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水泵 > 正文

如何防止汽蚀现象的产生

超级的板凳
机智的洋葱
2022-12-31 17:43:47

如何防止汽蚀现象的产生

最佳答案
欢喜的苗条
追寻的柠檬
2025-04-22 13:58:12

1、结构措施:采用双吸叶轮,以减小经过叶轮的流速,从而减小泵的汽蚀余量;在大型高扬程泵前装设增压前置泵,以提高进液压力;当气体到达高压区时,蒸汽凝结,气泡破裂,气泡的消失导致产生局部真空,液体质点快速冲向气泡中心,质点相互碰撞,产生很高的局部压力。

2、提高液体的密度。

输送密度越大的液体时泵的吸上高度就越小,当用已安装好的输送密度较小液体的泵改送密度较大的液体时,泵就可能产生汽蚀,但用输送密度较大液体的泵改送密度较小的液体时,泵的入口压力较高,不会产生汽蚀。

3、升高输送液体的温度。

当离心泵的进口压力小于环境温度下的液体的饱和蒸气压时,液体中有大量蒸汽逸出,并与气体混合形成许多小气泡;在泵的入口压力不变的情况下,输送液体的温度升高时,液体的饱和蒸气压可能升高至等于或高于泵的入口压力,泵就会产生汽蚀。

影响汽蚀现象产生的因素

汽蚀现象产生的本质原因是入口压力小于流体输送温度下的饱和蒸汽压。汽蚀现象主要发生在叶轮外缘叶片及盖板,涡壳或导轮处,不会发生在叶片进口处,例如流量大于设计流量时发生在叶片进口靠近前盖板的叶片正面处。

当叶轮入口处压强下降至被送液体在工作温度下的饱和蒸汽压时,液体将会发生部分汽化,生成的气泡将随液体从低压区进入高压区,在高压区气泡会急剧收缩、凝结,其周围的液体以极高的速度冲向原气泡所占空间,产生高强度的冲击波,冲击叶轮和泵壳,发生噪音引起震动。

最新回答
要减肥的戒指
重要的小懒虫
2025-04-22 13:58:12

一、水泵汽蚀现象:水泵的汽蚀也就是平时我们说的泵体里产生气体了,泵体中有气体的话说会影响到水泵的性能,使水泵达不到相应的效果。产生汽蚀后,我们需在打开水泵泵体上的汽阀排汽,有时管路中有气体会产生汽蚀;

二、防止水泵的汽蚀现象:1、管路密封性好!2、所抽介质的汽化温度点要了解,不能因为温度过高,使介质汽化;3、水泵的压盖、机械密封、要装好,装不好也会使水泵产生汽蚀;

我是做水泵的,都是以自己的平日工作遇到的问题来回复的,不尽之处还请指数!鐧惧害鍦板浘

如意的飞机
迷路的蓝天
2025-04-22 13:58:12
(1)设计、制造方面。

1)改变叶轮形状的设计及优化叶轮的结构参数,改善汽蚀产生的外部条件;

2)叶片及其他水流经的部件应选用抗汽蚀性能良好的材料;

3)减少吸入管的压力损失∑h、吸入管路系统包括底阀、虑水器、管路、弯头、等,使这些部位的安装设计合理,减少损失,也是降低水泵发生汽蚀现象的重要途径;

4)减少泵本身必须的汽蚀余量,为此,可适当加大手级叶轮吸入口直径,或采用无底阀排水。(2)使用方面。

1)在安装允许的条件下,尽量减小泵的吸水高度。这样使泵运行中的允许汽蚀余量更大些。一般情况下安装高度在2~3.5m时,降低泵发生汽蚀现象。

2)降低井水的密度,含煤粉和泥沙的矿井水,为了减小矿水密度以减少泵的汽蚀,应在矿井排水之前做沉淀处理。

3)减小水流进泵吸入口的平均流速。

老实的啤酒
隐形的秀发
2025-04-22 13:58:12

一、汽蚀对泵的影响

   当汽蚀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将影响水泵的性能并妨碍其正常运行。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泵的性能改变汽蚀初生时,对水泵外特性并无明显影响。汽蚀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汽泡还会堵塞叶轮槽道,使水泵的功率、效率、流量和扬程等参数会突然下降。当汽蚀充分发展后,水流的有效过流面积会减小很多,以致引起水流中断,不能工作。

