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秒知道
登录
建材号 > 自吸泵 > 正文

自吸泵原理是什么

内向的指甲油
繁荣的毛豆
2023-02-28 21:06:20

自吸泵原理是什么?

最佳答案
暴躁的心情
无私的嚓茶
2025-04-05 15:45:44

自吸泵的工作原理是水泵启动前先在泵壳内灌满水(或泵壳内自身存有水)。启动后叶轮高速旋转使叶轮槽道中的水流向涡壳,这时入口形成真空,使进水逆止门打开,吸入管内的空气进入泵内,并经叶轮槽道到达外缘。

该泵均采用轴向回液的泵体结构。泵体由吸入室、储液室、涡卷室、回液孔、气液分离室等组成,泵正常起动后,叶轮将吸入室所存的液体及吸入管路中的空气一起吸入,并在叶轮内得以完全混合,在离心力的作用,液体夹带着气体向涡卷室外缘流动,在叶轮的外缘上形成有一定厚度的白色泡沫带及高速旋转液环。气液混合体通过扩散管进入气液分离室。

此时,由于流速突然降低,较轻的气体从混合气液中被分离出来,气体通过泵体吐口继续上升排出。脱气后的液体回到储液室,并由回流孔再次进入叶轮,与叶轮内部从吸入管路中吸入的气体再次混合,在高速旋转的叶轮作用下,又流向叶轮外缘......。随着这个过程周而复始的进行下去,吸入管路中的空气不断减少,直到吸尽气体,完成自吸过程,泵便投入正常作业。

在一些泵的轴承体底部还设有冷却室。当轴承发热引起轴承体温升超过70度时,可在冷却室处通过任意一只冷却液管接头,注入冷却液循环冷却。泵内部防止液体由高压区向低压区泄漏的密封机构是前后密封环,前密封环装在泵体上,后密封环装在轴承体上,当泵经长期运转密封环磨损到一定程度,并影响到泵的效率和自吸性能时,应给予更换。

扩展资料:

外混式自吸泵是:水泵启动前先在泵壳内灌满水(或泵壳内自身存有水)。启动后叶轮高速旋转使叶轮槽道中的水流向涡壳,这时入口形成真空,使进水逆止门打开,吸入管内的空气进入泵内,并经叶轮槽道到达外缘。

另一方面,被叶轮排到气水分离室中的水又经左右回水孔流回到叶轮外缘。左回水孔流回的水在在压力差和重力的作用下,射向叶轮槽道内,并被叶轮击碎,与吸入管路来的空气混合后,甩向蜗壳,向旋转方向流动。

内混式的自吸泵,工作原理与外混式自吸泵相同。

自吸泵大部分与内燃机配套,装在可移动的小车上,宜于野外作业。

水泵的汽蚀是由水的汽化引起的,所谓汽化就是水由液态转化为汽态的过程 。水的汽化与温度和压力有一定的关系,在一定压力下,温度升高到一定数值时,水才开始汽化;如果在一定温度下,压力降低到一定数值时,水同样也会汽化,把这个压力称为水在该温度下的汽化压力。

如果在流动过程,某一局部地区的压力等于或低于与水温相对应的汽化压力时,水就在该处发生汽化。汽化发生后,就会形成许多蒸汽与气体混合的小汽泡。

当汽泡随同水流从低压区流向高压区时,汽泡在高压的作用下破裂,高压水以极高的速度流向这些原汽泡占有的空间,形成一个冲击力。金属表面在水击压力作用下,形成疲劳而遭到严重破坏。因此我们把汽泡的形成、发展和破裂以致材料受到破坏的全部过程,称为汽蚀现象。

最新回答
背后的乌龟
受伤的网络
2025-04-05 15:45:44

1.微型自吸水泵工作原理

电机通过减速箱带动左右两端柱塞上面的隔膜一前一后往复运动。在左右两个泵腔内,装有上下四个单向球阀,隔膜的运动,造成泵腔内的容积的改变,迫使四个单向球阀交替地开启和关闭,从而将液体不断地吸入和排出。左图就是电动隔膜泵。

2.分类

除了隔膜泵之外,根据不同的工作原理还可分为单级单吸离心泵、单级双吸离心泵、多级离心泵、空调泵、消防泵、管道泵、污水泵、化工泵、热水泵、自吸泵、真空泵、齿轮油泵、混流泵、锅炉给水泵等其他泵。

3.微型水泵应用领域

微型水泵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化工、医疗设备、移动供水设备、水净化、水处理等众多领域。如常见的反渗透水质净化糸统、过滤机、喷雾装置、化工计量加液; 车辆、船舶、游艇等使用中的饮食、洗簌、淋浴、厕所的冲洗; 食品、饮料加工及处理等设备,实现流体食品的转移、分配、灌装; 清洗设备、道路施工设备、净化设备、冷却系统; 以及其它需液体转移和喷射设备.

优秀的橘子
务实的咖啡豆
2025-04-05 15:45:44

水泵的抽水管内是空气的情况下,利用泵工作时形成的负压(真空),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将低于抽水口的水压上来,再从水泵的排水端排出。这个过程前是不需要加“引水(引导用的水)”的。就是说 具备这种自吸能力的微型水泵,就叫“微型自吸水泵”。简称:“微型吸泵”原理类似微型真空泵。

英俊的石头
小巧的睫毛
2025-04-05 15:45:44
自吸泵很简单的,水泵壳体里有一个叶轮,旋转是产生真空即负压,水会顺着进水管进入泵体,在叶轮的高速旋转下,水有叶轮中心由于离心机作用甩出,压力也随之增加,由于有了压力,也就是有了动能,至于水能打多高,能提升多少米,看水泵名牌扬程就行了,扬程多少米就能提升多少米高度!