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发生气蚀如何处理
具体解决方案如下:
1、表面处理:对需处理的工件进行补焊、脱脂处理、喷砂除锈。
①补焊:对过量冲蚀,不足以支撑胶粘剂强度的部位需要进行补焊。
②脱脂、除潮处理:去除工件表面的油脂,以棉纱擦拭工件表面,棉纱无油渍、水渍。用氧气乙炔将火焰调整到10CM长,以5cm/min的速度,使火焰反复均匀烘烤工件表面,去除工件表面的油脂和潮气。
③喷砂除锈:去除工件表面的氧化层,目视检查,喷砂面可见均匀的金属本色。喷砂处理完的工件不允许用带油脂手套直接接触喷砂面,喷砂处理后工件要注意防潮。
2、制作:模具、工具准备,将工件预热,胶粘剂预热,严格按照胶粘剂配比进行混合搅拌,搅拌完成后的胶粘剂盛在料盘中对预热完成的工件进行施胶,混合后的胶粘剂在料盘中停留时间不能超过3分钟,以保证胶粘剂对工件的充分粘合。施工完成后,对检查出的缺陷进行及时修补。
3、固化:在常温30°下24小时自然固化,不同条件可延长固化时间。
4、研磨:加温固化后的工件严格按照工件的尺寸进行研磨处理,密封相配面应试配合格。
5、喷漆:经检验合格后,对工件进行喷漆,要求喷漆表面均匀,不允许有流挂现象。
扩展资料:
汽蚀的原因
泵在吸入真空度大于允许吸入真空度时,发生汽蚀现象。主要发生在叶轮外缘叶片及盖板,涡壳或导轮处,不会发生在叶片进口处。
例如流量大于设计流量时发生在叶片进口靠近前盖板的叶片正面处(K1)。当叶轮入口处压强下降至被送液体在工作温度下的饱和蒸汽压时,液体将会发生部分汽化,生成的气泡将随液体从低压区进入高压区,在高压区气泡会急剧收缩。
凝结,其周围的液体以极高的速度冲向原气泡所占空间,产生高强度的冲击波,冲击叶轮和泵壳,发生噪音引起震动。由于长期受到冲击力反复作用以及液体中微量溶解氧的化学腐蚀作用,叶轮局部表面出现斑痕和裂纹甚至成海绵状损坏。
最根本的办法是增加其入口压力!即提高其气蚀裕量。
工程上常用办法:
1、降低水泵安装高度(提高其入口井安装高度)
2、为水泵安装前置泵;
3、为水泵加装诱导轮;
4、在入口压力不足的情况下,降低其出口流量;
5、加装再循环系统。
6、改善流道,采用抗汽蚀性能更好的叶轮。
一、汽蚀对泵的影响
当汽蚀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将影响水泵的性能并妨碍其正常运行。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泵的性能改变汽蚀初生时,对水泵外特性并无明显影响。汽蚀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汽泡还会堵塞叶轮槽道,使水泵的功率、效率、流量和扬程等参数会突然下降。当汽蚀充分发展后,水流的有效过流面积会减小很多,以致引起水流中断,不能工作。
2,,引起振动和噪声气泡破裂时,液体质点互相冲击,产生噪音和机组振动,两者互相激励使泵产生强烈振动,称为汽蚀共振现象。
3,过流部件表面由于连续的局部冲击,会使材料的表面逐渐疲劳损坏,引起金属表面的剥蚀,进而出现大小蜂窝状蚀洞;除了冲击引起金属部件损坏外,还会产生化学腐蚀现象,氧化设备。
此外,汽蚀过程是不稳定的,会使水泵发生振动和产生噪声。
二、水泵出汽蚀后处理办法
水泵出现汽蚀现象后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解决:
1、降低水泵安装高度(降低水泵吸程)
2、为水泵安装前置泵(增加水泵进口压力);
3、为水泵加装诱导轮(增加水泵进口压力);
4、在入口压力不足的情况下,降低其出口流量;
5、加装再循环系统。
