剂与桩顶面粘接;

2安装完毕后的传感器必须与桩顶面保持垂直,且紧粘桩顶表面,在信号采集过程中不得产生滑移或松动。

74对于钢筋混凝土灌注桩,传感器安装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传感器安装点及其附近不得有缺损或裂缝;

2当锤击点在桩顶中心时,传感器安装点与桩中心的距离宜为桩半径的三分二;

3当锤击点不在桩顶中心时,传感器安装点与桩中心的距离不宜小于桩半径的二分一;

4对于预应力混凝土管桩,传感器安装点、锤击点与桩顶面圆心构成的平面夹宜为90度。锤击点和传感器安装位置宜为桩壁厚的1/2处。

5锤击点与传感器安装位置应避开钢筋笼的主筋影响。

75检测时必须沿桩轴向激振;

76每根桩的检测点数应符合下列规定:

1桩直径小于600mm时,每根桩不应小于2个检测点;

2桩直径为600mm~1200mm时,每根桩不应小于3个检测点;

3桩直径大于1200mm时,每根桩不应小于4个检测点。

77测试参数设定连接好现场检测仪器设备,接通电源,先打开RS-1616K桩身完整性检测仪电源开关,然后打开电脑,进入Dos系统,键入rsk回车,进入低应变程序或进入Windows系统,双击检测程序包,进入低应变程序,设定测试参数;

1采样时间间隔或采样频率应根据桩长,桩身波速和频域分辨率合理选择,时域信号采样点数不宜小于1024点。

2时域信号记录的时间段长度应在2L/C时刻后延续不少于5ms,幅频信号分析的频率范围上限不应小于2000Hz。

3设定桩长应为桩顶测点至桩底的施工桩长,设定桩截面积应为施工截面积。

4桩身波速可根据本地区同类桩的测试值初步设定。按所接通道通过选取触发方式(ch1、ch2、ch3、ch4、ext、st6、all)模拟放大acc档,测试地点按报告编号输入,检查仪器是否正常。

78信号采集仪器操作人员健入m,等待采样,敲锤人员选择好较平整坚硬的锤击点位置,用合适重量的激振力锤敲击桩顶,通过安装在桩顶的传感器,仪器接收到激振信号。每个锤击检测点记录的有效信号数不宜少于3个。

79检测时应随时检查采集信号的质量,信号应不失真、无零漂现象,信号幅值不应超过测量系统的量程。

710检测长桩的柱底反射信号或深部缺陷时,冲击入射波脉冲应较宽;当检测短桩的桩底反射信号或浅部缺陷时,冲击入射波脉冲应较窄,同时采样时间间隔应较小;711对检测信号应作叠加平均处理,参与叠加平均处理的信号数量不少于5个。

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