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结水泵的作用?
作用:用于火电热力系统中输送凝汽器内的凝结水。
凝结水泵是立式筒袋型双层壳体结构,首轮为单吸或双吸形式,次级叶轮与末级叶轮通用,为单吸形式。
首级壳为碗形壳或螺旋壳,次级、末级壳为碗形壳;泵轴设有多处径向支承,泵转子轴向负荷可由泵本身推力轴承承受,也可由电机承受;轴封可以为填料密封或机械密封,泵转子轴系含两根轴,轴间联接为卡环筒式联轴器,泵机联接为弹性柱销联轴器或刚性联轴器联接;吸入与吐出接口分别位于泵筒体和吐出座上,并呈180°水平布置(可按15°的整数倍任意变位)。
由以下几部分组成:泵筒体、工作部、出水部分和推力装置部分。
一、结构不同
1、给水泵:锅炉给水泵的拖动方式,一般分电动机与汽轮机二种拖动方式。电动机多采用交流电动机,所以给水泵的转速是定速的,锅炉给水调节经过“节流”调节。
2、凝结水泵:首级壳为碗形壳或螺旋壳,次级、末级壳为碗形壳;泵轴设有多处径向支承,泵转子轴向负荷可由泵本身推力轴承承受,也可由电机承受;轴封可以为填料密封或机械密封,泵转子轴系含两根轴,轴间联接为卡环筒式联轴器。
泵机联接为弹性柱销联轴器或刚性联轴器联接;进口与出口分别位于泵筒体和吐出座上,并呈180°水平布置(可按15°的整数倍任意变位)。
二、运行方式不同
1、给水泵:B0.25-3.5/0.98额定功率:250KW进汽压力:3.5MPa进汽温度:450℃
进汽量:7t/h 排汽压力:0.98MPa排汽温度:330℃ 排汽焓值:3176Kj/kg
2、凝结水泵:工作部用多级叶轮同向排列构成的泵转子和在其外围形成导流空间的导流壳组成。泵转子由叶轮、泵轴、键、轴套等件组成。
叶轮是将原动机的能量转换成泵送液体能量的核心元件。泵轴既做为叶轮的载体,又传递着转子的全部负荷。导流壳的作用是以最小的损失将流出叶轮的液体导向后均匀地进入下一级叶轮。导流壳的联接是止口定位,最后用螺栓把紧。
三、定义不同
1、给水泵:由于除氧器是混合加热设备,所以其后必须有水泵提高压力进入锅炉,这个水泵就称为给水泵。
2、凝结水泵:凝结水泵是立式筒袋型双层壳体结构,首轮为单吸或双吸形式,次级叶轮与末级叶轮通用,为单吸形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凝结水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给水泵
给水泵的任务是把除氧器贮水箱内具有一定温度、除过氧的给水,提高压力后输送给锅炉,以满足锅炉用水的需要。
凝结水泵的作用是将凝汽器热井内的凝结水升压后送至回热系统。
循环水泵的作用是向汽轮机凝汽器供给冷却水,用以冷凝汽轮机的排汽。在发电厂中,循环水泵还要向冷油器、冷水器、发电机的空气冷却器等提供冷却水
而小型发电机组的凝结水泵布置在凝结水坑内基础上,而大型发电机组的凝结水泵一般采用立式水泵,布置在凝结水坑内的高基础上。
种类
一、按叶轮数目来分类
1、单级泵:即在泵轴上只有一个叶轮。
2、多级泵:即在泵轴上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叶轮,这时泵的总扬程为n个叶轮产生的扬程之和。
二、按工作压力来分类
1、低压泵:压力低于100米水柱;
2、中压泵:压力在100~650米水柱之间;
3、高压泵:压力高于650米水柱。