6、改善流道,采用抗汽蚀性能更好的叶轮。
一、给水泵发生汽蚀的原因:
1、除氧器水镇水位过低。
2、除氧器内部压力隆低。
3、给水泵再循环门误关或开得过小,给水泵打闷泵。
4、给水泵长时间在较小流量或空负荷下运转。
水泵汽蚀现象:水泵的汽蚀也就是泵体里产生气体了,泵体中有气体的话说会影响到水泵的性能,使水泵达不到相应的效果。
二、给水泵汽蚀危害:
1、汽蚀时传递到危害叶轮及泵壳的冲击波,加上液体中微量溶解的氧对金属化学腐蚀的共同作用,在一定时间后,可使其表面出现斑痕及裂缝,甚至呈海绵状逐步脱落。
2、发生汽蚀时,还会发出噪声,进而使泵体振动同时由于蒸汽的生成使得液体的表观密度下降,于是液体实际流量、出口压力和效率都下降,严重时可导致完全不能输出液体。
三、给水泵发生汽蚀处理方法:
索雷碳纳米聚合物材料是专门针对泵叶轮、泵壳等部位气蚀、冲刷现象而研发的一种新型材料,在泵工作中能够有效缓解因气蚀现象对泵本体内部金属材质造成的气蚀破坏,同时该材料具有优异的耐化学腐蚀性能和粘结力,保证缓解气蚀的同时避免了介质的腐蚀和涂层脱落问题。
该材料涂覆到叶轮表面以后,使其表面形成水力光滑表面,超光滑表面涂层表面光洁度是经过抛光后不锈钢的20倍,这种极光滑的表面减少了泵内流体的分层,从而减少泵内部紊流,降低了泵内的容积损失和水力损失,降低了电耗,达到降低水流阻力损失的目的,从而提高水泵的水力效率3%-10%,达到提高泵效的作用。
汽蚀余量是什么?什么是汽蚀现象
离心泵运转时,液体压力沿着泵入口到叶轮入口而下降,在叶片入口附近的K点上,液体压力pK最低。此后由于叶轮对液体作功,液体压力很快上升。当叶轮叶片入口附近的压力pK小于液体输送温度下的饱和蒸汽压力pv时,液体就汽化。同时,使溶解在液体内的气体逸出。它们形成许多汽泡。当汽泡随液体流到叶道内压力较高处时,外面的液体压力高于汽泡内的汽化压力,则汽泡又重新凝结溃灭形成空穴,瞬间内周围的液体以极高的速度向空穴冲来,造成液体互相撞击,使局部的压力骤然增加(有的可达数百个大气压)。这样,不仅阻碍液体正常流动,尤为严重的是,如果这些汽泡在叶轮壁面附近溃灭,则液体就像无数个小弹头一样,连续地打击金属表面。其撞击频率很高(有的可达2000~3000Hz),于是金属表面因冲击疲劳而剥裂。如若汽泡内夹杂某种活性气体(如氧气等),它们借助汽泡凝结时放出的热量(局部温度可达200~300°C),还会形成热电偶,产生电解,形成电化学腐蚀作用,更加速了金属剥蚀的破坏速度。上述这种液体汽化、凝结、冲击、形成高压、高温、高频冲击负荷,造成金属材料的机械剥裂与电化学腐蚀破坏的综合现象称为气蚀。
气蚀问题:
泵在运转中,若其过流部分的局部区域的绝对压力降低到当时温度下的液体汽化压力时,液体便在该处开始汽化,产生大量蒸汽,形成气泡。当含有大量气泡的液体向前经叶轮内的高压区时,气泡周围的高压液体致使气泡急剧地缩小以至破裂。在气泡凝结破裂的同时,液体质点以很高的速度填充空穴,在此瞬间产生很强烈的水击作用,并以很高的冲击频率打击金属表面,冲击应力可达几百至几千个大气压,冲击频率可达每秒几万次。气蚀可破坏金属表面的保护膜,使腐蚀速度加快;金属表面在这种冲击力的多次反复作用下,金属发生疲劳脱落,使表面出现小凹坑,进而发展成海绵状,严重时会将壁厚击穿。
解决方案:
建议采用高分子复合材料来解决,如福世蓝的128L自流平高聚物陶瓷复合材料,其高密度的分子量及光滑表面,不但提高抗气蚀的能力,还可以提高泵效。由于它的特殊分子结构赋予的高弹性,适应交替变形和温度的变化等性能,确保材料的吸震性、耐磨性的提高,可以抵抗大多数环境下的磨损、冲蚀等工况。
欲防止发生汽蚀必须提高NPSHa,使NPSHa>NPSHr可防止发生汽蚀的措施如下:
1. 减小几何吸上高度hg(或增加几何倒灌高度);
