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相螺杆自吸泵水封怎样换
先拧掉链接和泵头的四个固定螺丝,再拿掉泵头,再拧掉螺杆后就可以去掉旧水封了。用反步骤进行安装即可。
自吸泵的工作原理是:水泵启动前先在泵壳内灌满水(或泵壳内自身存有水)。启动后叶轮高速旋转使叶轮槽道中的水流向涡壳,这时入口形成真空,使进水逆止门打开,吸入管内的空气进入泵内,并经叶轮槽道到达外缘。自吸泵属自吸式离心泵,它具有结构紧凑、操作方便、运行平稳、维护容易、效率高、寿命长,并有较强的自吸能力等优点。管路不需安装底阀,工作前只需保证泵体内储有定量引液即可。不同液体可采用不同材质自吸泵。
螺杆自吸泵更换螺杆步骤如下:
1、首先拆掉螺杆自吸泵的托盘的四条螺丝,先把托盘拆下。
2、拆掉电机风罩、风叶。
3、拆卸泵头两端的8个螺栓即可拆掉泵头及螺杆外组件。
4、用扳手卡住风叶的轴再拧掉螺杆,用螺丝刀另一端向上取出螺杆。
5、安装顺序相反(按4/3/2/1的顺序),即可完成螺杆自吸泵更换螺杆地过程。
扩展资料
螺杆自吸泵均采用轴向回液的泵体结构。泵体由吸入室、储液室、涡卷室、回液孔、气液分离室等组成,泵正常起动后,叶轮将吸入室所存的液体及吸入管路中的空气一起吸入,并在叶轮内得以完全混合,在离心力的作用,液体夹带着气体向涡卷室外缘流动,在叶轮的外缘上形成有一定厚度的白色泡沫带及高速旋转液环。
气液混合体通过扩散管进入气液分离室。此时,由于流速突然降低,较轻的气体从混合气液中被分离出来,气体通过泵体吐口继续上升排出。脱气后的液体回到储液室,并由回流孔再次进入叶轮,与叶轮内部从吸入管路中吸入的气体再次混合,在高速旋转的叶轮作用下,又流向叶轮外缘......。
随着这个过程周而复始的进行下去,吸入管路中的空气不断减少,直到吸尽气体,完成自吸过程,泵便投入正常作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自吸泵
2、拆掉电机风罩、风叶。
3、拆卸泵头两端的8个螺栓即可拆掉泵头及螺杆外组件。
4、用扳手卡住风叶的轴再拧掉螺杆,用螺丝刀另一端向上取出螺杆。
5、安装顺序相反(按4/3/2/1的顺序),即可完成螺杆自吸泵更换螺杆地过程。
螺杆泵常见故障解决方法
1、泵体强烈抖动或有噪音:先查看水泵安装情况,检查安装是否牢靠,是否安装过高再检查吸入管路是否有漏气或者堵塞情况然后检查电机的滚珠轴承是否完好。
2、泵的传动轴或者电机轴承有过热情况:通常是缺少润滑油和轴承破裂,解决方式也简单,添加润滑油或者替换新的轴承即可。
3、流量下降:如果是刚使用不久的新螺杆泵,优先检查吸入管路是否堵塞或者漏气,再检查电机转动和安装问题如果是使用时间较久的螺杆泵,则考虑是不是螺旋套和衬套有了磨损,建议拆开检查并更换。
1、自吸泵无法启动首先应检查电源供电情况:接头连接是否牢靠;开关接触是否紧密;保险丝是否熔断;三相供电的是否缺相等。如有断路、接触不良、保险丝熔断、缺相,应查明原因并及时进行修复。其次检查是否是水泵自身的机械故障。
常见的原因有:填料太紧或叶轮与泵体之间被杂物卡住而堵塞;泵轴、轴承、减漏环锈住;泵轴严重弯曲等。排除方法:放松填料,疏通引水槽;拆开泵体清除杂物、除锈;拆下泵轴校正或更换新的泵轴。
2、自吸泵发热原因:轴承损坏;滚动轴承或托架盖间隙过小;泵轴弯曲或两轴不同心;胶带太紧;缺油或油质不好;叶轮上的平衡孔堵塞,叶轮失去平衡,增大了向一边的推力。
排除方法:更换轴承;拆除后盖,在托架与轴承座之间加装垫片;调查泵轴或调整两轴的同心度;适当调松胶带紧度;加注干净的黄油,黄油占轴承内空隙的60%左右;清除平衡孔内的堵塞物。
3、自吸泵流量不足原因:动力转速不配套或皮带打滑,使转速偏低;轴流泵叶片安装角太小;扬程不足,管路太长或管路有直角弯;吸程偏高;底阀、管路及叶轮局部堵塞或叶轮缺损;出水管漏水严重。
排除方法:恢复额定转速,清除皮带油垢,调整好皮带紧度;调好叶片角,降低水泵安装位置,缩短管路或改变管路的弯曲度;密封水泵漏气处,压紧填料;清除堵塞物,更换叶轮;更换减漏环,堵塞漏水处。
4、自吸泵吸不上水原因是泵体内有空气或进水管积气,或是底阀关闭不严灌引水不满、真空泵填料严重漏气,闸阀或拍门关闭不严。
排除方法:先把水压上来,再将泵体注满水,然后开机。同时检查逆止阀是否严密,管路、接头有无漏气现象,如发现漏气,拆卸后在接头处涂上润滑油或调合漆,并拧紧螺丝。检查水泵轴的油封环,如磨损严重应更换新件。
5、自吸泵剧烈震动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电动转子不平衡;联轴器结合不良;轴承磨损弯曲;转动部分的零件松动、破裂;管路支架不牢等原因。可分别采取调整、修理、加固、校直、更换等办法处理。
操作步骤:
先去掉风扇罩。
再去掉风扇叶。
再拧掉链接端盖上的三个螺丝。
再从另一端盖处(风扇轴),往里敲打,即可把端盖连同转子一起拿掉(或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