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水泵的工作原理
水泵 离心泵卧式离心泵(5) 管道离心泵(17) 离心化工泵(44) 单吸离心泵(2) 多级离心泵(8) 磁力离心泵(3) 离心清水泵(4) 双吸离心泵(5) 保温离心泵(1) 压滤机专用泵(1) 直联式离心泵(2) 耐腐砂浆泵(0) 强制循环泵(1) 驱动泵磁力驱动泵(17) 涡轮泵W型涡轮泵(3) 磁力传动涡轮泵(1) 隔膜泵气动隔膜泵(10) 电动隔膜泵(5) 螺杆泵浓浆螺杆泵(3) 三螺杆泵(2) 单螺杆泵(5) 纸浆螺杆泵(2) 双螺杆泵(13) 排污泵潜水排污泵 砂浆/泥浆泵砂浆泵(1) 渣浆泵(1) 污水泥浆泵(3) 化工泵螺杆化工泵(1) 液下化工泵(1) 自吸泵自控自吸泵(1) 无堵塞自吸泵(1) 清水自吸泵(4) 自吸排污泵(1) 立式自吸泵(2) 自吸式磁力驱动泵(6) 耐腐自吸泵(7) 不锈钢自吸泵(5) 无密封自吸泵(1) 管道循环泵磁力循环泵(1) 立式/多级管道泵(1) 多级管道泵(5) 衬里管道泵(1) 抽油泵离心输油泵(1) 润滑油泵(2) 自吸式离心油泵(7) 管道油泵(1) 加油泵(5) 齿轮油泵(30) 异型泵产品纸浆泵(1) 电动往复泵(2) 潜水泵深井潜水泵(7) 其他切线流泵(1) 液下泵(4) 沥青泵(1) 屏蔽泵(1) 滚柱泵(1) 水泵控制箱(2) 阻尼器(1) 叶片泵(1) 计量泵(24) 水力喷射器(1) 船用泵(1) 电机(2) 转子泵(2) 加药装置,加药泵(4) 氨泵(2) 二氧化氯投加装置(0) 胶体磨(2) 往复泵(7) 磷化液专用泵(1) 多级泵立式多级泵(5) 卧式多级泵(2) 真空泵水喷射真空泵(1) 真空机组(4) 水环真空泵(18) 旋片式真空泵(15) 干式真空泵系列(3) 消防泵单吸消防泵(6) 多级消防泵(4) 水泵配件电机(1) 密封垫(1) 机械密封(1) 给水设备流给水设备(7) 消防给水设备(4) 泵站(1) 齿轮泵中高压齿轮泵(2) 高压齿轮泵(7) 浆料泵液下浆料泵(6)
乳化液泵主要由曲轴箱、高压钢套、泵头等组件组成。泵的液力端采用分立的泵头组成,泵头下部安装吸液阀,上部安装排液阀,排液腔由一个高压集液块与五个分立的泵头高压出口相连,高压集液块一侧装有安全阀,另一侧装有卸载阀。曲轴箱设有冷却润滑系统,安装在齿轮箱上的齿轮油泵经箱体下方的网式滤油器吸油,排出压力油经过设在泵吸液腔的油冷却器冷却后到中空曲轴润滑连杆大头。
1、柱塞有伤痕和锈蚀现象,必要时应更换新品。
2、柱塞副的密封性。用手握住柱塞套,两个手指堵住柱塞顶端和侧面的进油口。用另一只手拉出柱塞,感到有较大的吸力,放松柱塞立即缩回原位,表明柱塞副密封良好,否则应更换柱塞副。
3、出油阀副减压环带磨损有台阶或伤痕现象,必要时应予以更换。
4、出油阀副密封。用手指堵住出油阀下孔,用另一手指将出油阀轻轻向下压,当手指离开出油阀上端时,它能自动弹回原位,表明出油阀副密封良好,否则应更换出油阀副。
5、柱塞凸缘和控制套的凹槽之间的间隙过大,应为0.02~0.08mm,如超过0.12mm,必须更换控制套。
扩展资料
1、机械原理