三、按叶轮吸入方式来分类
1、单侧进水式泵:又叫单吸泵,即叶轮上只有一个进水口;
2、双侧进水式泵:又叫双吸泵,即叶轮两侧都有一个进水口。它的流量比单吸式泵大一倍,可以近似看作是二个单吸泵叶轮背靠背地放在了一起。
四、按泵壳结合来分类
1、水平中开式泵:即在通过轴心线的水平面上开有结合缝。
2、垂直结合面泵:即结合面与轴心线相垂直。
五、按泵轴位置来分类
1、卧式泵:泵轴位于水平位置。
2、立式泵:泵轴位于垂直位置。
六、按叶轮出方式分类
1、蜗壳泵:水从叶轮出来后,直接进入具有螺旋线形状的泵壳。
2、导叶泵:水从叶轮出来后,进入它外面设置的导叶,之后进入下一级或流入出口管。
七、按安装高度分类
1、自灌式离心泵:泵轴低于吸水池池面,启动时不需要灌水,可自动启动。
2、吸入式离心泵(非自灌式离心泵):泵轴高于吸水池池面。启动前,需要先用水灌满泵壳和吸水管道,然后驱动电机,使叶轮高速旋转运动,水受到离心力作用被甩出叶轮,叶轮中心形成负压,吸水池中水在大气压作用下进入叶轮,又受到高速旋转的叶轮作用,被甩出叶轮进入压水管道。
另外,根据用途也可进行分类,如油泵、水泵、凝结水泵、排灰泵、循环水泵等。
凝结水泵的工作是在高度真空的条件下输送接近于饱和温度的水。
凝结水泵是立式筒袋型双层壳体结构,首轮为单吸或双吸形式。
电机轴承需更换的原因:1)轴承过热;2)电机振动过大;3)轴承异响。
二、备材料及工用具
1、备材料:已安装好转换开关、螺旋熔断器、接触器、热继电器、按钮、端子排等,并已接好主电路控制板,导线RV~1.5mm、2.5mm四芯橡胶线各若干米,垫木1块、汽油、润滑脂、棉纱各若干、毛垫木、汽油、润滑脂、棉纱各若干,毛刷1把,油盘1个。
2、备工具:电工钳、电工刀、一字螺丝刀、十字螺丝刀、锤子、木锤、扁铲各1把、三爪拉拔器一个、三爪拉拔器一个、绝缘电阻表、钢(铁)管(φ100mm)1个、记号笔1只,2、备工具:电工钳、电工刀、一字螺丝刀、十字螺丝刀、锤子、木锤、扁铲各1把、三爪拉拔器一个、三爪拉拔器一个、绝缘电阻表、钢(铁)管(φ100mm)1个、记号笔1只。
三、电机拆卸
1、拆卸皮带轮或联轴器,先在轴承端(或联轴端)做好尺寸标记,松脱皮带轮或联轴器上的定位螺钉或销子,再用专用工具慢慢拉下带轮或联轴器。
2、拆卸风扇罩和风扇。松开夹紧螺栓,轻轻敲打拆下。
3、拆卸电动机一端的轴承外盖和端盖。先在机座与端盖接缝处做好标记(以便安装复原时对准)。拆下轴承外盖,松开并拧下端盖的紧固螺钉,轻轻敲打端盖四周(垫上垫木),使其与机座脱离,以便取下。
4、另一端的端盖与机座做好标记,拆下端盖上的紧固螺栓,敲打端盖,使之与机座分离(垫上垫木),用手将端盖和转子从定子中抽出,抽出转子时要小心,不要擦伤定子绕组。
5、将与转子相连的轴承盖紧固螺栓拆下,把轴承盖和端盖逐个从轴上拆除。
四、轴承更换,电机组装
1、更换轴承时,用专用工具拆卸,对于轴承留在端盖内的情况,可把端盖止口向上,平稳地架在两块铁板上,垫上一段直径小于轴承的金属管敲打,使轴承外圈受力,将轴承敲出;安装时要把标志的一面朝外。
2、对定,转子进行清扫,用皮老虎或压缩空气吹净灰尘后,用毛刷清扫干净。
3、轴承清洗干净滑动灵活;加入的新润滑脂一般以轴承室容积的1/3-1/2为宜。
4、电动机组装时,步骤、方法正确,组装步骤与拆卸步骤顺序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