2. 减小吸入损失hc,为此可以设法增加管径,尽量减小管路长度,弯头和附件等;
3. 防止长时间在大流量下运行;
4. 在同样转速和流量下,采用双吸泵,因减小进口流速、泵不易发生汽蚀;
5. 泵发生汽蚀时,应把流量调小或降速运行;
6. 泵吸水池的情况对泵汽蚀有重要影响;
7. 对于在苛刻条件下运行的泵,为避免汽蚀破坏,可使用耐汽蚀材料。
二、防止水泵的汽蚀现象:1、管路密封性好!2、所抽介质的汽化温度点要了解,不能因为温度过高,使介质汽化;3、水泵的压盖、机械密封、要装好,装不好也会使水泵产生汽蚀;
我是做水泵的,都是以自己的平日工作遇到的问题来回复的,不尽之处还请指数!鐧惧害鍦板浘
1、入口压力小于流体输送温度下的饱和蒸气压。
2、泵吸入真空度大于允许吸入真空度。
3、离心泵安装高度提高,导致泵内压力降低。
汽蚀现象。主要发生在叶轮外缘叶片及盖板,涡壳或导轮处,不会发生在叶片进口处。汽蚀导致水泵性能变坏、装置运行不稳定、金属表面材料疲劳剥蚀、噪音和振动加剧等不良后果。因此,在设计和运行管理中要分析、研究和监测水泵汽蚀,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扩展资料
为防止或减轻水泵汽蚀,应从规划设计、水泵选型、制造工艺、材质和运行管理等方面采取措施:
1、正确选定水泵安装高程。
2、正确设计进水池和进水管道或流道。避免池内出现漩涡和偏流,保证进水喇叭口有足够的淹没深度。对于卧式离心泵,叶轮进口前应有不小于4~5倍泵进口直径的直管长度,以使叶轮进口流态较为均匀。
3、及时清淤,避免拦污栅堵塞,以减小吸水管或进水流道的水力损失,提高装置的有效汽蚀余量。避免使用进水管道的闸阀进行水泵工作点的调节,以免造成水泵进口压力减小,流态紊乱,引起水泵汽蚀。
4、正确进行调度,保证水泵在允许汽蚀余量范围内运行。
5、采取措施减小水源的含沙量,避免过流部件被泥沙磨损而使水泵汽蚀性能恶化。
6、注意观测和检査水泵汽蚀部位,如果水泵过流部件已经岀现破坏,应及时进行修补。
7、提高水泵制造工艺,使过流部件表面光洁。
8、其他措施,如向泵内补气、增加诱导轮和采用抗汽蚀材料制造叶轮及泵壳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水泵汽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汽蚀现象
(1)改进离心泵的吸入口至叶轮附近的结构设计。增大过流面积;增大叶轮盖板进口段的曲率半径,减小液流急剧加速与降压;适当减少叶片进口的厚度,并将叶片进口修圆,使其接近流线形,也可以减少绕流叶片头部的加速与降压;提高叶轮和叶片进口部分表面光洁度以减小阻力损失;将叶片进口边向叶轮进口延伸,使液流提前接受作功,提高压力。
(2)采用前置诱导轮,使液流在前置诱导轮中提前作功,以提高液流压力。
(3)采用双吸叶轮,让液流从叶轮两侧同时进入叶轮,则进口截面增加一倍,进口流速可减少一倍。
(4)设计工况采用稍大的正冲角,以增大叶片进口角,减小叶片进口处的弯曲,减小叶片阻塞,以增大进口面积;改善大流量下的工作条件,以减少流动损失。但正冲角不宜过大,否则影响效率。
(5)采用抗气蚀的材料。实践表明,材料的强度、硬度、韧性越高,化学稳定性越好,抗气蚀的性能越强。
提高进液装置有效气蚀余量的措施:
(1)增加离心泵前贮液罐中液面的压力,以提高有效气蚀余量。
(2)减小吸上装置泵的安装高度。
(3)将上吸装置改为倒灌装置。
(4)减小离心泵前管路上的流动损失。如在要求范围尽量缩短管路,减小管路中的流速,减少弯管和阀门,尽量加大阀门开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