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级泵轴向窜量怎么调整
多级泵轴窜量的测量与调整方法:
1、把平衡盘与平衡环靠死,让后在轴伸端面或者联轴器端面上打表记下表读数。然后根据图纸上标注装配前间隙为多少,再来推动联轴器来进行调整。
2、在装上轴承之前先用塞尺把平衡环、平衡盘中间的间隙测量出来,然后再根据要求来让转子往一端推,此时的打表读数就是窜量的间隙。
3、通过在推力轴承或推力盘内侧加减垫片调整间隙大小。
扩展资料:
调整多级离心泵的转子轴向流量是为了满足图纸上平衡盘间隙的要求,使泵在设计的轴向力下工作。当调整泵转子在年底前推,推不动了,然后平衡板或叶轮口环一步会抵制(具体根据图),然后在轴,开始拉回转子,此时距离可以计算平衡板间隙,安装后的轴承。
离心泵是利用叶轮的旋转和水的离心运动来工作的。泵启动前,泵壳体和吸水管必须注满水,然后启动马达,以便泵轴驱动叶轮高速旋转运动和水,水离心运动,扔到叶轮外缘,通过螺旋泵壳体流的压力管道泵。
多级泵串量调整方法:
运行中的多级锅炉给水泵由于轴向力的存在和平衡装置的作用,使转子处在动态平衡状态,即转子在不停的轴向串动。根据实验资料,串动量大约在0.10mm—0.15mm之间,串动次数10—20/min.这个串动量并不是本文要讨论的水泵串动量,本文要讨论的串量是随着平衡装的磨损,在轴向力的作用下,叶轮在向吸入侧的移动量。水泵的串量,历来有不同的看法,一种看法认为,当泵装配完毕后,不装平衡装置,将转子固定后,推向吸入端,使叶轮的口环紧靠密封环,我们把这个串量称为b1.然后再拉向吐出端,使叶轮的后盖板紧靠导叶,这个串量称为b2.这样b1与b2之和我们称为泵的串量,既全串。
另外还有一种串量,就是b1+b2/2,也就是我们说的工作串。其实在现实中,这两种串量的看法均不够严密。因为在水泵运行中,除了在水泵启动的一瞬间向吐出端串动一下外,运行中在在轴向力的作用下转子总是向吸入端运动。真正起到作用的是前面提到的b1,而b2没有什么实际意义。由于泵在装配加工中的误差等因素,一般情况下b1≠b2.串量应该是叶轮和导叶的中心线对准时,叶轮吸入侧到导叶的距离,也就是前面提到的b1,确切的说是泵在运行中可以向吸入端串动的最大量。多级泵运行中导叶中心和叶轮中心完全对中时,水泵的水力损失最小,效率最高,是水泵理想的经济运行状态。新泵出厂和大修后的泵均应达到这个状态。但是泵在运行过程中,由于平衡盘的磨损,逐渐使转子在轴向力的作用下,向吸入侧移动,直到叶轮碰到导叶为止。
多级锅炉给水泵串量分析和调整方法有那些
二、水泵串量的调整:
1.经济运行的串量
我们都知道水泵的性能曲线,如水泵运行中导叶中心和叶轮中心不能对准就会离开最佳工况点,效率会显著下降。一般表现为流量减少,扬程增加,耗电量也相对增加,如果任其下去,可以在很长时间里走完全部串量即b1.这样虽减少了维修时间,但效率会越来越低,耗电量也会越来越大。为此,必须选一个维修量不大,耗电量又不大的串量,使水泵有一个较高的效率。根据实际经验,我们所选择的b1值应该大于b1+b2/2.到底应该大多少呢?根据实际情况,我们一般选择大0.15mm—0.35mm.如在我公司2号给水泵大修后调整该串动时,b1值为3.13mm,b1+b2/2为3.28mm.这个串量值是兼顾了水泵效率和调整平衡盘等维修量之后确定的。
2.大修后的串量
水泵在大修中不可避免的会更换、修复部分或全部叶轮,由于存在着制造误差,保证不了原来的串动量。需要重新调整。其方法是先把叶轮在进水段和首级中段的串量测出,并以此为标准,逐个测出各个叶轮的最大串量,其值略大于进水段的,就可以视为合格,小于进水段的,则必须进行修整。一般情况下,是采取在中段之间加垫或对中段的止口进行车削的方法来调整。当然,在进行调整之前必须保证各转子部件在轴的相对位置不变。最终装配后,由于制造质量和安装工艺等原因,串量还要稍微有些变化,必须以这时所测的值为准。
三、多级锅炉给水泵平衡盘间隙的调整:
