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水泵的高效段
水泵的高效段根据不同品牌的泵的规定也不全部相同,不过一般规定在水泵扬程曲线高效点左右效率75%就算高效段(也叫高效区)。泵在选型的时候最好让实际扬程在这个区间范围内,泵的工作效率相对较高。
希望给你解释清楚了。
补充楼上:
不同形式的泵效率不一样,一般80-85%,85%以上的很好了。
水泵效率η:水泵的有效功率和轴功率的比值。水泵铭牌上的效率是指该台水泵在额定转速时可以达到的最高效率值。一般水泵效率是60%~85%。高效率的泵说明做同样功,该泵所消耗的能源最低,反之最高。
所以,水泵安装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水泵的安装位置应满足允许吸上真空高度的要求,基础必须水平、稳固, 保证动力机械的旋转方向与水泵的旋转方向一致。
2)水泵和动力机采用轴联接时, 要保证 轴心在同一直线上, 以防机组运行时产生振动及轴承单面磨损;
3)若采用胶带传动,则应使轴心相互平行, 胶带轮对正。
4)若同一机房内有多台机组, 机组与机组之间, 机组与墙壁之间都应有800mm以上的距离。
5)水泵吸水管必须密封良好,且尽量减少弯头和闸阀, 加注引水时应排尽空气,运行时管内不应积聚空气, 要求吸水管微呈上,斜与水泵进水口联接,进水口应有一定的淹没深度。
6) 水泵基础上的预留孔,应根据水泵的尺寸浇注。
2、首先看曲线是否平坦,有无驼峰。泵曲线越平越好,当然驼峰是不允许的。其次看它的效率哪个高。然后比较他们的范围哪个更宽广,范围越广阔,调整、使用越好。
3、在生产实践中,必须参照泵的性能曲线来选择泵的运行工况点,这样才能使泵经常保持在率区间运行。
4、在性能曲线上,对于一个任意的流量点,都可以找出一组与其相对应的扬程、功率和效率值。通常,把一组相对应的参数称为工况点称为最好工况点。
5、泵在最率点运行是最理想的。但用户的要求是千差万别的,不一定和最率点下的性能相一致。为此,规定了一个范围(效率下降5%~8%为界),泵在此范围内运行,效率下降不算太大,这个范围就是泵的工作范围(也称范围)。超出此范围时,效率低,不经济。
扩展资料:
常见的性能曲线有三种:
1、平坦的性能曲线
这种性能曲线适用于流量调节范围较大,而压力变化较小的系统,也就是对扬程要求变化较小、流量变化要求相对较低的系统中。大多数泵如IS单级离心泵、D型泵、双吸泵、IH化工离心泵等曲线的都是比较平坦的。
2、陡降的性能曲线
这种性能曲线适用于对流量的要求较高而压力的要求不高的系统中。一般像螺杆泵等都具有这种特性。
3、有驼峰的性能曲线
有驼峰的性能曲线的泵在运行中可能会出现不稳定工况,泵出现噪音、震动等,一般是不允许出现的。
水泵的性能参数,标志着水泵的性能。但各性能参数不是孤立的、静止的,而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对于特定的水泵,这种联系和制约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充分了解水泵的性能,熟悉性能曲线的特点,掌握其变化规律,对合理选型配套、正确确定水泵的安装高度、调节水泵运行工况、加强泵站的科学管理等极为重要。
参考资料来源:环保在线-怎么看水泵的性能曲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水泵性能曲线