柱塞泵柱塞往复运动总行程L是不变的,由凸轮的升程决定。柱塞每循环的供油量大小取决于供油行程,供油行程不受凸轮轴控制是可变的。供油开始时刻不随供油行程的变化而变化。转动柱塞可改变供油终了时刻,从而改变供油量。
柱塞泵工作时,在喷油泵凸轮轴上的凸轮与柱塞弹簧的作用下,迫使柱塞作上、下往复运动,从而完成泵油任务,泵油过程可分为以下两个阶段。
进油过程
当凸轮的凸起部分转过去后,在弹簧力的作用下,柱塞向下运动,柱塞上部空间(称为泵油室)产生真空度,当柱塞上端面把柱塞套上的进油孔打开后,充满在油泵上体油道内的柴油经油孔进入泵油室,柱塞运动到下止点,进油结束。
回油过程
柱塞向上供油,当上行到柱塞上的斜槽(停供边)与套筒上的回油孔相通时,泵油室低压油路便与柱塞头部的中孔和径向孔及斜槽沟通,油压骤然下降,出油阀在弹簧力的作用下迅速关闭,停止供油。此后柱塞还要上行,当凸轮的凸起部分转过去后,在弹簧的作用下,柱塞又下行。
此时便开始了下一个循环。柱塞泵以一个柱塞为原理介绍,一个柱塞泵上有两个单向阀,并且方向相反,柱塞向一个方向运动时缸内出现负压,这时一个单向阀打开液体被吸入缸内,柱塞向另一个方向运动时,将液体压缩后另一个单向阀被打开,被吸入缸内的液体被排出。这种工作方式连续运动后就形成了连续供油 。
2、机械使用
柱塞泵缸体镶装铜套的,可以采用更换铜套的方法安装。首先把一组柱塞杆外径修整到统一尺寸,再用1000#以上的砂纸抛光外径。
缸体安装铜套的三种方法:缸体加温热装或铜套低温冷冻挤压,过盈装配;采有乐泰胶粘着装配,这咱方法要求铜外套外径表面有沟槽;缸孔攻丝,铜套外径加工螺纹,涂乐泰胶后,旋入装配。
熔烧结合方式的缸体与铜套,安装方法如下:
采用研磨棒,手工或机械方法研磨修复缸孔;采用坐标镗床,重新镗缸体孔;采用铰刀修复缸体孔。
采用“表面工程技术”,方法如下:
电镀技术:在柱塞表面镀一层硬铬;
电刷镀技术:在柱塞表面刷镀耐磨材料;
热喷涂或电弧喷涂或电喷涂:喷涂高碳马氏体耐磨材料;
激光熔敷:在柱塞表面熔敷高硬度耐磨合金粉末。
缸体孔无铜套的缸体材料大都是球墨铸铁的,在缸体内壁上制备非晶态薄膜或涂层。因为缸体孔内壁有了这种特殊物质,所以才能组成硬—硬配对的磨擦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柱塞泵
一、设备结构图及性能原理 1.设备结构图
1.1结构简述:柱塞泵主要由液压缸体、柱塞、十字头、导轨、曲轴、滑块、泵架等部件组
成。由电机经联轴器、减速机及调节机构驱动。
2.设备性能原理
2.1由电动机通过减速机、联轴器带动泵的曲轴旋转、曲轴带动连杆、十字头、中间杆、柱塞做往复运动,当柱塞向后运动时进液阀打开,液体进入泵体,直到柱塞运动到最后位置时(曲轴旋转180°),进液过程结束。柱塞开始向前运动时,泵体箱内的液体受挤压,压力升高,进液阀关闭,进液阀打开,液体被排除。
二、检修
1.适用范围及编写依据,采用的标准及参考资料目录
1.1本规程适用于化工厂常用往复柱塞泵的维护和检修,特殊用途卧式柱塞泵以及立式柱塞泵的维护和检修可参考执行。 1.2编写的标准及参考资料目录
HGJ 1027-79化工厂柱塞泵维护检修规程
