雏鸡养殖塑料网厂家雏鸡养殖塑料网网孔大小:1.0cm,1.2cm,1.5cm (因为雏鸡小,不适合大孔,以免被鸡爪漏出) 雏鸡养殖塑料网幅宽:2米,1.8米 1.5米 等等(可以根据您需要的尺寸订货) 颜色以白色为主,其他可选
1、雏鸡的饮水
雏鸡的第1次饮水称为初饮。初饮最好在出壳之后24小时左右进行,初饮时间太迟易造成雏鸡脱水和虚弱。开食前先饮水,一般在给料前2-3小时左右提供饮水,在最初1-3天的饮水中加入蔗糖或葡萄糖可降低死亡率。有条件的情况下最好用温开水,
雏鸡的需水量与品种、体重和环境温度的变化有关。体重愈大,生长愈快,需水量愈多;中型品种比小型品种饮水量多;高温时饮水量较大。一般情况下,雏鸡的饮水量是其采食干饲料的2-25倍。
2、雏鸡的饲喂
(1)开食时间。给初生鸩第一次喂料叫开食。一般开食的时间掌握在出壳后24-36小时进行,此时雏鸡的消化器官才能基本具备消化功能。过早开食,雏鸡缺乏食欲,对消化器官有害,也影响卵黄的吸收利用,不利于今后的生长发育;过迟开食,雏鸡的体力消耗大,影响今后的生长和成活。
(2)开食方法。开食时使用浅平食槽或食盘,或直接将饲料撒于反光性强的已消毒的硬纸、塑料布上,当一只鸡开始啄食时,其它鸡也纷纷模仿,全群很快就能学会自动吃料、饮水。有条件的鸡场或专业户可采用人工诱食的方法,让鸡群尽快吃上饲料。
(3)正常饲喂。开食1-3天后,应逐步改用雏鸡配合饲料进行正常饲喂,并在喂食器中盛上饲料,每天多次搅拌喂食器中的食物,促使雏鸡开始使用喂食器,一周后撤除开食器具。从2周龄时,料中应开始拌1%砂砾,粒度从小米粒逐渐增大到高粱粒大小。
(4)雏鸡日粮。雏鸡日粮中碳水化合物含量较为丰富,热能不至缺乏。配合雏鸡饲料时,重点在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需要。蛋白质是雏鸡生长发育最主要的营养成分,雏鸡月龄越小,对蛋白质营养的要求越高。口粮种粗蛋门含量在6周龄内应为20%左右。要重点满足蛋氨酸和赖氨酸两种限制性氨基酸的需要。
雏鸡是指从出壳到6周龄的幼鸡。那么下面一起来看看我为大家精心推荐的雏鸡的饲养方式,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雏鸡的饲养方式
雏鸡是指从出壳到6周龄的幼鸡,雏鸡消化功能力弱,抗病力差,但代谢旺盛,生长快,育雏期饲养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养鸡的效益,因此雏鸡的饲养管理要做到认真细致,科学合理。
雏鸡的养殖技术一、养殖场地
养殖场地应选择避风向阳、地形干燥,环境安静、交通便利之处。笼舍的高应在12米左右为宜,笼舍要有活动室、产蛋室(窝)、饲喂室等,饲喂室要有水槽和食槽,运动场用网封闭,以防外逃。
二、选种
常见品种有中国环颈雏鸡、左家雏鸡、黑化雏鸡、浅金雏鸡、白雏鸡、特大型雏鸡等。优质雏鸡身上的黑白斑点大而稀疏,排列均匀如同花生米大小。优良雏鸡的羽毛显得松软、丰厚,给入其肉质脆软之感;年龄愈小头与体愈偏圆,嘴、足、尾愈短。
三、育雏期的饲养管理
雏鸡苗注意保温度,1—3日龄为40—35℃,4—5日龄为34—33℃,6—8日龄33—32℃,9—12日龄32—30℃,13—20日龄为30—28℃,以后可为常温。在实际操作中,保温以在箱内自由活动、非常活泼为准。保持舍内空气新鲜,特别是冬季,一定要处理好保温和通风关系。
开食时先用01%高锰酸钾水滴喂数滴,1天后用5%葡萄糖和01%维生素C混合液与少量饲料拌匀饲喂。根据营养、饲料需要量及饲料配方,制作质地较软的饲料。1—2周龄时,每3小时喂1次,每日喂5—7次;3—5周龄时,每4小时1次,每天喂4—5次,5周龄后每天3—4次,以后正常饲喂。