当转速n为常量时,列出扬程(H)、轴功率(N)、效率(η)以及允许吸上真空高度(Hs)等随流量(Q)变化的函数关系,即:H = f(Q);N = F(Q);Hs = Ψ(Q);η = φ(Q),我们把这些方程关系用曲线来表示,就称这些曲线为离心泵的特性曲线。
离心泵的特性曲线是液体在泵内运动规律的外在表现形式,这三条曲线需要根据试验的方 法(采用离心泵特性曲线的测定装置,逐渐开启水泵出口阀门改变其流量,测得一系列的流量及相应的扬程和轴功率,然后将H一Q、N —Q、η一Q曲线绘制在同一张坐标纸上,即为一定型式离心泵在一定转速下的特性曲线),不同的水泵特性曲线不同,水泵的特性曲线由设备生产厂家提供。严格意义上讲,每一台水泵都有特定的特性曲线。
在水泵特性曲线上,对应任意流量点都可以找到一组与其相对应的扬程、轴功率和效率值,通常把这一组相对应的参数称为工况,其对应最高效率点的一组工况称为最佳工况。
在生产实践中,水泵的运行工况点是通过管路的特性曲线与水泵的特性曲线确定的(M工况点,见下图)。在选择和使用泵时,使水泵在高效区运行,以保证运转的经济和安全。
二、影响离心泵特性曲线的因素
离心泵的特性曲线与很多因素有关,如液体的粘度与密度、叶轮出口宽度、叶片的出口安放角与叶片数及离心泵的压出室形状等均会对离心泵的特性曲线产生影响。
1、叶轮出口直径对性能曲线的影响
在叶轮其它几何形状相同的情况下,如果改变叶轮的出口直径,则离心泵的特性曲线平行移动,见下图。
根据这一特性,水泵制造厂和使用单位可以采用车削离心泵叶轮外径的方法改变一台泵的性能范围,以使泵的性能更适合实际运行需要。例如,某厂的一台离心式循环泵,其运行压力偏高,为降低压力,将叶轮外径由270mm车削到250mm后,在流量相同的情况下,压力下降,给水泵的电机电流减小,满足了运行的要求。
2、转速与性能曲线的关系
同一台离心泵输送同一种液体,泵的各项性能参数与转速之间的关系式为:
Q1/Q2 = n1/n2
H1/H2 = (n1/n2)2
Nl/N2 = (n1/n2)2
三、理论特性曲线的定性分析
1、理论扬程特性曲线的定性分析
由 HT =中,将C2u = u2 - C2rctgβ2 代入,可得:
HT =(u2 - C2rctgβ2)
叶轮中通过的水量可用此式表示:QT = F2C2r,也即:C2r =
式中QT:泵理论流量(m3/s);F2:叶轮的出口面积(m2);C2r:叶轮出口处水流绝对速度的径向(m/s)。
所以:HT =(u2 - ctgβ2)
式中β2、F2均为常数。当水泵转速一定时,u2也为常数。
故:HT = A–B QT 是一个直线方程。其斜率是用β2来反映的:
β2>90º时,HT = A + B QT,后弯式,上倾直线,扬程随流量的增加而减小。
β2= 90º时,径向式,是一条水平直线,扬程不随理论流量的变化。
β2<90º时,HT = A–B QT,前弯式,是一条下倾直线,理论扬程随理论流量的增加而增加。
四、实测特性曲线的讨论
它反映泵的基本性能的变化规律,可做为选泵和用泵的依据。各种型号离心泵的特性曲线不同,但都有共同的变化趋势。
1、每一个Q都对应于一定的H,N,η,Hs。
2、Q-H曲线是一条不规则的下倾曲线。
(1)设计工况点。最高效率点,水泵在该点工作效率最高。
(2)水泵高效工作段。是水泵效率较高的工作范围,最高效率点10%左右范围内作为水泵的高效工作段,选泵时,应使设计流量和扬程落在高效段内。
3、Q—N曲线
N随着Q的增大而增大,闭闸启动:水泵启动前,压水管路闸阀是全闭的,待电动机运转正常后,压力表读数达到预定数值时,再逐步打开闸阀,使水泵工作正常运行。
Q—N曲线,指的是水或某种特定液体时的轴功率与流量之间的关系,抽升的液体容重不同时,要换算。
