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和电机的区别
泵和电机的区别:
1、性质不同
泵:泵是输送流体或使流体增压的机械。它将原动机的机械能或其他外部能量传送给液体,使液体能量增加。
电机:电机(英文:Electricmachinery,俗称“马达”)是指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转换或传递的一种电磁装置。
2、功能不同
泵:泵主要用来输送水、油、酸碱液、乳化液、悬乳液和液态金属等液体,也可输送液、气混合物及含悬浮固体物的液体。
电机:电机在电路中是用字母M(旧标准用D)表示,它的主要作用是产生驱动转矩,作为用电器或各种机械的动力源,发电机在电路中用字母G表示,它的主要作用是利用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3、分类不同
泵:泵通常可按工作原理分为容积式泵、动力式泵和其他类型泵三类。除按工作原理分类外,还可按其他方法分类和命名。
如按驱动方法可分为电动泵和水轮泵等;按结构可分为单级泵和多级泵;按用途可分为锅炉给水泵和计量泵等;按输送液体的性质可分为水泵、油泵和泥浆泵等。按照有无轴结构,可分直线泵,和传统泵。水泵只能输送以流体为介质的物流,不能输送固体。
电机:按工作电源种类划分:可分为直流电机和交流电机。按结构和工作原理可划分:可分为直流电动机、异步电动机、同步电动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电机
关于电动机与水泵的合理配置,应该按下面的程序确定。
1、是要根据用户对流量的需求确定供水系统,然后根据系统的水头损失确定水泵的扬程。
2、根据流量和扬程选择水泵。
3、根据水泵的轴功率,合理的配置电动机。
一台30千瓦的电机,可以配置大流量、低扬程的水泵,也可以配置小流量、高扬程的水泵,能满足用户需求的,就是合理的。要配合什么样的水管也是要看用户的需求,才能做到合理的配置。
1、拆开电缆,断离电源。
2、逐渐拆开出水管、闸阀、弯管,并用夹管板紧下一节输水管,这样顺次,逐节拆开将泵吊出井外。(如在吊拆进程发现有卡住不能强行起吊,应上下左右活动克服卡点安全吊卸)
3、拆下护线板、滤水网并从引线和三芯电缆或扁电缆接头处剪断电缆。
4、取出联轴器上锁圈,拧下固定螺钉,拆下衔接螺栓,使电机、水泵别离。
5、放出电机内充水。
6、水泵的拆开:用拆开扳手,左旋卸下进水节,用拆开筒在泵下部冲击锥形套,叶轮松动后,取出叶轮、锥形套、卸下导流壳,这样顺次卸完叶轮、导流壳、上导流壳、止回阀等。
7、电机拆开:顺次拆下底座、止推轴承、推力盘、下导轴承座衔接座、甩水器、取出转子、拆下上到轴承座、定子等即可。
1 泵的轴与电机轴直接连接;
2 泵的轴通过联轴器与电机轴连接;
3 泵的轴通过减速箱与电机轴连接;
4 泵的轴通过液力耦合器与电机轴连接。
不同连接方式都有各自的适用范围,适用场所以及经济因素等等,因此优缺点不能笼统的概括!
【2】如果电机的功率太大就叫做大马拉小车,这样会对水泵的损坏率程度的故障率增大。
【3】水泵功率要与电机功率相匹配,即功率两者相等,即节约用电有提高了运转率。
可以根据能量守恒原理,推导出水泵电机的技术公式。
水泵做的有效功W=Mgh(把一定重量的介质送到一定的高度h,h即为扬程)
——M为水的质量m=ρV(ρ是介质的密度,V介质的体积)
V=Qt(Q表示水泵的流量,t表示水泵工作时间)
所以水泵做的有效功W=ρQtgH
水泵的有效功率P=W/t=ρQgH
水泵的轴功率(实际输出功率)为P1=ρQgH/η
——η表示水泵的效率
实际电机功率P2=γP1
——γ表示电机的安全余量(γ的取值范围1.1—1.3,一般选1.2)
如果打的介质就是水那么电机功率计算公式为P2=(1.2QgH)/(3600*η)
其中流量Q的单位是:m3/h
扬程H的单位是:m
需要注意的是:根据公式计算出来的P2,不一定正好是电机功率,如33.56kw,那我们选电机就选37kw,如果是30.56kw,那我们就选30kw的电机。
通过以上公式推导可以知道以下几个情况
1,不论什么厂家,在流量,扬程确定的情况下,实际有效功都是固定的
2,水泵耗电多少不看水泵电机功率,要看水泵的轴功率。同样是配30kw的电机,一家的轴功率是20.56kw,一家是25.18kw,明显是20.56kw要节能。而轴功率的大小关键是水泵的效率。
查水泵的效率的方法
在ITT,格兰富的样本上都会有性能曲线,按照流量扬程在性能曲线图上找到对应的工作点,再看这个工作点在哪个等效率线上,这个等效率线所标注的效率就是水泵的效率。如果这个点在两个效率线之间,那就取这两个效率的中间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