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泵 功率 流量换算
水泵的轴功率(kw)=送水量(升/秒)×扬程(米)/102×效率=流量×扬程×密度×重力加速度。
解释:
102是单位整理常数。
水泵有效功率/水泵轴功率=泵的效率(一般50%--90%、大泵较高)
单位时间内泵排出液体的体积叫流量,流量用Q表示,计量单位:立方米/小时(m3/h),升/秒(l/s), L/s=3.6 m3/h=0.06 m3/min=60L/minG=Qρ G为重量 ρ为液体比重
单位重量液体通过泵所获得的能量叫扬程。泵的扬程包括吸程在内,近似为泵出口和入口压力差。扬程用H表示,单位为 米(m)。
泵的效率指泵的有效功率和轴功率之比。η=Pe/P泵的功率通常指输入功率,即原动机传到泵轴上的功率,故又称轴功率,用P表示。有效功率即:泵的扬程和质量流量及重力加速度的乘积
扬程越大,功率越大,二者成正比关系。
计算公式:功率=流量×扬程×密度×重力加速度×水泵效率。
其中功率的单位是瓦或者千瓦,一般用符号P表示。
流量的单位是升/秒,一般用符号Q表示。
扬程的单位是米,用符号H表示。
密度的单位是千克/升,用字母ρ表示。
重力加速度的单位是9.81米/二次方秒,用符号g表示。
字母B一般代表水泵效率,一般取0.75-0.85。
扩展资料:
水泵的扬程不是由功率决定的,它是由水泵结构与转速来决定的。如果要达到一定扬程又要保证有一定的流量时才与功率有关。
水泵有三种基本结构形式,轴流式,离心式,和介于两者之间的混流式。
其中轴流式在大流量低扬程时有优势,比如直径2M扬程2米的;离心式吸入扬程大同时在高出口压力(扬程)上有优势,多节离心泵出口可达几十兆帕,而且不怕出口关闭;混流式则多根据不同需求将两者的特性结合起来取得最佳效果。
所谓扬程是指所需扬程,而并不是提水高度,明确这一点对选择水泵尤为重要。水泵扬程大约为提水高度的1.15~1.20倍。如某水源到用水处的垂直高度20米,其所需扬程大约为23~24米。
选择水泵时应使水泵铭牌上的扬程最好与所需扬程接近,一般偏差不超过20%,这样的情况下,水泵的效率最高,也比较节能,使用会更经济。
如果铭牌上扬程远远小于所需扬程,水泵往往不能满足用户的需要,即便能抽上水来,水量也小得可怜。但反过来,高扬程的水泵用于低扬程时,便会出现流量过大,导致电机超载,若长时间运行,电机温度升高,绕组绝缘层便会逐渐老化,甚至烧毁电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水泵
当扬程为530米,流量为12吨时配套动力功率只需22kw,而同等扬程与流量的多级泵需功率75kw。
水泵功率与流量对照表水泵的扬程、流量和功率是考察水泵性能的重要参数。
水泵的标注的功率在实际运用中多是有出入的,流量大时功率大,流量小时功率小,而扬程直接决定流量,扬程高流量就小,功率也小.这个观点是对大众原有认识的最大颠覆.俺的一台1.1KW的自吸清水泵的,实际运行时的功耗就很能说明这点,1.1KW照理说每小时1.1度电,但是俺用电表的记录了一下,结果每小时只走了0.6度电,怪不得的人多说水泵的真实功耗的没这么多的,比如1.1KW的,说是只有750W,这下俺是真信了.水泵额定功率的要不需要达到它的正常流量才能走到这个数值,要不本来就是虚标的,行业惯性.俺的泵是放的家里抽的,水源就是二三百米开外的一条浅水河,由于距离过长,流量不是很大,基本只有额定的1/3吧,也不知道是流量低的致功耗降低,还是本来水泵实际功率就没那标注的那么大的呢,还在探索中...
8:47到9:49刚好1小时2分钟,实际电耗是391.8-391.2=0.6度,实际与标定的功率差是60%左右.
潜水泵出水口径尺寸是的内径还是外径或者公称直径潜水泵出水口径尺寸指的是内径,单位是寸,不是市制寸,而是英制吋,1英寸(inch)=25.4mm。
开泵前,吸入管和泵内必须充满液体,开泵后,叶轮高速旋转,其中的液体随着叶片一起旋转,在离心力的作用下,飞离叶轮向外射出,射出的液体在泵壳扩散室内速度逐渐变慢,压力逐渐增加,然后从泵出口,排出管流出。
在叶片中心处由于液体被甩向周围而形成既没有空气又没有液体的真空低压区,液池中的液体在池面大气压的作用下,经吸入管流入泵内,液体就是这样连续不断地从液池中被抽吸上来又连续不断地从排出管流出。
扩展资料:
水泵在运行中注意事项:
1、水泵的流量是各种水泵在使用运行中最基本的参数之一,随时观察水泵流量可以知道水泵及整个系统的运行情况,并且可以根据需求对水泵流量进行调节。
2、水泵的压力是水泵的另一个比较重要的水泵参数,对其观察也可以全面知道水泵及整个系统的运行情况,也可以根据出口压力的大小依据泵铭牌能估计出当前的大致流量数据。
3、在泵的进口管道处安装压力表可以随时查看的进口压力,以避免水泵出现汽蚀现象、水泵缺液现象、进口管道漏气现象等各种情况,在水泵出口管道的截止阀前和阀后安装压力表可以分别观察水泵的排出压力和系统压力。
4、水泵出口在只安装一块压力表的时候要注意压力表的安装位置和安装方法,以避免数据不吻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潜水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内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外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公称直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叶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吸入管
解释:
1、102是单位整理常数。水泵有效功率除以水泵轴功率等于泵的效率。
2、单位时间内泵排出液体的体积叫流量,流量用Q表示,计量单位是立方米每小时,升每秒。
3、单位重量液体通过泵所获得的能量叫扬程。泵的扬程包括吸程在内,近似为泵出口和入口压力差。扬程用H表示,单位为米。
4、泵的效率指泵的有效功率和轴功率之比。泵的功率通常指输入功率,即原动机传到泵轴上的功率,故又称轴功率,用P表示。
5、有效功率即:泵的扬程和质量流量及重力加速度的乘积。
一般常见的泵是压力变大,流量变小。
设计时,不同的流体种类有推荐的流速范围。
你只要选取就行。然后有了流量和流速,你就可以确定管径。
当然一般管子标准上,实际生产的也只有那么几种。你一般是放大或者缩小选一个就行。放大了,投资大,但阻力小一点,流量稳定一点。
管径缩小了,阻力大一点,流量小一点。
一般有经验参数,随便找本设计书看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