4、Q—Hs曲线
该曲线上各点的纵坐标,表示水泵在相应流量下工作时,水泵做允许的最大限度的吸上真空高度值。不表示水泵在某点(Q,H)点工作的实际吸水真空值。实际的Hs必须小于Q—Hs曲线上的相应值。
5、被输送液体的重力密度和粘度等对特性曲线的影响。所输送的液体粘度愈大,泵内的能量损失愈大,水泵的扬程和流量都要减小,效率要下降,而轴功率增大。因此,如果被输送液体的粘度与试验条件不符时,则Q-H,Q-N,Q-η,Q-Hs要进行换算后才能使用,不能直接套用。
一. 经济原则:根据介质的比重、粘度、腐蚀性等特性,选择最恰当的泵质料及最适合的泵类型,然后保证泵的运用寿数。
二.高效原则:尽量选择高功率的水泵,在功用参数一样适合时尽量选用大泵,因为大泵比小泵功率高。
三.节能原则:尽量让泵在等于或靠近额定工况的情况下运用,这样能前进水泵的工作功率。除此之外还应充分考虑到泵联合工作时的现象,尽量使水泵在各种现象下都坚持高效。
水泵选型的方法(进程):一.列出底子数据:1、介质的特性:介质称谓、比重、粘度、腐蚀性、毒性等。2、介质中所含因体的颗粒直径、含量多少。3、介质温度4、所需要的流量5、 压力:吸水池压力,排水池压力,管道系统中的压力降(扬程丢掉)。
二. 判定流量和扬程:1、流量是选泵的重要功用数据之一,它直接关系到整个设备的的出产才干和运送才干。 如计划院技能计划中能算出泵正常、最小、最大三种流量。选择泵时,以最大流量为根据,统筹正常流量,在没有最大流量时,一般可取正常流量的1.1倍作为最大流量。
2、设备系统所需的扬程是选泵的又一重要功用数据,一般要用扩展5%—10%余量后扬程来选型。
三. 判定泵的质料:1、 泵的质料有必要满足介质特性的需要:液体性质,包括液体介质称谓,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其它性质。物理性质有温度c密度d,粘度u,介质中固体颗粒直径和气体的含量等,这涉及到系统的扬程、有用气蚀余量核算和适合泵的类型;化学性质,主要指液体介质的化学腐蚀性和毒性,是选用泵材料和选用那一种轴封型式的重要根据。
四. 判定泵的种类:1、根据设备的安顿、地形条件、水位条件、工作条件,判定选择卧式、立式和其它型式(管道式、潜水式、液下式、无堵塞式、自吸式、齿轮式等)的泵。2、根据液体介质性质,判定清水泵,热水泵仍是油泵、化工泵或耐腐蚀泵或杂质泵,或许选用无堵塞泵。安装在爆炸区域的泵,应根据爆炸区域等级,选用相应的防爆电动机。3、根据流量大小,判定选单吸泵仍是双吸泵;根据扬程高低,选单级泵仍是多级泵,高转速泵仍是低转速泵(空调泵)、多级泵功率比单级泵低,如选单级泵和多级泵一样都能用时,首要选用单级泵。
水泵的流量,即出水量,一般不宜选得过大,否则会增加购买水泵的费用。应按需选用,如用户家庭使用的自吸式水泵,流量应尽量选小一些的;如用户灌溉用的潜水泵,就可适当选择流量大一些的。
1)要因地制宜选购水泵。常用的农用水泵有3种类型,即离心泵、轴流泵和混流泵。离心泵扬程较高,但出水量不大,适用于山区和井灌区;轴流泵出水量较大,但扬程不太高,适用于平原地区使用;混流泵的出水量和扬程介于离心泵和轴流泵之间,适用于平原和丘陵地区使用。用户要根据地的地况、水源和提水高度进行选购。