2,,引起振动和噪声气泡破裂时,液体质点互相冲击,产生噪音和机组振动,两者互相激励使泵产生强烈振动,称为汽蚀共振现象。

3,过流部件表面由于连续的局部冲击,会使材料的表面逐渐疲劳损坏,引起金属表面的剥蚀,进而出现大小蜂窝状蚀洞;除了冲击引起金属部件损坏外,还会产生化学腐蚀现象,氧化设备。

此外,汽蚀过程是不稳定的,会使水泵发生振动和产生噪声。

二、水泵出汽蚀后处理办法

水泵出现汽蚀现象后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解决:

1、降低水泵安装高度(降低水泵吸程)

2、为水泵安装前置泵(增加水泵进口压力);

3、为水泵加装诱导轮(增加水泵进口压力);

4、在入口压力不足的情况下,降低其出口流量;

5、加装再循环系统。

6、改善流道,采用抗汽蚀性能更好的叶轮。

坦率的皮带
虚幻的楼房
2025-04-22 13:58:12
防止产生汽蚀的主要措施有:

①改善离心泵的吸放条件,增大泵吸放口的压力;

②改善离心泵的吸入条件;

③对有调速装置的离心泵,可降低泵的转速;

④通过关小离心泵的出口阀开度,降低泵的流量。

开心的鸭子
重要的斑马
2025-04-22 13:58:12
预防汽蚀发生或减缓汽蚀破坏,可以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从泵设计和制造考虑:改善叶轮进口入液条件,降低泵的NPSHr,使泵的NPSHr

低于装置汽蚀余量NPSHa,避免汽蚀发生;采用组织致密的高等级材质制造叶轮,提高泵的抗汽蚀破坏能力;另一方面从泵的使用条件考虑:通过合理系统设计和设备选型、正确操作,使泵不会发生汽蚀。现分述如下:

(1) 适当加大泵入口直径和叶轮入口直径,降低泵入口液体流速,降低NPSHr。或者直接采用双吸叶轮,因双吸叶轮相当于两个单吸叶轮的入口面积,同样流量条件进口流速可降低一倍。

(2) 将叶片头部背面修薄,改善叶片入口排挤,降低NPSHr。或加装诱导轮,使液体进入叶轮前增加了一定压力能。

(3) 泵在接近汽蚀的状态下工作,如采用组织致密的抗汽蚀材料(铜合金、不锈钢等) 制造泵叶轮可以延长叶轮寿命。如用压延的钢板焊接的叶轮较铸造的叶轮抗汽蚀能力强。也可以利用非金属涂料采用环氧树脂、尼龙、聚胺脂等对叶轮进行涂层处理。

(4) 管路系统设计时,泵的吸上高度尽可能低,条件许可就采用倒灌。配管时,适当缩短吸入管长度、增大吸入管径,在吸入路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阀门、弯头数量,以减少吸入管的管路损失。

(5) 泵选型时,遇到装置汽蚀余量低或介质易汽化时,泵尽可能采用低转速。

(6) 对易汽化介质,做好管路的保温降温,避免所输送液体的温度升高。

(7) 泵在运行过程中,应利用泵出口阀控制流量在合理的范围。泵偏大流量运行时最容易出现汽蚀现象。操作中,不允许用吸入管路阀门来调节流量。

(8) 泵出现汽蚀又无法改变其工艺条件时,可在泵入口加装一个喷嘴,利用泵出口压力,使其高压液体回馈,以增大泵入口压力,减小汽蚀的可能性。

务实的大白
完美的帽子
2025-04-22 13:58:12

1、入口压力小于流体输送温度下的饱和蒸气压。

2、泵吸入真空度大于允许吸入真空度。

3、离心泵安装高度提高,导致泵内压力降低。

汽蚀现象。主要发生在叶轮外缘叶片及盖板,涡壳或导轮处,不会发生在叶片进口处。汽蚀导致水泵性能变坏、装置运行不稳定、金属表面材料疲劳剥蚀、噪音和振动加剧等不良后果。因此,在设计和运行管理中要分析、研究和监测水泵汽蚀,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扩展资料