对于多级锅炉给水泵而言,有很多资料认为叶轮对中后,平衡盘和平衡套之间应该还有0.10mm左右的间隙,以防止平衡盘和平衡套之间发生研磨。这实际上是没有必要的。其一是平衡盘所在的高压室内的高压液体总要使平衡盘远离平衡套运动,即使在启动泵时泵内的压力没有建立,由于液体的反冲力所造成的轴向力作用,也会产生这个效果。其二是平衡装置是允许磨损的,通过它的磨损才保证叶轮不被磨损,实际上由于高压液体的作用,泵在正常工作时平衡盘和平衡套最小间隙也会保证在0.10mm左右,直接研磨的机会并不多。
平衡盘和平衡套的研磨严重往往是由于安装和制造不良,使平衡盘歪斜造成的。事实已经证明了这一点。所以在原部颁标准中规定,要求平衡盘密封面和轴线的垂直度﹤0.03mm,也就是所说的平衡盘晃度。
离心泵是利用叶轮旋转而使水发生离心运动来工作的。水泵在启动前,必须使泵壳和吸水管内充满水,然后启动电机,使泵轴带动叶轮和水做高速旋转运动,水发生离心运动,被甩向叶轮外缘,经蜗形泵壳的流道流入水泵的压水管路。
普通结构多级离心泵一般采用平衡盘机构来平衡轴向力,为了平衡机构正常工作,需要保证水泵轴向有3-5mm的窜动间隙。因此在多级离心泵的组装、检修、安装时都需要调整窜动量。
D型卧式多级泵结构说明
1、整体结构多级分段式,其吸入口位于进水段上,成水平方向,吐出口在水段上垂直向上,其扬程可根据使用需要而增减水泵级数。水泵装配良好与否,对性能影响关系很大,尤其是各个叶轮的口出与导翼的进出中心,其中稍有偏差即将使水泵的流量减少,扬程降低效率差,故在检修装配时务必注意。
2、主要零件有:进水段、中段、出水段、叶轮、导翼挡板、出水段导翼、轴、密封环、平衡环、轴套、尾盖及轴承体。
3、叶轮为优质铸铁制成,内有叶片,液体沿轴向单侧进入,由于叶轮前后受压不等,必然存在轴向力,此轴向力由平衡盘来承担,叶轮制造时经静平衡试验。
4、密封环为铸铁制成,防止水泵高压水漏回进水部分,分别固定在进水段与中段之上,为易损件,磨损后可用备件更换。
5、平衡盘为耐磨铸铁制成,装在轴上,位于出水段与尾盖之间,平衡轴向力。
6、轴承为滚动轴承,采用国优(哈瓦洛)品牌。
一个是平衡盘加轴向止推轴承,由平衡盘平衡轴向力,由轴向止推轴承对泵轴进行轴向限位;
另一个是平衡鼓加轴向止推轴承,由平衡鼓平衡掉大部分轴向力,剩余的轴向力由止推轴承承担,同时轴向止推轴承对泵轴进行轴向限位。
第二种方案的关键是合理地设计平衡鼓,使之能够真正平衡掉大部分轴向力。对于其它单级泵、中开泵等产品,在设计时采取一些措施保证矿用多级泵泵轴的窜量在机械密封所要求的范围之内。
]
总体来说,多级离心泵的检修和单级离心泵的检修类似。在检修前最好先看一遍离心泵的维护说明书及总装图,看看有没有特殊的地方需要注意。
一、解体:
1、拆止推轴承前应利用百分表测量出平衡盘间隙,并做好记录;
2、多级泵解体时必须将各零件按原装配顺序做好记号,以免回装时混乱、装错;
3、不便于做记号的小件(比如键)可与同级的叶轮或导叶(中段)等放在一起。
4、解体时可直观感觉一下是否有不正常的零件,比如配合松动等。
二、零件检查:
1、目测各零件表面是否正常,各配合面必须无磕碰划伤、无锈蚀等;
2、用量具实测关键配合部位公差是否合格;
3、量叶轮密封环、壳体密封环、导叶密封环、级间轴套等处的间隙是否在允差范围内,磨损过大的需要更换易损件;
4、检查轴承是否完好;
5、所有密封圈、密封垫最好都换新的;
三、回装:
1、先将转子装好,做动平衡试验;
2、按拆泵的相反顺序回装各零件,回装时注意再次量各密封环处间隙值,确保无误;
3、装平衡盘之前应测量转子总串量;
4、装上平衡盘后,测量转子半串量。
5、与制造厂总装配图上要求的总串量及半串量对照,应符合图纸要求。一般情况下半串量大约是总串量的一半左右。
6、均匀地紧好各主螺栓,注意按对角进行;
7、测轴的偏心误差,允差按图纸要求,一般不得超过0.06;
8、装止推轴承时应注意调整平衡盘的间隙,应利用轴承前的调整环将平衡盘间隙调整至图纸要求。
二是看你泵后面的系统是什么样的,不是简单相加的关系,必须和泵匹配才行。
这样的参数应该用容积式泵,如往复式泵,价格可能要贵。
如果运转时间不长,比如做实验,选择压力合适、流量大的离心泵,关小出口阀门流量就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