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冷却系统水温过低的原因有哪些?
原因主要原因有两个方向:首先是冷却系的散热能力下降,其次是发动机产生的热量增加。冷却系本身的原因有:
(1)
百叶窗开度不足。
(2)
风扇皮带太松或因油污面打滑。
(3)
散热器出水管老化吸瘪或内壁脱层堵塞。
(4)
冷却风扇装反,或风扇规格不对。
(5)
电动风扇不转,或硅油风扇离合器损坏,使风扇不转或转速过低。
(6)
节温器失效,使冷却液大循环受阻。
(7)
水套水垢沉积过多,或分水管堵塞,分水不畅。6
(8)
散热器内芯管堵塞,或散热片倾倒过多。
(9)
水泵损坏。
(10)气抽屉垫烧穿,或缸盖出现裂缝,使高温气体进入冷却系。其他系统的原因有:
(1)
点火时间过迟。
(2)
混合气过浓或过稀
(3)
燃烧室积炭过多。
(4)
发动机机油量不足,或机油散热器工作不良。
(5)
汽车使用条件的影响(如道路、气候、风向和负荷等)。3.1.3
故障诊断与排除方法(1)先检查百叶窗是否开度不足。若开度足够,再检查风扇的转动情况及风扇皮带是否打滑。如风扇不转或转速太低,可调整风扇皮带松紧度,或检查硅油风扇离合器,或检查风扇电机及温控开关的好坏,若损坏则应更换新件。(2)若风扇转动正常,再用手分别感觉散热器和发动机的温度。若散热器温度低,而发动机温度高,说明冷却液循环不良。应检查散热器出水胶管是否被吸瘪,或胶管内壁有脱层堵塞,若胶管被吸瘪应更换新管。(3)如散热器出水良好,再拆松散热器进水管,起动发动机试验,冷却液应有力排出。否则,说明水泵或节温器有故障。或进一步拆下节温器试验,若散热器的进水管仍不排水,则说明水泵有故障;若拆下节温器后,散热器的进水管变得排水有力了,则故障就在节温器,应换用新件。(4)检查散热器各部温度是否均匀。如果冷热不均,说明散热器内部芯管有堵塞或散热片倾倒过多。(5)检查发动机各部温度是否均匀。如发动机的后端温度高于前端,则说明分水管已损坏或堵塞,应换用新件。
(6)若以上检查正常,在冷却液温度过高的同时,发动机动力明显下降,并从散热器的加水口处涌出高温气体或从排气管处排出水蒸汽,则就检查气缸垫是否烧坏。
(7)对于长期未清洗水垢的发动机,若出现过热无法排除时,应考虑水套内积垢太多,可采用化学溶剂法清洗水垢。
(8)此外,还应检查是否由其他系统的原因引起过热。
(9)若发动机及冷却液温度正常,冷却液位也正常,而水温表指示水温过高,或水温过高报警灯点亮,则为水温表、报警灯电路或元件故障。3.2
冷却液不足引起发动机过热3.2.1
现象发动机冷却系容纳不了规定的冷却液量,或在运行中冷却液消耗异常,使发动机过热。3.2.2
原因
(1)冷却水套或散热器积垢过多或堵塞。
(2)散热器漏水。
(3)散热器盖的进、排气阀失效。
(4)水泵水封不良或叶轮密封垫圈磨损过甚而漏水。
(5)冷却系其他部位漏水。
(6)气缸垫水道孔与气缸相通。
(7)个别进气通道破裂漏水。
(8)气门室内壁破裂漏水。
导致水温过高的原因:
1) 冷却风扇故障。可能是风扇皮带打滑、断脱或风扇的叶片扭曲,也可能是硅油风扇离合器工作失常。
2) 水温表或水温感应塞失效。
3) 冷却介质不足。冷却液不足或水箱漏水。
4) 散热片间有杂物堵塞,散热片大面积倒伏或散热器偏管脏污过多,堵塞严重。
5) 节温器损坏。冷却液只进行小循环,没有经水箱散热。
6) 水箱堵塞。外部有脏物堵塞,内部水道堵塞影响冷却液的循环。
7) 水泵故障。叶轮打滑或卡死导致皮带断掉。
8) 气缸损蚀,气缸体、气缸盖结垢和沉积物过多。造成水箱经常性缺水。
9) 其它系统原因。点火正时不正确,混合气过浓或过稀,燃烧室积碳过多,发动机机油量不足或机油散热器工作部良,汽车使用条件的影响。
原因:填料太紧或叶轮与泵体之间被杂物卡住而堵塞泵轴、轴承、泄漏环锈住泵轴严重弯曲。
排除方法:放松填料,疏通引水槽:拆开泵体清除杂物或锈校正弯曲的轴或换新的泵轴。
启动后水泵不出水
原因:泵内有空气或进水管积气底阀关闭不严灌水不满、真空泵填料严重漏气闸阀或拍门关闭不严。
排除方法:清除杂物,更换已损坏的橡皮垫,改变阀片方向压紧或更换新的填料,关闭闸阀或拍门加大灌水量,直到放气螺塞处不冒气泡更换有裂纹的管水降低扬程,将水泵的管口压入水下0.5米。
流量不足