为防止或减轻水泵汽蚀,应从规划设计、水泵选型、制造工艺、材质和运行管理等方面采取措施:

1、正确选定水泵安装高程。

2、正确设计进水池和进水管道或流道。避免池内出现漩涡和偏流,保证进水喇叭口有足够的淹没深度。对于卧式离心泵,叶轮进口前应有不小于4~5倍泵进口直径的直管长度,以使叶轮进口流态较为均匀。

3、及时清淤,避免拦污栅堵塞,以减小吸水管或进水流道的水力损失,提高装置的有效汽蚀余量。避免使用进水管道的闸阀进行水泵工作点的调节,以免造成水泵进口压力减小,流态紊乱,引起水泵汽蚀。

4、正确进行调度,保证水泵在允许汽蚀余量范围内运行。

5、采取措施减小水源的含沙量,避免过流部件被泥沙磨损而使水泵汽蚀性能恶化。

6、注意观测和检査水泵汽蚀部位,如果水泵过流部件已经岀现破坏,应及时进行修补。

7、提高水泵制造工艺,使过流部件表面光洁。

8、其他措施,如向泵内补气、增加诱导轮和采用抗汽蚀材料制造叶轮及泵壳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水泵汽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汽蚀现象

欢喜的胡萝卜
无聊的樱桃
2025-04-22 13:58:12
答:离心油泵的吸入动力是靠吸入液面上压力与叶轮甩出液体后形成的低压差。叶轮入口处压力越来越低,则吸入能力越大,但若低于饱和蒸汽压则出现汽泡,原来溶于液体中的气体也逸出,这些小汽泡随气流流到叶轮内高压区时,在周围液体较高压力作用下,便会重新凝结,体积缩小,好似形成一个空穴,这时周围液体又以极高速度向空穴冲来,产生很高的局部压力,连续击打叶轮表面,这种高速、高压的水力冲击,叶片表面便因疲劳而剥蚀呈现麻点,蜂窝海绵状。这种汽化一凝结一冲击一剥蚀现象,就称为汽蚀现象。防止CYZ自吸式离心油泵汽蚀可以采用的方法:(1)提高离心泵本身抗汽蚀性能的措施:这些措施主要是靠设计与制造单位来实现的,例如可以改变叶轮的进口几何形状,采用双吸式叶轮,也可以采用较低的叶轮入口速度,加大叶轮入口直径。(2)适当增大叶片入口边宽度,也可以使叶轮入口相对速度减少。(3)采用抗汽蚀材料制造叶轮。(4)提高装置有限汽蚀余量,如增大吸入罐液面上的压力,合理确定几何安装高度,都可以提高泵的有效汽蚀余量。(5)减少吸入管路阻力损失,降低液面的汽化压力,都可以提高有效汽蚀余量。

忐忑的大碗
儒雅的花生
2025-04-22 13:58:12
汽蚀是由于介质在离心泵进口由于摩擦、撞击等因素温度升高,超过对应压力下的饱和温度而汽化产生气泡,随着叶轮的旋转介质压力的升高,气泡又重新凝结为液态的过程中撞击叶轮表面,导致叶轮的叶片逐渐呈现蜂窝状而最终损坏。原因主要为离心泵叶轮进口中心处介质压力低于当时该介质温度对应下的饱和压力而导致介质汽化。

防止措施:1、增加进口液柱静压;2、降低离心泵进口流体流动阻力,如增加诱导轮、缩短进口管路等;3、避免离心泵在低流量或出口关闭的情况下长期运转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