及时调整饲养密度。1-10日龄50-60只/米2;10—20日龄30—40只/米2;20—40日龄20只/米2;40-56日龄10只/米2。用剪刀或电热断嚎器及时断嚎。
四、育成期的饲养管理
商品堆鸡的饲养,除发情期前后外,都以含动物蛋白质较少的饲料为好。在饲养过程中,保证供应充足、清洁的饮水。蛋用雏鸡舍10-23℃为宜,肉用堆鸡舍21-25℃为宜。相对湿度以55%~60%为宜。雨季节可在舍内及运动场多设栖架,避免潮湿对难鸡带来的不良影响。
青年难鸡的最适合饲养密度为每平方来3只。公母要分群翻乔,公母比例为1:3,150日龄后合群。运动场为10米2只,每群200只。蛋用堆鸡最好在180日龄时开产。
五、产蛋难鸡的饲养管理
在产蛋高峰期,雏鸡饲料的粗蛋白含量应达到23%—26%,比普通家鸡高,饲料以全价优质配合饲料为主。应保证充足的青饲料以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注意适当增喂沙砾,供给足49、清沽的饮水。
产蛋期难鸡每天保证16-18小时光照。每平方米设3瓦的灯泡,离地2米高。鸡舍要保持凉爽。配备足够的产蛋箱,严禁惊吓鸡群。
六、卫生防疫
搞好环境卫生,做好鸡舍和运动场消毒。消毒1周两次,可用氨酸钠、百毒杀、菌灭灵,水槽、食器每天用消毒水刷洗一次。
参考免疫程序:4—5周龄进行新城疫Ⅲ系、Ⅳ系疫苗饮水接种,9—11周龄时用鸡新城疫Ⅱ系滴鼻点眼或用Ⅰ系疫苗皮下接种。遇阴雨天还要注意禽霍乱、球虫病的发生。在饲料中常喂大蒜素或生姜粉末以增强抵抗力。
3七项措施降低雏鸡早期的死亡率编辑
调控适宜温度雏鸡的绒毛稀少,调节体温的能力差,对温度十分敏感,因此要掌握好控温技术,做好温度控制工作。出壳后7-21天内,温度要维持在32℃-35℃之间,以后每隔7天可降低2℃-3℃。
控制育雏密度育雏密度过大,鸡群容易生产大量有害气体,且有啄癖打斗现象,密度过小使育雏设备利用不充分,造成浪费。采用笼养设备,每平米可养40-50只;采用圈养,每平米可养20只。同时,还需要注意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做好湿度管理10日龄内,需要保持65%的湿度,才能促进雏鸡羽毛生长,防止脱水。之后的湿度要逐渐降低,以免诱发球虫病,影响雏鸡健康。
及时进行饮水“开食先开水”,可以促进雏鸡肠胃蠕动,吸收卵黄,促进食欲。一般来说,开水最好在24小时内进行,第一次饮水给予5%的糖水。如果是经过长途运输,一定要及时给予清洁水,否则会造成雏鸡脱水死亡。
合理的光照光照对雏鸡的采食、饮水和活动都有影响,自然光照并不能满足雏鸡成活、发育的要求,所以要进行人工补光。一般来说,3日龄内,需要进行全天补光,4-7日龄,每天15-16小时的光照。2周龄-15周龄期间,每周递减30分钟的光照,直到每日光照为9小时左右。
雏鸡是指刚刚从壳中破壳而出的小鸡。雏鸡种群繁多,新陈代谢旺盛,生长迅速。但是体温调节能力差,消化能力弱,胆汁容易受到冲击,抗病能力差。因此雏鸡比其他生长阶段的鸡更难饲养管理。
1)育雏方法:农民按照计划的数量建造育雏室,育雏室需要有窗户以允许空气流通和照明足够,并且可以建造砖房或木结构的棚屋。
(2)网床育雏 网床立体式三层为宜,净床数由养殖鸡的数量决定。按每平方30-50只计算,网床的第一层比地面高40厘米,网床高30厘米,上层和下层之间的距离为20厘米。第一层和第二层网床的顶部应放置在粪板上,网床的骨架应用木条或竹子或特殊的育雏笼固定。周围和底部用塑料网固定,合理配备好饲料桶和饮水器。三维网床育雏温室具有节省空间,育雏能力强的特点,适合专业规模养殖。
(3)平面育雏放置在地面上,1英寸长的草结作为垫料,厚度约为2厘米,3—5后天追加铺垫草。保持垫草干燥,直到雏鸡脱温。放养时彻底清除垫草适合刚起步的农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