原因:水泵实际扬程超过允许扬程转速不配套或皮带打滑、转速偏低轴流泵叶片安装角太小吸程过高底阀、管路及叶轮局部堵塞或叶轮缺损出水管漏水严重。
排除方法:降低扬程,恢复额定转速,清除皮带污垢并调好皮带紧度调好叶片角,降低水泵安装位置拧紧压盖、密封水泵漏水处,压紧填料或更换填料清除堵塞物、更换叶轮更换泄漏环,堵塞漏水处。
流量由大变小
原因:滤网或喇叭口逐渐被杂物堵塞动水位降低、进水管淹没水深不够。
排除方法:清除杂物,加大底阀入水深度。
1、检查冷却液是否明显变少,如变少,则适量添加。
2、检查冷却液是否变质,如变质,清理水道后更换防冻液。
3、检查机油油位,如机油过少,则需添加或更换。
4、检查水散热器是否有异物堵塞,要全部清理干净。
5、检查风扇叶是否变形,如变形的话需要更换风扇或调整皮带。
一、冷却风扇不转。冷却风扇可能由温控开关控制,也可能由水温传感器控制。
二、冷却介质不足:
1、防冻液:高档车要求一年四季都要加注防冻液
2、水或蒸馏水:临时代用
3、水箱盖漏水。
三、节温器损坏:
1、如想拆掉节温器,此时应把小循环堵上,这样可以保证冷却液全部由水箱散热
2、装新节温器时应注意有过水孔,节温器两边产生温差,使节温器随水温准确地打开。
四、水箱堵塞:
1、外部堵塞应用水或气将脏物除掉
2、内部堵塞会影响冷却液的循环,同时会产生压力,这时会有两种结果,一种是水箱漏水,另一种是在高速行驶时水温特别高。
五、水泵故障:
1、叶轮打滑或卡死导致正时皮带断掉
2、叶轮变形。
六、汽缸损蚀:
1、燃烧室与水道冲,这时会从排水管排水或排白烟,造成水箱经常性缺水
2、水道与油道冲(机油有水呈白色)
3、水道与水道冲,造成缸体散热不良,尤其在高速时影响更大
4、水道堵。
七、点火正时不正确(用正时灯校正)以及油压过高。
1漏液、冷却液不足
冷却系统漏液后会导致防冻液不足,进而导致防冻液温度升高,如果发现防冻液偏低,首先应该检查是否漏液,如果没有要及时添加相同型号的防冻液,不要添加自来水或者其它型号的防冻液,以免导致稀释甚至沉淀,造成失效或故障。
2散热风扇故障
散热风扇故障会导致汽车发动机中高运转速时产生热量传递到防冻液而得不到及时的散热,导致防冻液温度升高,进而导致“开锅”等问题,在行车途中一定要留意防冻液的温度,发现异常时先降低车速停车,但不要熄火检查散热风扇、循环水泵是否存在故障。
散热风扇故障主要包括两类:总转和停转,一般不转比较多。
不转最简单的是先检查保险,如果保险烧了要用表测量线路,看是不是出问题短路,造成烧保险,然后检查温控开关温控开关是否工作正常,到了预定温度是否通电,如果温控开关正常就给电子扇直接通电,看是否运转。
总转首先要检查水箱是否缺防冻液造成高温,如果缺防冻液要检查有没有漏液的地方:水泵、管路。检查机油中是否进水、火花塞燃烧状况,也可判断是否有防冻液漏入气缸,检查水循环系统是否有地方存有空气导致循环不畅。然后看看水箱表面是否太脏,导致散热不良。水箱里面是否有水碱氧化物等导致循环不畅,最后检查温控开关是不是坏了一直通电。
3循环水泵故障
水泵发生故障后,发动机导热侧的水不能够及时循环,导致发动机启动后水温会迅速上升,冷却系统失灵,水温报警,并伴有“开锅”等现象。如果发现的早并采取适当的措施,就会避免因冷却不良而造成的拉缸等更大的故障损失;所以必须在发现水温过高、报警灯亮、“开锅”等现象时,尽快停车检查故障根源,必要时求救维修站解决。
水泵故障主要分两类:轴承抱死和叶轮损坏。
轴承抱死的情况较少,一旦出现这样的情况,轻则正时皮带损坏,重则发动机气门会被活塞顶弯。而且水泵轴承大多是免维护轴承,在发生抱死之前会出现异响或因为轴承偏磨导致水泵漏水。
所以在日常检查或例行保养时要注意对水泵进行检查,在更换正时皮带等相关部件时也应对水泵进行检查。当水泵附近出现异响时要注意了,不要将传动皮带打滑的声音误认为是水泵的声音。
叶轮损坏的常见形式有叶轮开裂、叶轮从泵轴上松脱或叶轮腐蚀,叶轮腐蚀一般不会造成发动机故障。叶轮开裂或叶轮从泵轴上松脱后,冷却液循环速度变慢,容易引起发动机温度过高的故障。损坏的叶轮在旋转时还可能撞击水泵壳体,造成壳体碎裂。
叶轮损坏的原因通常是由于发动机出现了非正常高温的情况,有些是因为水泵叶轮的质量问题。检查叶轮是否损坏时,大多数水泵只能拆下后才能看到叶轮的状况,有些发动机在拆下节温器后可以用手触摸到水泵叶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