《化工厂机械手册》化学工业出版社1989 SHS 01001—2004 石油化工设备完好设备 2.检修周期、检修类别及检修内容
当本单位状态监测手段,已经具备开展预知维修的条件后,经请示本单位上一级主管部门批准,可不受此条的限制。 2.2 检修内容 2.2.1 小修
2.2.1.1 更换密封填料,消除泄漏点。
2.2.1.2 检查,清洗泵入口和油系统的过滤器,更换润滑油。 2.2.1.3 检查、紧固各部螺栓。
2.2.1.4 检查、修理进出口阀组零部件。
2.2.1.5 检查、修理联轴器零件。
2.2.1.6 检查、调整或更换易损零、部件。 2.2.2 中修
2.2.2.1 包括小修项目。
2.2.2.2 修理或更换进出口阀组零件。
2.2.2.3 修理或刮研各部轴瓦,检查或更换轴承。
2.2.2.4 检查或修理柱塞、十字头、滑块,曲轴等主要部件。 2.2.2.5 校验压力表、安全阀、计量调节机构等。 2.2.2.6 检查、清洗减速机。 2.2.3 大修
2.2.3.1 包括中修项目。
2.2.3.2 解体,清洗、检查测量各零、部件。
2.2.3.3 修理或更换曲轴、连杆、十字头、柱塞等主要部件。 2.2.3.4 更换轴瓦。
2.2.3.5 机体找平,曲轴缸体重新找正。 2.2.3.6 检修减速机。
2.2.5.7 修补基础,机体喷漆。 2.2.5.8 电机检查、修理、加油。 3.检修准备、检验程序及质量标准 3.1 检修前准备
3.1.1 掌握运行情况,备齐必要的图纸资料和相关检修记录 3.1.2 备齐检修工具、量具、配件及材料.
3.1.3 切断电源及设备与系统联系,内部介质冷却、吹扫、置换干净,符合安全检修条件. 3.2 检修程序
3.2.1 拆卸联轴器,检查泵的对中情况. 3.2.2 拆卸附件及附属管线
3.2.3 拆卸十字头组件,检查十字头、十字头销、十字头与滑板的配合及磨损 3.2.4 拆卸曲轴箱,检查曲轴,连杆及各部轴承 3.2.5 拆卸泵体上得进出口阀,检查各部件及密封 3.2.6 拆卸工作缸、柱塞,检查缸与柱塞的磨损情况及缺陷 3.2.7 拆卸减速机盖,检查轴承磨损与齿轮啮合痕迹 3.2.8 拆卸齿轮油泵,检查齿轮啮合情况 3.2.9 检查地脚螺栓 3.3 检修质量标准
3.3.1 泵架
3.3.1.1 泵架不应有砂眼、裂纹等缺陷。装满煤油2-4小时应无渗漏。有缺陷时可补焊修理,焊前应缓慢预热至600-700℃,焊后随即加热到650-700℃,保温,缓慢冷却。
3.3.1.2 在泵架加工面上用水平仪测量泵架安装的水平度,纵、横向水平度误差均不大于0.05mm/m。
3.3.1.3 机架与上盖的结合面应平整光滑,装配严密。对无垫片者,用涂色法检查,每平方厘米表面上有2-3块色印,且均匀分布。 3.3.2 缸体
3.3.2.1 缸体内表面应光滑无伤痕,沟槽、裂纹等缺陷。有轻微拉毛和擦伤时,可用半圆型油石沿缸体内圆周方向磨光,伤痕严重时应进行捏缸。缸体内径最大磨损量不得超过原始尺寸的2%。
3.3.2.2 用内孔千分尺检测缸体内径的圆度和圆柱度误差,不得超过内径公差之半,超标时应加工处理。
3.3.2.3 缸体中心线直线度为0.08mm/m。