2)要适当超标选水泵。确定水泵类型后,要考虑其经济性能,特别要注意水泵的扬程和流量及其配套动力的选择。必须注意,水泵标牌上注明的扬程(总扬程)与使用时的出水扬程(实际扬程)是有差别的,这是由于水流通过输水管和管路附近时会有一定的阻力损失。所以,实际扬程一般要比总扬程低10%—20%,出水量也相应减少。因此,实际使用时,只能按标牌所注扬程和流量的80%~90%估算,水泵配套动力的选择,可按标牌上注明的功率选择,为了使水泵启动迅速和使用安全,动力机的功率也可略大于水泵所需功率,一般高出10%左右为宜;如果已有动力,选购水泵时,则可按动力机的功率选购与之相配套的水泵。
3)要严格手续购水泵。选购时要审验“三证”,即农业机械推广许可证、生产许可证和产品检验合格证,只有三证齐方能避免购置淘汰产品及劣质产品。
台数选择
1、对正常运转的泵,一般只用一台,因为一台大泵与并联工作的两台小泵相当,(指扬程、流量相同),大泵效率高于小泵,故从节能角度讲宁可选一台大泵,而不用两台小泵,但遇有下列情况时,可考虑两台泵并联合作:流量很大,一台泵达不到此流量。
2、对于需要有50%的备用率大型泵,可改两台较小的泵工作,两台备用(共四台)
3、对某些大型泵,可选用70%流量要求的泵并联操作,不用备用泵,在一台泵检修时,另一台泵仍然承担 生产上70%的输送。
4、对需24小时连续不停运转的泵,应备用三台泵,一台运转,一台备用,一台维修。
参数选择
供水加压站是缓解城市供水压力不足的一项有效措施,其核心就是提升泵站,而泵站的核心就是水泵。水泵的选择不仅影响到供水加压站是否能正常开展工作,选型的合理更直接关系到泵站的运行成本。
国内一般的供水加压站通常采用的是离心泵,离心泵具有结构简单、输液无脉动、流量调节简单等优点。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首先选取离心泵的类别,进行如下考虑。
(1)根据介质特性决定选取哪种特性泵。如清水泵、耐腐蚀泵,或化工流程泵和杂质泵等。介质为剧毒、贵重或有放射性等不准许泄露物质时,应考虑选用无泄漏泵(如屏蔽泵、磁力泵等)或带有泄露收集泄露报警装置的双端面机械密封。如介质为液化烃等易挥发液体应选用低汽蚀余量蹦,如筒型泵。
(2)根据现场安装条件选择卧式泵、立式泵(含液下泵管道泵)。
(3)根据流量大小选用单吸泵、双吸泵、或小流量离心泵。
(4)根据扬程高低选用单级泵、多级泵,或高速离心泵等。
以上各项确定后,可根据各类泵中不同系列泵的特点及生产厂的条件,选择合适的泵系列。泵的类型、系列和材料选定后,再根据水泵厂家提供的样本及有关参数确定泵的型号。
Q-H(流量-扬程)是一条不规则的曲线。相应于效率最高值的(Qo,Ho)点的参数,即为水泵铭牌上所列的各数据。它将是该水泵最经济工作的一个点。在该点左右的一定范围内(一般不低于最高效率点的10%左右)都属于效率较高的区段,称为水泵的高效段。在选泵时,应使泵站设计所要求的流量和扬程能落在高效段范围内。
因无法上图,请自找一幅水泵性能曲线图对照着看。主要就这些了。
在选择水泵时,不仅要考虑水泵的高效率运行,也要对水泵运行的整体效果进行考虑。在选择水泵时,要尽量选择具有大功率的水泵,同时将水泵的台数进行相应的减少。要对大功率水泵具有较大效率进行全面深刻的认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节能减排的目的。在应用水泵时,要选择低于3 台的水泵台数,同时也要保证它们在高效区运行[2]。为了保证水泵能够单独运行也可以并联运行,在安装水泵时,确保并联水泵的工况点与高效段左边界的距离较近。为了保证单泵在运行时,依然处于高效运行时期,可以将单泵运行的工况点进行右移,但是要保证工况点依然处在高效段中。
以上答案由问问我整理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