3.3.2.4 缸体大修时应做水压试验,试验压力为设计压力的1,25倍,试压10-15分钟无渗漏现象。缸体因腐蚀、冲蚀减薄不能承受水压试验时,应予以报废。 3.3.3 曲轴
3.3.3.1 曲轴各表面应光滑无损伤,主轴颈与曲柄颈擦伤凹痕面积大于轴颈面积的2%,轴颈上的沟槽深度达0.30mm以上时,可用磨光或喷镀法修理。
3.3.3.2 在机床上用千分表检测曲轴颈径向圆跳动和圆柱度均为直径公差之半;主轴颈径向圆跳动为0.03mm。超过规定极限时应更换。
3.3.3.3 曲轴中心线与缸体中心线垂直度为0.15mm/m,可用仪器及缸体拉钢丝等方法测量。
3.3.3.4 曲轴安装水平度误差小于0.10mnl/m。 3.3.3.5 曲轴直线度为0.05mm/m。
3.3.3.6 主轴颈与曲轴颈直径减小1%时,应予更新。 3.3.4 连杆
3.3.4.1 连杆应做无损探伤,不得有裂纹等缺陷。。
3.3.4.2 连扦两孔中心线平行度为0.30mm/m,超过规定值应更换。 3.3.5 十字头、滑板和导轨
3.3.5.1 十字头销轴的圆度和圆柱度为宜径公差之半。
3.3.5.2 十字头、滑板和导轨的表面应光滑,无毛刺、伤痕等缺陷。滑板与导轨的接触面有轻微的擦伤、沟痕深度不超过0.10mm时,可用半圆油石修磨并抛光。
3.3.5.3 十字头销轴与轴套的间隙为0.03-0.06mm;最大极限间隙不大于0.12mm。
3.3.5.4 十字头滑板与导轨的间隙允许为十字头直径的千分之二;磨损间隙不大于0.35mm。
3.3.5.5 滑板与导轨应接触均匀。 3.3.6 柱塞
3.3.6.1 柱塞表面应无裂纹、凹痕、斑点、毛刺等缺陷。有轻微擦伤,沟槽深度不超过0.10mm时,应修磨并抛光。
3.3.6.2 柱塞的磨损不得超过表4规定。
3.3.7 进、出口阀组
3.3.7.1 进、出口阀组的阀座与阀芯镕封面不允许有擦伤、划痕、腐蚀、麻点等缺陷。 3.3.7.2 阀座与阀芯应成对湿磨,研磨后应保持原来密封面曲宽度。 3.3.7.3 阀座与阀芯研磨后用煤油试验,五分钟内不允许有渗漏现象。
3.3.7.4 检查弹簧,若有折断或弹力降低时,应更换。 3.3.7.5 阀座与阀体接触面应紧密贴合。
3.3.7.9 阀体装在缸体上必须牢固,紧密,不得有松动泄漏现象。 3.3.8 滑动轴承
3.3.8.1 滑动轴承检修时,应检查轴承内的表面粗糙度是否符合要求。磨损的沟痕是否严重;沟痕深度超过0.30mm时,可用刮刀修刮、研合、重新调整垫片和间隙。 3.3.8.2 检查油道、油孔是否畅通,润滑情况是否良好。
3.3.8.3 轴承合金不应有裂纹、气孔和脱壳等缺陷,可用煤油浸透法和敲击听音鉴别法来判断轴承合金与轴承体结合是否良好。
o
3.3.8.4 轴颈与轴承在轴颈正下方60-90o范围内,连杆瓦在受力方向的上方60-75范围内,应均匀接触,用涂色法检查每平方厘米不少于2-3块色印。
3.3.8.5 轴承体与轴承座,连杆瓦与瓦座都应均匀贴合,用涂色法检查接触面积不少于总面积的70%。
3.3.8.6 主轴颈与主轴瓦、曲柄颈与连杆瓦安装间隙应符合表5规定,磨损间隙不大于轴径千分之二。
3.3.9 滚动轴承
3.3.9.1 滚动轴承的滚动体与内外滚道无坑疤、麻点、锈蚀等缺陷,保持架完好,接触平滑转动灵活无杂音。
3.3.9.2 滚动轴承拆装应使用专用工具或压力机。轴承加热装配时,机油温度不超过120℃,在油中浸浴10-15分钟后进行组装。严禁用火焰直接加热和用锤直接敲击轴承。
3.3.9.3 按滚动轴承的游隙要求,用塞尺或千分表或其它方法检查磨损情况,当游隙大于规定值时则更换滚动轴承。
3.3.9.4 用千分表检查轴向串量是否符合要求,超过规定时应调整和更换。
3.3.9.5 轴与轴承内圈配合一般为H7/K6,轴承与轴承座孔的配合一般为K7/h6。 3.3.10 联轴器
3.3.10.1 联轴器的对中应符合表6规定。
3.3.10.2 两半联轴器间端面间隙沿圆周各个方向应相等,允差为O.30mm。
4 试车与验收
4.1 试车前的准备
4.1.1 检查机座地脚螺栓及机座与泵、电动机之间的连接螺栓是否紧固。 4.1.2 检查联轴器连接情况。
4.1.3 检查轴承箱内润滑油量是否适宜。 4.1.4 检查轴向密封是否压得过紧或过松。
4.1.5 检查压力表、安全阀、温度计及其他仪表是否灵敏好用。
4.1.6 液压缸有保温时,应检查输送介质,是否为液体状态,否则不允许开车。 4.1.7 检查吸入管道的过滤器,溢流阀是否处于完好状态。 4.1.8 进、出口阀门开关位置正确。 4.1.9 盘车2-3周,应无卡涩。 4.2 试车
4.2.1 空负荷试车
4.2.1.1 再次确认具备试车条件后,接通电源,先点动一次,若无异常,则进行空负荷试车。
4.2.1.2 空负荷试车时应检查设备运行情况: a.声响和振动; b.轴承状况; c.填料密封状况; d.电流值。 4.2.2负荷试车
4.2.2.1 在额定负荷下运转,应无异常振动和噪音,泵体全振幅为0.10-0.20mm。 4.2.2.2 电流不超过额定值。
4.2.2.3 流量、压力平稳,达到铭牌出力或满足生产需要。
4.2.2.4 密封填料泄漏量不大于10滴/分。对计量泵,泄漏量不大于3滴/分。各连接处的密封点不应有渗漏现象。
4.2.2.5 负荷试车时压力应逐渐提高,如遇不正常情况,应立即停车处理后,重新试车。 4.3 验收
检修质量达到本规程标准,检修记录齐全、被确。设备经负荷试车,运行情况良好,各主要操作指标达到铭牌出力或设计要求,即可按规定程序办理交接手续,交付生产使用。 三、维护与故障处理 1 日常维护
1.1 严格执行岗位操作法,认真填写运行记录。
1.2 定时检查各部运行状况(滚动轴承温度不超过75℃),并按时记录。 1.3 每班检查润滑油位、油压等是否符合要求。 1.4 每道检查各密封部位有无泄漏。 ”
1.5 在冰冻季节停车后,应排净泵内积水和物料,以免结冰损坏零件。 2 定期检查内容
2.1 每三个月对润滑油质作一次分析,检查油的粘度、水份、杂质等的变化情况。 2.2 每月检查一次安全阀、单向阀、压力表和其它仪表装置是否灵敏可靠. 2.3 每月检查泵体振动情况,泵体金振幅为0.10—0.20I四It 3 常见故障处理方法
之前在的那家工厂用的高压泵是成都力锋产的,他们的产品稳定性,安全性的确不错,你可以去咨询下他们的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